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证综述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079273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喘-------证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喘-------证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喘-------证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喘-------证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喘-------证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喘-------证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喘-------证综述(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二病区护理查房 纪娜,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 谈欧,2,病史汇报:,患者魏志华 , 女60岁 ,主因“气喘胸闷再发2天” 收住入院,由门诊拟“支气管哮喘”于2013-08-07收住入院。,3,护理查体:,T:36.8 P:90次/分 R:18次/分 BP:135/80mmHg 神情,精神欠振,气喘不能平卧,胸闷,无咳嗽、咳痰,纳谷欠香,夜寐欠安,二便调。舌暗红苔薄黄腻,脉弦滑。,4,护理诊断:,1P气体交换受损与病人的气道炎症、通气功能障碍有关 2P睡眠型态紊乱 与病人呼吸困难、不能采取适当的卧位有关 3P自理缺陷与病人活动后呼吸困难加重有关。 5P语言沟通障碍与病人呼吸急促、不能正常用语言表

2、达有关 6P焦虑与病人患病时间长、反复发作、不能根治有关。,5,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生活护理得到满足,疼痛症状缓解。调畅情志,避免不良情志刺激和劳累。,6,【概说】,一、概念 喘证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喘剧不解,每可由喘至脱。 说文心部:“喘,疾息也。”疾,快速之意;息,一呼一吸称息。疾息,指呼吸急促。又说:“息,喘也。”段玉裁注:“人之气急曰喘,舒曰息。” 喘病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以致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严重者可由喘致脱出现喘脱之危重证候。,7,二、沿革,(一)、黄

3、帝内经最早记载了喘的名称,有“喘息”、“喘呼”、“喘喝”、“喘咳”、 “上气”等称谓,同时阐明了喘证的病因有外感与内伤,如“暑”、“风热”、“水气”、 “虚邪贼风”(泛指外感六淫邪气)、“气有余”等,病机有虚有实,病位以肺为主病之 脏,亦可由心、肾等脏之病引发。 (二)金匮要略有“上气”专篇并列证治 金匮有“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专篇。“上气”即指气喘肩息,不能平卧的证候。其中包括“喉中水鸡声”的哮证和“咳而上气”的肺胀。 主要分虚实两大证候,并列方进行治疗。根据病证不同列有辛温祛寒化饮的射干麻黄汤,祛邪蠲饮、寒温并用的越婢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豁痰祛浊的皂荚丸等方药。,8,二、沿革,(三)金元以

4、后充实了内伤致喘的论说,辨证则以虚实为纲 认识到七情、饱食、久病、劳累等皆可成为内伤致喘之因。 丹溪心法喘病说:“七情之所感伤,饱食动作,脏气不和,呼吸之息,不得宣扬而为喘急。亦有脾肾俱虚、体弱之人,皆能发喘。” 症因脉治喘:“气虚喘逆之因,或本元素虚,或大病后,大劳后,失于调养,或过服尅削,元气大伤。”“或饱后举重,或饥时用力,或号呼叫喊,伤损脏腑而喘作矣。”,9,景岳全书喘促篇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大类:“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指出喘证的辨证纲领。 类证治裁喘证:“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的治疗原则。 临证指南医案:“在肺为实,在肾为虚”。这些论点对指导临床具有重

5、要的实践意义,10,【病因病机】,喘病的病因很复杂,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久病等均可成为喘病的病因,引起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便成为喘病。 有邪者为实,因邪壅于肺,宣降失司;无邪者属虚,因肺不主气,肾不纳气所致。,11,病因,(一)外邪侵袭 1.风寒 风寒外袭外闭皮毛,内壅肺气肺气不得宣降上逆而喘 表寒未解,内已化热热为寒郁肺失宣降上逆而喘 2.风热 风热犯肺肺气壅实肺失宣降上逆而喘 热邪炼液为痰痰热蕴肺肺失宣降上逆而喘,12,(二)饮食不当 饮食不当,损伤脾胃,水液不归正化,聚生痰浊,蕴伏于肺,肺失宣降,发而为喘。,13,(三)情志不调,1、情怀不遂,悲忧伤肺肺气

