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E和ESD整改方法.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085439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8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RE,CE和ESD整改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RE,CE和ESD整改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RE,CE和ESD整改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RE,CE和ESD整改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RE,CE和ESD整改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RE,CE和ESD整改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E,CE和ESD整改方法.ppt(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MC 培训材料,EMC整改方法,Jack Pan,何为EMC整改?,EMC整改定义 是指产品在功能调试或EMC测试过程中出现问题后所采取的弥补手法。 EMC整改与EMC设计的差异,问题出现后,EMC整改,问题,运用EMC手法抑制潜在,使问题不出现,辐射发射问题整改方法,RE问题整改,RE问题定位概述,整改的前提是定位,没有定位过程的整改就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有的时候即使问题搞定了,工程师们也不知道哪些整改措施是必须的,哪些是多余的(带来附加成本); 定位有两种手段:一种是直觉判断,需要完全依靠工程师积累的EMC经验来判断,另一种是比较测试,依靠测试仪器和EMC经验的结合来对问题进行详细

2、的定位判断。,RE超标之整机定位详细流程,测量超标(临界)点,作参考值,有信号电缆,无电缆(如电池供电设备),合格,不合格,只有电源电缆,无效果,不合格,拔掉所有电缆,合格,在电源线上增加磁环,检查机箱屏蔽,完成,有效果,合格,不合格,电缆有问题,解决电缆共模电流,设备联上所有电缆,处理滤波器(电路),消除共模电流,电源电缆导致辐射超标定位子流程,灵活应用铁氧体磁环,合格,检查滤波器安装或滤波电路的走线,100MHz以上,定制宽带滤波器,无效果,有效果,重新安装滤波器或设计滤波电路地线和输入输出走线,不合格,选择高频性能较好的滤波器,30100MHz,不合格,更换滤波器或滤波器件参数,信号电缆

3、导致辐射超标定位子流程,连上某根电缆,辐射 增强,辐射无增强,100MHz以上,套上铁氧体磁环,100MHz以上,绕1 3匝,馈通型,无明显 改善,不可滤波,可滤波,有改善 仍不合格,增加一个磁环,100MHz以下,100MHz以下,PCB安装型,使用或改善屏蔽电缆,采用滤波或屏蔽电缆,不合格,屏蔽体泄漏定位子流程,缝隙,孔洞,检查衬垫,衬垫安装,设法密封缝隙,衬垫质量,内部结构,有衬垫,无衬垫,仍有泄漏,无泄漏,完成,辐射源是否在孔洞附近,重新设计结构,使两者远离,缩小孔洞尺寸或用截止波导,磁场,电场,整改方法,常见测试频谱的整改方法,排除外界因素,将被测设备关电,确认背景噪声是否满足标准要

4、求(标准要求电波暗室的背景噪声在限值线以下6dB)。 确认测试布置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宽带噪声抑制方法,谱线问题描述:30300MHz频段内出现宽带噪声超标,如下图: 问题定位:一般由电源或地噪声辐射引起。 问题整改:通过在电源线上增加去耦磁环(可开合)进行验证,如果有改善则说明和电源线有关系,采用以下整改方法:,滤波器是否良好接地,如果设备有一体化滤波器,检查滤波器的接地是否良好,接地线是否尽可能短; 建议:金属外壳的滤波器的接地最好直接通过其外壳和地之间的大面积搭接。,滤波器或滤波电路的输入输出是否隔离,检查滤波器的输入、输出线是否互相靠近。,滤波器,输入,输出,模块,PCB,适当调整滤波

5、器件参数,适当调整X/Y电容的容值、差模电感及共模扼流圈的感量; 需要注意的是:调整Y电容时要注意安全问题; 改变参数可能会改善某一段的辐射,但是却会导致另外频度变差,所以需要不断的试,才能找到最好的组合。,适当增大触发极上的电阻值,如果设备使用开关电源,适当增大触发极上的电阻值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在上图中增加两个电容也可以有效减小共模开关噪声;,PWM电路,R,减小开关电源内的回路面积,开关电源板在PCB布线时一定要控制好各回路的回流面积,可以大大减小差模辐射。,差,好,单层板或双层板中电源走线的处理,电源线,地,电容,L,增加电容为电源去耦;,多层板中电源平面层的处理,要求电源平面和地平面

