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承气汤(精)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080974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承气汤(精)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大承气汤(精)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大承气汤(精)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大承气汤(精)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大承气汤(精)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承气汤(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承气汤(精)(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寒下 适用病证:里热积滞实证。,大承气汤 (伤寒论),组成与用法,大黄四两(12) 厚朴半斤(24g) 枳实五枚(12) 芒硝三合(9),水煎。 先煎厚朴、枳实, 后下大黄, 芒硝溶服。,功用: 峻下热结。,主治: 1. 阳明腑实证。 2.热结旁流。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发狂。,症状表现:,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日晡潮热,神昏谵语,手足谶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或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 或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伤寒,温病,热入阳明,邪热与燥屎互结 津液受损,病因病机,主证病机分析:,阳明腑实证,实

2、热互结,壅滞肠胃,津液大伤,痞:自觉胸脘闷塞不舒。,满: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燥:肠中燥屎干结不下,舌苔黄燥。,实:腹痛拒按,大便秘结,脉实有力。,病机,发热,便秘 腹胀 腹痛,热结旁流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热结为本质,旁流为假象。以大承气汤治疗热结旁流,属“通因通用”治法。,热厥系由实热内结,阻滞气机,阳气不能布达四肢所致,为真热假寒证。以本方治疗,属“寒因寒用”治法。 痉病系由热盛伤津,筋脉失养而挛急所致。 发狂为胃肠实热上扰心神所致。,功用:峻下热结。,方解:,君臣佐,大黄:苦寒通降,泻热通便,荡涤肠胃。,芒硝:咸寒润降,泻热通便

3、,软坚润燥。,厚朴:下气除满。 枳实:行气消痞。,行气宽肠,泻下通便,大承气汤用法:,先煎枳朴,后下大黄,芒硝溶服。 “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钝而和缓。” (伤寒来苏集),运用:,用方要点:以痞、满、燥、实及苔黄、脉实为依据。 (本方为治疗阳明腑实证的基础方,又是寒下法的代表方。),使用注意: 1、体虚慎用。 2、中病即止。,随证加减: 气虚,加人参适量; 津亏,加玄参、生地。,附方:1、小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 枳实三枚大者 功用: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轻证。谵语潮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而疾;或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者。,2、调胃承气汤(伤寒论)

4、,组成:大黄四两 甘草二两 芒硝半升 功用:缓下热结。 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证。大便不通,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胀痛,或为谵语,舌苔正黄,脉滑数;以及胃肠热盛而致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等。,3、复方大承气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组成:厚朴 炒莱菔子 枳壳 桃仁 赤芍 大黄 芒硝 功用:通里攻下,行气活血。 主治:单纯性肠梗阻属于阳明腑实而气胀较明显者。,方剂鉴别,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泻热通便,硝黄枳朴,黄枳 朴,硝黄草,先煎枳朴, 后下大黄, 溶服芒硝,三药同煎,草黄同煎, 溶服芒硝,组成,用法,方剂鉴别,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峻下热结,轻下热结,缓下热结,功效,痞、满、燥、实俱备之 阳明腑实重证,痞、满、实而燥证不明显 的阳明腑实轻证,阳明燥实内结而无痞满之证,主治,1、组成、功用、主治、用法、 方解。 2、釜底抽薪、急下存阴、通因通用、寒因寒用。,重 点,【方歌】 大承气汤用大黄,枳实厚朴芒硝囊, 谵语潮热腹满痛,攻下实热力能当。 去硝名为小承气,调胃只有硝黄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