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悟族的住屋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080781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达悟族的住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达悟族的住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达悟族的住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达悟族的住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达悟族的住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达悟族的住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达悟族的住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達悟族,作者:林楷振,雅美族在行政區分上隸屬於台東縣蘭嶼鄉,總人口數約四千多人(內政部民政司,民國八十年),分佈在紅頭、漁人、椰油、東清、胡島、銀野六村。台灣東南海外的蘭嶼島,面積四十五平方公里,是一火山島。全島大部份為山地,大半為熱 帶雨林覆蓋。 雅美族人在山海交接處建立村落,住屋為半穴居。因四周環海,他們以捕魚為生,每年三至六月隨著黑潮迴游到來的飛魚,是族人最重要的漁撈物。也種植並食用薯、芋、栗。因為海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連帶使得魚舟下水禮也成為雅美族年中的重要行事之一。 由於地理隔絕,他們是原住民中較晚接觸漢人的一支。,地理分布,文化特質,(三) 南方島嶼的地理觀: 早期雅美人的傳統地域

2、概念僅止於台灣、綠島及巴丹群島,而沒有中國的概念。 (四) 唯一沒有獵首的原住民族: 愛好和平的雅美人遇有糾紛時,穿著籐編的盔甲,戴上籐帽,手持長矛,雙方對峙丟石頭,只要一方有人受傷,戰事即告終止。 (五 )丁字帶與精細的織衣: 藍白相間的衣飾及丁字帶是雅美人的標誌,也是適應海上生活的產物。 (六) 分類清楚的食、用器皿: 雅美人對每一種食物(穀、肉、魚)都有專用的陶器、木盤。分類清楚絕不混淆。,(一) 飛魚文化: 捕飛魚是雅美人年中的盛事,整個生活重心環繞著飛魚捕撈活動,飛魚甚至是信仰與宇宙觀的表現。(傳說中,天神住的家也有飛魚。) (二) 大船文化: 雅美拼板舟的製造及裝飾藝術獨步全球,漁

3、團的組織成員多是家族內的成員,藉此鞏固家族組織並發揮共享、共食的精神。 ),雅美族的舞蹈可分為兩種:巫術性的與娛樂性的。巫術性舞蹈是限於有四個門的主屋落成儀式中舉行,屋主須具備祖父以上的資格,擁有很多的豬、羊、水田等財產。儀式的過程為:在後室中柱上面的橫木上吊馬尼拉麻繩做的鞦韆,主人坐在上面或站立地面,手攀著用印度鞭藤編結的圓圈;不管坐在鞦韆或站在地板上,都要不停地作腳踏地板的舞蹈,直到天亮。但不夠身份者禁忌舉行這種儀式,否則將遭惡運。娛樂性舞蹈是心情投合的婦女,由兩人以上到十數人,成群地在部落空地上或海灘上邊唱邊跳。,雅美族的歌謠和他們的生活環境是密不可分的。他們沒有樂器,僅以胸部、咽喉發出

4、自由變化的聲音。今尚保持原始形態的小音域組織,以獨唱、領唱、眾唱、對唱或多聲異音眾唱,口傳給子子孫孫,並且以唱者的性別、身份、場所、時間、歌詞內容、唱法等嚴格區別巫術性和一般生活類的歌謠與禁忌。可分為:雅美族本身不認定為歌,但聽起來類似歌唱。它是一種難理解的古語化歌謠,分為產生與不產生超自然力量的兩種。這古謠在舉行主屋、工作房、涼台落成或雕紋的船下水典禮時始能唱。雅美族認定為歌。其歌詞較RAOD口語化,在祭典儀式時唱的,能產生超自然力量與不產生超自然力量的,其唱法相同,歌詞不同。歌詠一般日常生活,例如男女相思、搖籃、舞蹈等。係共同從事勞動作業的歌謠,歌詞具增產、魚穫豐富的巫術性意味。參加勞動者

5、以喊叫方式齊唱,動作劃一而生動有力。如歌頌小米豐收的,以舂小米動作表現;歌詠點燃菅蓁火把,往小蘭嶼掬捕飛魚滿載歸來的,則以快速用力划槳的動作表現。因此,雅美族歌謠從歌唱的形式來說,以音階組織還沒有形成以前的音組織為基礎。,雅美族的舞蹈不以舞蹈意義命名,而以舞蹈的動作來分別。舞蹈動作大致有甩長髮、腳交叉、腳上下、跳圓圈等;這些動作組合成了優美的舞蹈。原本過去男子並沒有娛樂性的舞蹈,在光復後,有朗島部落的勇士舞,是象徵男子與敵人戰爭、勇敢殺敵的舞;在椰油部落則有象徵男性出海捕魚的勇敢情形的精神舞。,達悟族的歌舞,達悟族的服裝,雅美族人的傳統服裝,是以其獨特的技術與機具與紋樣製作而成。傳統上衣飾所需

