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3大气的水平运动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082332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环境3大气的水平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气环境3大气的水平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气环境3大气的水平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大气环境3大气的水平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大气环境3大气的水平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环境3大气的水平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环境3大气的水平运动(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C,图中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C两点哪个地方温度高,2.在图上描绘出热力环流示意图,3.AC两点哪个地方可能是阴雨天气,A,A,水平方向上存在气压差异是形成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等压线与等压面,等压面,等压面,等压线,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原动力),特点: a.垂直于等压线; b .由高压指向低压; C.等压线越密集,梯度力越大, 风速越大,注意:理想状况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风向,练下面两图中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A,B,C,2.地转偏向力,

2、(百帕) 1000 1005 1010,水平气压 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北半球),a.北半球位于风向右边, 南左;,b.垂直于空气的运动 方向(即风向);,c.只改变风向,不改变 风速大小。,特点:,注意:高空风向:平行于等压线,(百帕) 1000 1005 1010 1015 1020,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北半球高空,北半球 顺着风向走,高压在右手,(百帕) 1000 1005 1010 1015 1020,地转偏向力,风向,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南半球高空风,气压梯度力,3.地面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特点:与风向相反,既改变风向又

3、改变大小,请依据图中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的受力情况,水平气压 梯度力,注意: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斜穿等压线),北半球 左前低压 右后高压,指出下图中各箭头所代表的含义,b.表示风向,a.水平气压梯度力,c.地转偏向力,d.摩擦力,B,A,地面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 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 梯度力,地面摩擦力,练习一,练习二,根据风向把三力描绘出来,(1)图中V箭头表示A空气匀速运动方向,此图是(南、北)半球气压分布图。 (2)F1是力,与等压线,且由气压指向气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3) F2是力,它与风向V。 (4) F3是,它与风向V。 (5)A、B两地中风速较

4、大的是,原因是: 。,南,水平气压梯度,垂直,高,低,地转偏向,垂直,摩擦力,相反,B,B地比A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下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A B C D,D,练一练,高,低,西北,东南,甲,1:有一飞机在北半球的平流层飞行,飞行员的左侧是高压,右侧是低压,请问飞机现在是顺风飞行还是逆风飞行? 2:读右图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 甲地吹 风 乙地吹 风 甲、乙两地的风力较大的 是 。,假设条件:,1、地球表面是均匀的,2、地球不自转,画一画: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G,D,G,D,1.单圈环流,标出

5、大气运动方向箭头,表示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并比较赤道与极地近地面气压的高低,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大气一开始运动,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方向会发生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这种热力环流能否维持?为什么,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赤道,北纬30度,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南风,北纬30度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流右偏成东北风,被迫下沉,假设地表均匀,有地转偏向力。,副热带高压带,2,4,副极地低压带,7,6,1,3,5,8,9,10,2.三圈环流,极锋,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 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有何差异?,(1)热力因素: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2)动力因素: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3.形成因素,赤 道 低 压 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 地 东 风,4.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5.分布规律:,气压带:高低气压相间分布,并且南北半球对称,风带:也是南北对称分布,但风向不同。 可根据气压带来记风带。(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