6、紧邻;,地层,电源层,电源连接器插针定义是否符合要求,检查设备的板间电源连接器的插针定义。,非屏蔽设备内电源线的处理,在电源线上套磁环进行比对验证,以后可以通过在单板上增加共模电感来实现,或者在电缆上注塑磁环。,非屏蔽机箱,磁环,结构屏蔽设备的电源线处理,图中的L长度有要求;,结构屏蔽设备的孔缝泄漏,屏蔽设备内部,孔缝附近是否有干扰源。 结构件搭接处是否喷有绝缘漆,采用砂布将绝缘漆擦掉,作比较试验。,系统接地线同样可能引起宽带噪声,检查接地螺钉是否喷有绝缘漆;,系统接地线,X,屏蔽体内部,独立窄带尖蜂噪声抑制方法,谱线问题描述:全频段内出现间隔均匀的窄带尖蜂群噪声(如下图)或单立尖蜂噪声。 问

7、题定位:如果是均匀的窄带尖蜂群噪声,计算其间隔频率差是多少,这个频率差可能就是其辐射源的基频;如果是单立的尖蜂噪声,则看看这个尖蜂噪声和单板上的时钟频率是否有倍频关系。 问题整改:有针对性的处理确定的目标时钟源。,时钟源外壳是否接地,在PCB板上: 晶体外壳应该接地处理; 晶振的接地脚应该接地;,时钟输出匹配设计,时钟的输出根据信号质量的要求使用始端匹配,适当变缓时钟沿,减小发射。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时钟驱动器时,时钟驱动的时钟输出同样需要匹配。,时钟源的电源滤波设计,采用磁珠大电容高频电容的滤波方式给时钟源进行滤波;,GND,晶振,R,BEAD,GND,电容,时钟源是否远离任何连接器(插座)

8、,时钟源应尽可能远离外出接口以及结构开孔附近。,PCB板上时钟走线远离连接器(插座),对于结构屏蔽设备,单板上时钟走线应远离单板上的外出接口和结构孔缝;,单层板或双层板上时钟线的处理,单层板或双层板上的时钟建议尽可能在时钟线的两侧包地线,条件不允许,也应该使时钟线和地线紧邻走线,即时钟线的一侧起码有地线,以减小时钟线的回流面积,减小差模辐射。,PCB,包地线,包地线,时钟源,多层板上时钟线的处理,时钟线走内层;,是否存在信号线跨其回流平面分割带,跨分割会使得信号回路面积增大,如下图比较;,时钟源是否尽可能靠近其负载,如下图,时钟源靠近负载的目的是使时钟走线即可能短;,时钟走线的粗细是否存在跳变

9、,时钟线的粗细跳变会导致时钟信号出现阻抗失配问题,使时钟波形产生畸变,引起EMI问题;,时钟线换层的处理,在多层板和双层板中,时钟线往往要换层,这时要求时钟线的换层过孔附近必须有地层过孔存在,原因是:时钟线在换层后其回流平面也换层了,在时钟换层过孔附近设置地过孔可以有效的减小其信号回流面积。,时钟源或时钟走线是否靠近屏蔽结构孔缝,如下图,检查是否有时钟源或者时钟走线靠近结构开孔(缝),可以采用在孔缝上使用屏蔽材料(如导电布)的方法作测试比较。,结构屏蔽设备的孔缝泄漏确定,对于结构屏蔽设备,孔缝处理不当会导致很大的辐射泄漏,严重的时候会彻底破坏结构的屏蔽效能。定位结构上哪处泄漏的方法有: 使用频

10、谱仪和近场探头沿结构孔缝处进行扫描,确定泄漏点; 在暗室内转动转台和改变天线极化方式,寻找辐射最大时的转台角度以及天线的极化状态,并保持住,再进行处理。 找到影响最大的泄漏缝(孔)后,采用簧片或导电布等屏蔽材料进行处理,或者检查此处结构搭接是否有喷漆等不良因素。,接口辐射之接口电路设计,通过插拔电缆或在电缆上加可开合的磁环比较测试结果来确定是否有接口辐射引起超标; 对于无隔离器件的接口(如串口),其外出信号线处设置接地桥,以保证其信号回流。,接口辐射之屏蔽电缆处理,屏蔽电缆的屏蔽效果取决于以下几个环节: 电缆屏蔽层和电缆lead的360度搭接; 电缆屏蔽层的类型(编织屏蔽比锡箔屏蔽要好);,时