6、的纖維,主要是栽培瘤冠麻及絲芭蕉(馬尼拉麻),或採集蕁麻科的落尾麻、山苧麻及錐頭麻等植物的韌皮部,操作一套全部以植物材料製成的織布工具,將纖維紡織成布;織好的布再將布料染成黑、白、藏青色橫紋花樣再縫成特殊式樣的男性短背心、丁字帶、女性短裙與上身斜繫的方布。日據時期,1923年設立交易所之後,白色的綿紗線開始進入蘭嶼,迅速的取代了麻線纖維,但織布的工具與方法仍然未有改變。 除上述衣著外,男丁都各有一套於喪葬、造訪外村、戰鬥或驅靈時使用之裝身道具;這類物品主要用木質藤本、棕櫚科葉鞘纖維等,編織縫製成傳統工作帽、藤盔、背甲及其它附屬配件,這些不同材質式樣的禮帽,會在不同場合時配戴。例如,專屬男性佩戴

7、圓錐形銀盔、銀手環,亦或是專屬女性佩戴的瑪瑙、鸚鵡貝磨成的繭形耳飾、胸飾等等,則是重要儀禮時所佩戴的飾物。其它如用鵝掌柴樹幹製成的八角禮帽;採收小米或落成禮採收水芋的掘杖,則用山欖、蘭嶼赤楠等當地之樹材劈製雕刻而成。,達悟族的住屋,雅美族人稱自己村落的疆域為Parararajan so taodotto,意思是指天神賦予的住地,所有權屬全村居民。由於蘭嶼位於颱風路徑的必經之地,每年常受颱風侵襲。所以雅美傳 統住屋的設計和台灣本島原住民的住屋有極大差異,其家屋基本上分成主屋、高屋與涼台,其它附屬建築尚包括船屋及工寮等。主屋是用挖起的石塊堆積成牆,形成半穴居的地下屋,屋脊線平行於海岸,藉以防範每年

8、的強颱。主屋當中最具神聖意義的是宗柱,一般以台東龍眼的材料製造而成。當一個雅美族人已具有能力負起社會役時,會於宅地上興建三門以上的主屋,在主屋的後室立起宗柱,並在中柱前舉行落成禮。工作屋又稱高屋,建於地面上;高屋的屋脊線則與海岸線垂直,用以取得陸風與海風。高屋有地下 室,除堆放各種工具物品外,也做為工作場所和臨時起居用。干欄式建築的涼亭,建於地面,視野瞭闊、通風好且十分涼爽。雅美人大多在此休憩、聊天,或做些修補魚網之工作,這是家庭對外的開放空間,也是與外界溝通的地點。雅美族人的傳統住屋,目前只剩野銀聚落保存最多,朗島僅存十餘戶,其它村落則僅存零星的一兩戶。傳統住屋的 建築用材,在受風強度、氣溫

9、、濕度等微氣環境不同的狀況下,則呈現了使用建材需求的差異。就以柱子為例,主屋光照少濕度高,其樑柱則以毛柿、小葉桑及台東龍眼為主;高屋涼台則以蘭嶼赤楠為最佳選擇;水芋田的工寮則以菲律賓火筒樹為主;船屋則以檳榔樹幹及泰山竹為主,不同的房舍運用不同的樹材。靠近港澳後岸的陸地,以茅草為頂,石塊為牆的小房子,這裡住的是雅美人心目中最重要的船隻。它不但是捕捉飛魚的工具,也是每年飛魚祭不可缺少的主角。每年二三月飛魚祭開始時,船隻出海捕魚,七月底飛魚祭結束後,才再送回船屋。搭建船屋屋頂的樑柱,以臭娘子、菲律賓火筒樹的Y形枝幹搭接而成,橫椼則以剖半的檳榔樹幹或竹子為材,最上層再舖陳上茅草,這樣繁複的工作,主要是要讓船有個安身之所,一如人類一樣,尤此可見雅美族人對船的重視。,謝 謝 觀 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