单片机复习3(定时计数)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086397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复习3(定时计数)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单片机复习3(定时计数)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单片机复习3(定时计数)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单片机复习3(定时计数)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单片机复习3(定时计数)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片机复习3(定时计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复习3(定时计数)(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定时/计数器,8051单片机内部有两个16位的可编程定时/计数器,称为T0(T0)和T1(T1),定时/计数器,8051定时器/计数器逻辑结构,定时/计数器,设置定时/计数器工作方式 通过对方式寄存器TMOD的设置,确定相应的定时/计数器是定时功能还是计数功能,工作方式以及启动方法。 定时/计数器工作方式有四种:方式0、方式1、方式2和方式3。 定时/计数器启动方式有两种:软件启动和硬软件共同启动。除了从控制寄存器TCON发出的软件启动信号外,还有外部启动信号引脚,这两个引脚也是单片机的外部中断输入引脚。,定时/计数器,设置计数初值 T0、T1是16位加法计数器,分别由两个8位专用寄存器组成,

2、T0由TH0和TL0组成,T1由TH1和TL1组成。TL0、TL1、TH0、TH1的访问地址依次为8AH8DH,每个寄存器均可被单独访问,因此可以被设置为8位、13位或16位计数器使用。 在计数器允许的计数范围内,计数器可以从任何值开始计数,对于加1计数器,当计到最大值时(对于8位计数器,当计数值从255再加1时,计数值变为0),产生溢出。 定时/计数器允许用户编程设定开始计数的数值,称为赋初值。初值不同,则计数器产生溢出时,计数个数也不同。例如:对于8位计数器,当初值设为100时,再加1计数156个,计数器就产生溢出;当初值设为200时,再加1计数56个,计数器产生溢出。,定时/计数器,启动

3、定时/计数器 根据设置的定时/计数器启动方式,启动定时/计数器。如果采用软件启动,则需要把控制寄存器中的TR0或TR1置1;如果采用硬软共同启动方式,不仅需要把控制寄存器中的TR0或TR1置1,还需要相应外部启动信号为高电平。,定时器的方式寄存器TMOD,作用:TMOD用来确定两个定时器的工作方式。低半字节设置定时器T0,高半字节设置定时器T1。 字节地址:89H,不可以位寻址。 格式: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GATE C/T M1 M0 GATE C/T M1 M0 定时器1 定时器0,各位的含义: C/T:功能选择位。0为定时器方式;1为计数器方式。 M1,M0:

4、方式选择位。可以选择为四种工作方式0、1、2、3之1。 四种工作方式的区别后面讲解。,GATE:门控位。 0:只要软件控制位TR0或TR1置1即可启动定时器开始工作; 1:只有INT0或INT1引脚为高电平,且TR0或TR1置1时,才能启动相应的定时器开始工作。,返回,TF0,TH0,TL0,12 分频,OSC,中断,高8位,低5位,控制,+,T0(P3.4),TR0,GATE,INT0 (P3.2),C/T=0,C/T=1,定时器的控制寄存器TCON,作用:TMOD用来控制两个定时器的启动、停止,表明定时器的溢出、中断情况。 字节地址:88H,可以位寻址。系统复位时,所有位均清零。 格式:

5、D7 D6 D5 D4 D3 D2 D1 D0 TF1 TR1 TF0 TR0 IE1 IT1 IE0 IT0,各位的含义:TCON中的低4位与中断有关,在中断章节中讨论。 TF1 (8FH):定时器1溢出标志。计满后自动置1。 TR1 (8EH):定时器1运行控制位。由软件清零关闭定时器1。 当GATE=0时,TR1 软件置1即启动定时器1 。(SETB TR1) 当GATE=1时,且INT1为高电平时,TR1置1启动定时器1 ;,定时器的四种工作方式,方式的选择:根据M1,M0来选择。 00:方式0 01:方式1 10: 方式2 11: 方式3,主要特点: 方式0:13位定时器。 TH0的

6、8位+TL0的低5位 方式1:16位定时器。 TH0的8位+TL0的8位 方式2:能重复置初始值的8位定时器 。 TL0和TH0必须赋相同的值。 方式3:只适用于定时器0,T0被拆成两个独立的8位定时器TL0,TH0。 其中:TL0与方式0、1相同,可定时或计数。用定时器T0的 GATE、C/T、TR0、TF0、T0、和INT0控制。 TH0只可用作简单的内部定时功能。占用T1的控制位TF1、TR1和INT1,启动关闭仅受TR1控制。,定时器的方式0、1示意图,返回,TF0,TH0,TL0,12 分频,OSC,中断,高8位,8位或低5位,控制,+,T0(P3.4),TR0,GATE,INT0