11、钟等关键信号插针定义处理,无论是设备外出时钟信号还是产品内部的板间时钟信号,其连接器插针定义一定要为:GNDCLKGND的模式。 能用同轴线走时钟最好,且要保证同轴头外壳的良好接地。,高密集型尖蜂群噪声的抑制方法,谱线问题描述:在某些频段内出现无任何规律可寻的高密集型尖蜂群噪声(如下图)。 问题定位:对于这些噪声,单板上没有任何时钟频率和其有关系,并且非常密集,一般来说属于总线噪声; 问题整改:有针对性的处理总线源。,总线是否有匹配,总线输出建议采用始端输出匹配电阻进行匹配,可以有效减小总线辐射,注意匹配电阻靠近驱动源放置;,总线驱动和接收芯片的电源必须有滤波,总线驱动和接收芯片的电源必须有良

12、好的滤波电路,具体芯片: CPU Flash SDRAM 等,VCC,电容,Bead,内存条插座电源针必须有滤波电路,如下图所示,因为插针会导致阻抗失配,引起电源母线上的高频阻抗存在,所以内存条插座的电源管脚附近需要有电容滤波, 构成一T型滤波电路,可以有效抑制内存条的高频噪声,并且可以满足内存条的快速电流供电。,内存,电源母线电感,插针电感,等效电路:,总线过孔处的地过孔设置是否合理,信号过孔附近无地过孔,回路面积变大,增加了地过孔,回路面积变小,辐射得到抑制,地过孔示意图,上图为信号线换层过孔附近无地过孔(过孔距离较远)的情况,桔黄色虚线为回流面积区,下图为走线换层过孔附近有地过孔,可以看

13、出下图较上图有较小的信号回流面积,所以辐射能大大减小。,各种PCB上总线的处理,单层板上,总线簇两侧应加包地线; 双层板上,总线簇两侧加包地线或者另外一层(非总线所在层)的总线投影区域内铺接地铜皮; 多层板上,总线簇应靠近完整地平面走线,最好走内层。,所有信号走线是否存在宽度变化,走线粗细的跳变会导致信号出现阻抗失配问题,使信号波形产生畸变,引起EMI问题;,辐射问题总结,上述只是一些比较典型的辐射问题整改方法及定位流程,相对来说比较有效,但是要想彻底解决问题,还是需要在产品的设计阶段考虑充分的EMC设计,这样才能够预测到问题并防患于未然,特对对于一些产品测试阶段是无法实施的对策,例如3W原则

14、等,必须在设计阶段提前考虑到。,静电问题整改方法,ESD问题,设备分类,解决ESD问题要对设备进行分类,以做到不同类型设备不同处理方式: 一类设备:金属结构设备,金属外壳接大地。包括两中情况: 一种是通过系统接地线接大地; 另一种是通过电源内的PE线接大地。 二类设备:金属结构设备,外壳不接大地。如MP3播放器等。 三类设备:塑胶结构设备。,一类设备静电问题处理,解决此类ESD问题原则:快速泄放静电电流; 此类设备的静电试验主要是针对设备的外壳、连接器外壳、指示灯、复位按钮、拨码开关、电源开关等部位进行,所以在出现静电问题时应该针对这些地方进行处理。,系统接地线接大地,通过电源PE接大地,外壳

15、放电问题之电流路径确定,确定静电泄放路径,方法是将设备的外壳平铺开,沿放电点到设备接地点画直线,一般来说,这条直线就是静电电流的泄放途径;,放电点,接地点,放电点,接地点,检查此条路径是否“通畅”之一,是否存在结构孔缝,导致静电产生的场通过孔缝向设备内部辐射; 解决方法:采用铜箔、铝箔或导电布将此孔缝“电堵住”进行比较试验。,放电点,接地点,检查此条路径是否“通畅”之二,如果放电点和接地点在设备的不同结构件部位(即两个点不在一个完整的金属体上),则检查这两个金属件之间的电搭接是否良好,一般来说,需要关注搭接的地方是否大面积接触,没有喷绝缘漆。,不喷绝缘漆,接地点,放电点,泄放途径附近是否有内部电缆,静电电流泄放途径附近是否存在设备内走线,特别是当放电路径上存在结构缝隙时,缝隙附近有信号线; 解决方法:1、改变此电缆的走线方式,远离放电途径或放电途径上的孔缝;2、在信号线上增加磁环,切断静电感应的共模电流;,加滤波电容,加滤波电容,磁环,泄放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