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期末考试A卷

上传人:共*** 文档编号:93080671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期末考试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期末考试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期末考试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期末考试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期末考试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期末考试A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2、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C.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3、“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

2、法4、“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 5、人工智能的出现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意义是( )A.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丰富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内容6、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 )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人的聪明才智

3、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7、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这一著名论断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8、“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部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

4、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适合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C.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D.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9、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10、正确理解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劳动二重性学说 B.资本有机构成学说C.剩余价值学说 D.平均利润学说11、资本主义国家选举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D.人民当家作主12、资本主义

5、经济危机呈现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周期性 D.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性1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是 ( )A.所有国家 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C.发展中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14、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唯物史观C.无产阶级专政 D.国家政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二、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和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5分,共15分)1、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辨证

6、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2、“物质的两种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3、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A.真理原则 B.价值原则 C.效率原则 D.公平原则4、马克思主义“是任何决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行动的指南B.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各国的具体时间相结合C.必须从实

7、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D.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是对现存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5、“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表明(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表现 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利润率的提高 C.可变资本在总资本比例的降低 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 7、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D.价格围绕价值

8、上下波动8、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A.促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 B.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C.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促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9、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A.现阶段我党的低级纲领 B.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D.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10、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 )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 D.要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 三、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

9、分) 1、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2、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2、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3、简述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4、简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5、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五、材料分析题(20分)故事1:相传在古时候,两个穷乡僻壤的樵夫相遇,在劳动间歇,遥想着皇帝的生活说:“皇上每天上山砍柴,用的恐怕是金斧头吧”。故事2:相传清末,有河北的农民在夏夜乘凉,想象着慈禧太后在紫禁城里的生活。有人说到:“老佛爷在宫里的生活好得没得说,顿顿都吃烧饼卷大葱。到了夏天的晚上,坐在老槐树下乘凉,有宫女给

10、摇着扇子。老佛爷肚子饿了,就喊一句:太监,拿柿饼来!”故事3:古时候,北方的市集上来了一只大象,人们很稀罕,都跑去看大象。有几个瞎子看不见,就去摸象。摸过之后,那几个瞎子交流感受。有一个说:“大象象条蛇,又长又细”。另一个说:“不对。大象象蒲扇,又薄又软”。又一个说:“也不对,大象象堵墙,又大又宽”。最后一个说:“都不对,大象象柱子。又圆又粗”。原来,瞎子们摸到的分别只是大象的尾巴、耳朵、肚子和腿。(1)请用实践与认识的有关原理分析前两个故事。(6分)(2)请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解释“盲人摸象”的故事。(6分)(3)“盲人摸象”的故事对我们辩证地看待、思考问题有何启示?试举一例说明之。(

11、8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1-5 AABBD 6-10 CBCCA 11-15 CBBAC二、多项选择题:15% 1.CD 2.AB 3.AB 4.ABCD 5.ACD 6.AC 7. ABC 8.ABCD 9. ABCD 10. ABCD三、辨析题:20% 1、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否定观认为: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

12、,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2、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这一说法不对。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四、简答题:30%1、 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2、 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