7、(P3.2),C/T=0,C/T=1,定时器的方式2示意图,TH0,8位,0,溢出,定时器的初始值的计算,对于不同的工作方式,计数器位数不同,故最大计数值M也不同: 方式0:M=213=8192 方式1:M=216=65536 方式2:M=28=256 方式3:定时器0分为2个8位计数器,每个M均为256。 因为定时/计数器是作加1计数,并在计满溢出时产生中断,因此初值X的计算如下: X = M 计数值 计算出来的结果X转换为16进制数后分别写入TL0(TL1)、TH0(TH1)。 注意!方式0时初始值写入时,对于TL不用的高3位应填入0!,用T1、工作方式0实现1秒延时函数,晶振频率为12M

8、Hz。 方式0采用13位计数器,其最大定时时间为:81921s = 8.192ms,因此,定时时间不可能象任务7中一样选择50ms,可选择定时时间为5ms,再循环200次。 定时时间为5ms,则计数值为5ms/1s =5000,T1的初值为: X = M 计数值= 8192 5000 = 3192 = C78H = 0110001111000B 13位计数器中TL1的高3位未用,填写0,TH1占高8位,所以,X的实际填写值应为: X = 0110001100011000B = 6318H,举 例1,用T1方式0实现任务7中1秒延时函数如下: void delay1s() unsigned ch

9、ar i; TMOD=0x00; / 置T1为工作方式0 for(i=0;i0xc8;i+) / 设置200次循环次数 TH1=0x63; / 设置定时器初值 TL1=0x18; TR1=1; / 启动T1 while(!TF1); / 查询计数是否溢出,即定时5ms时间到,TF1=1 TF1=0; / 5ms定时时间到,将定时器溢出标志位TF1清零 ,举 例1,用定时器工作方式2实现的1秒延时函数如下: void delay1s() unsigned int i;/ i取值范围为04000,因此不能定义成unsigned char TMOD=0x20; / 设置T1为方式2 TH1=6; /

10、 设置定时器初值,放在for循环之外 TL1=6; for(i=0;i4000;i+) / 设置4000次循环次数 TR1=1; / 启动T1 while(!TF1); / 查询计数是否溢出,即定时250s时间到,TF1=1 TF1=0;/ 250s定时时间到,将定时器溢出标志位TF1清零 ,举 例2,定时器/计数器T0工作在方式3时,TL0构成的8位定时器/计数器 的启动/停止由TCON中的()位控制,TH0构成的8位定时器 的溢出将TCON中的()位置1。,TR0 TF1,8051定时器T1受外部输入引脚P3.2电平的影响,则要启动定时器T1必须满足的条件为( D )。 A、GATE=0,

11、TR1=0 B、GATE=0,TR1=1 C、GATE=1,TR1=0 D、GATE=1,TR1=1,定时器与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均是对输入脉冲进行计数。( ),程序:利用定时中断实现从P1.0输出1000Hz的方波。,当定时器工作在方式1,系统采用6MHz晶振时, 若要定时器定时0.5ms ,则定时器的初始值为( A ) 。 A、FF06H B、F006H C、0006H D、06FFH,定时器T1的溢出标志为TF1,采用中断方式, 当定时器溢出时,若CPU响应中断后,该标志( B )。 A、由软件清零 B、由硬件清零 C、随机状态 D、AB都可以,启动定时器0开始计数的指令是使TCON的( B

12、 )。 A、TF0位置1 B、TR0位置1 C、TR0位置0 D、TR1位置0,#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LED= ; /定义发光管控制位 uint count=0; /方式2中断计数器 void time0(void) interrupt 1 ; /每中断一次,计数器加1 if(count=2000) /2000次为0.5秒 count=0; LED=LED; void main(void) ; /T0工作于方式2 TH0=-250; /时间常数为250us TL0=-250; ; /允许T0中断 ; /允许T0定时 EA=1; /CPU开中断 while (1); ,P00; count+; TMOD=0x02; ET0=1; TR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