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诊改汇报计算机应用基础

上传人:共*** 文档编号:93080617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5.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诊改汇报计算机应用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诊改汇报计算机应用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诊改汇报计算机应用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诊改汇报计算机应用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诊改汇报计算机应用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诊改汇报计算机应用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诊改汇报计算机应用基础(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诊改汇报,汇报人:,时间:,CONTENTS,01,课程基本情况介绍,02,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03,课程诊改取得的效果,04,今后努力的方向,目录,课程基本情况介绍,1 课程基本情况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面向我院所有专业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48学时,3学分。近些年经过课程团队多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 “以应用为主线,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课程特色,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1) 课程建设历程,1 课程基本情况介绍,(2) 课程建设基础,1 课程基本情况介绍,本课程以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分析课程对应的岗位群以及职业能力,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

2、系为结合点,通过课程建设规划、课程标准、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条件保障、制度保障、课程问题反馈,形成课程质量报告,以实现课程的持续化质量保障。,(3) 课程质量保障基础,1 课程基本情况介绍,(4) 构建课程改进螺旋,“八步一环”质量改进螺旋,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02,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目标,改进,课程目标链,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目标,改进,课程标准链,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课程调研报告,教学标准,多媒体课件,授课讲义,微视频,课后作业,学习讨论,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目标,改进,(1) 优化课程建设思路,规范课

3、程基本要素,教学日历,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目标,改进,(2) 优化资源建设思路,形成三级数字化资源,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目标,改进,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3) 以学习标准作为课堂教学检测依据,实施课程质量监控,课程建设规划,课程年度建设任务书,课程建设任务实施方案,课程质量管控实施方案,课程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课程标准,学习标准手册,学情分析报告,知识考核评测方案,课程考核办法,课程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任务操作指导书,教学日历,课前任务预习反馈表,课堂任务清单,课堂任务操作流程,课堂任务达标测试反馈表,

4、课堂教学效果评测表,课程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目标,改进,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4) 建立课程教学数据分析机制,实行课程教学考核,学生出勤率,教师出勤率,授课进度计划,教学资料完整性, 学生课程成绩达标率,考核内容难度系数,学生作业完成率,学生对授课满意度,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调查,实训条件的利用率,教学内容完成情况,课程成绩分析,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目标,改进,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成员组成,形成课程负责人推动、课程专家团队指导,骨干教师实践、校内外兼职教师协同,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目标,改进,03,加强教学组织实施

5、,04,创新课程评价体系,01,完善课程建设规划,02,修订各类标准,采用多元化课程评价手段; 注重应用实践操作考核; 践行课证融通机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 试行混合式教学手段.,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任务对接; 课程实训条件建设; 课程教学团队优化; 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修订课程标准; 修订课程资源建设标准; 修订课程质量管控标准.,(1) 实施要素,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目标,改进,(2) 实施过程,工作思路:设定里程碑/责任落实到人/具体呈现形式/完善配套政策,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

6、新,目标,改进,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课程资源陈旧,教学缺乏兴趣,教材不好使用,考核体系单一,课程资源陈旧,缺乏新颖的案例,教学素材不好用,实践时间太少,理论讲解太多,教学方法缺乏吸引力,以课程教学考核所产生的大数据为基础,结合年度课程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对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归纳分析,形成课程改进的可行性具体办法。,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目标,改进,(1) 厘清课程建设思路,规范课程知识体系结构,课程结构设计,知识点拆分,知识图谱绘制,明确知识点间的关系,方便学生了解知识结构,方便SPOC课程建设,鱼骨状知识图谱,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标准,设计,组织,实施,

7、诊断,创新,目标,改进,(2) 提高教学有效性,重塑教学过程,+,=,课堂讨论+答疑,课外学习+练习,课内,课外,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目标,改进,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3) 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契机,整合优势教学资源,以应用能力提升为主线,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细化职业素养培养要求,修订新的课程标准,加强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建设,形成建设长效机制,践行混合式教学手段,构建新型考核评价体系,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目标,改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目标,改进,(1) 建立课程标准与

8、质量控制实施各项细则,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目标,改进,(2) 优化课程教学案例,进一步数字化教学素材,线下移动终端学习平台,线上微课WEB学习平台,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目标,改进,(3) 整合优势数字化资源建设在线开放课程,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http:/ 践行翻转课堂理念实现高职教学O2O混合式教学,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目标,改进,(5) 创新多元化课程考评手段,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考评手段 自动批卷功能节省了部分精力 提供错题集锦,方便复习 自动等

9、级评定和数据统计分析,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2 课程诊改做了哪些工作?,如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监控数据从何而来?,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工具,快捷、准确的采集教学实施的过程数据,通过大量数据监测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完善性,设置学习预警标准,对于达到预警反馈的教学活动及时干预,提出改进方法。,课程诊改取得的效果,03,(1) 引入课程质量保证体系,有效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3 课程诊改取得的效果,课程质量保证体系,课程级资源,知识点级资源,模块级资源,课程级资源一整套4大类 模块级资源一整套9大类 知识点级资源一整套8大类,(2) 以三级课程资源建设模式, 形成课程资源建设可持续化,3 课程诊改取得的效果,微课资源列表,(3) 丰富的微课资源为实现混合式教学提供保障,3 课程诊改取得的效果,(4) 建设新型态一体化教材形成教材建设新思路,3 课程诊改取得的效果,精炼纸质学习素材,扩充数字化教学资源,讲求资源的有效性,今后努力的方向,04,(1) 进一步落实课程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教学质量过程全程监控,4 今后努力的方向,(2) 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契机,梳理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性,(3) 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混合式教学手段大力提升教学效果,(4) 继续践行多元化课程考核办法,形成完善的课程考核新机制,感谢聆听,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