6、痹阻,气机不利。 2、郁怒伤肝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肝气上逆于肺,升多降少,肺失肃降气逆作喘。 3、惊恐伤及心肾,气机逆乱,喘出于肺。素问经脉别论篇:“有所惊恐,喘出于肺。”,14,(四)劳欲久病,1、久病脾伤,如中气虚弱,肺气失于充养,亦可导致气虚而喘 2、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肾之真元伤损,根本不固,不能助肺纳气,气失摄纳,逆气上奔为喘。若肾阳衰弱,水泛无主,干肺凌心,肺气上逆,心阳不振,亦可致喘 。,15,(二)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1、实喘在肺: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邪壅肺气、宣降不利所致。 2、虚喘责之肺肾两脏:因精气不足,气阴亏耗,而致肺肾出纳失常,且尤以肾虚为主。 医学心悟喘:“外感之喘

7、,多出于肺,内伤之喘,未有不由于肾者。” 3、病情错杂者每可下虚上实并见:多为慢性喘咳,肺肾虚弱,复感外邪,引起之急性发作,因外邪、痰浊等壅阻肺气,而致出现“上盛”之证;因肾不纳气,同时并见“下虚”之侯。病情重笃者则见喘脱危候。,16,(三)重证:喘脱,喘脱危候: 足冷头汗,如油如珠,喘息鼻扇,摇身撷肚,张口抬肩,胸前高起,面赤躁扰,直视便溏,脉浮大急促无根者。,17,病因病机示意图,风寒 外感 风热 邪壅肺气、宣降不利 实 饮食痰浊 情志 肝气 气机升降失常喘 内伤 肺不主气 久病 出纳失常 虚 劳欲 肾不纳气 心阳衰竭喘脱,18,三、辩证施护 (一)实喘,1、风寒袭肺 (1)症状特点: 喘

8、咳气急,胸部胀闷风寒之邪从口鼻上受,或从皮毛而入,内合于肺, 邪实气壅,肺失宣降 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寒邪伤肺,津液失于输布,停聚成痰; 初起多兼恶寒,头痛,无汗风寒束表,皮毛闭塞 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风寒在表,尚未化热 (2)病机:风寒壅肺,肺气不宣。 (3)治法:宣肺散寒平喘。 (4)方药:麻黄汤加减。,19,(6)加减 风寒表邪明显,加紫苏、生姜温肺散寒。 痰多壅盛者,加半夏、紫苑、白前化痰以利气。 营卫不和而见喘咳不平、有汗、恶风发热者用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调和营卫,以祛在表之风邪;厚朴、杏仁化痰下气平喘。 内有寒饮,外受客寒而诱发喘咳,痰多粘白呈泡沫状,用小青龙汤发表

9、温里。 若表邪明显,恶寒发热、无汗、身痛者去芍药、五味子之酸敛,加杏仁、苏子顺气化痰。,20,2、表寒里热,(1)症状及分析: 喘逆上气、息粗、鼻煽、胸部胀痛寒邪束表,肺有郁热,肺气上逆。 咳痰稠粘不爽痰热蕴肺,肺失清肃。 形寒、发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热为寒郁,不得外泄。 苔薄白罩黄边红,脉浮数(滑)表寒肺热夹杂。 (2)病机:外寒里热,肺气壅实,失于宣降 (3)治法:宣泄肺热。 (4)例方:麻杏石甘汤加味,21,(5)加减 痰热甚,烦热,痰多稠粘,加黄芩、桑白皮、知母、半夏、瓜蒌皮清肺泻热化痰。 痰涌喉间,漉漉有声,加葶苈子、射干泻肺祛痰。,22,3、痰热郁肺,(1)症状及分析:

10、 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稠粘色黄邪热壅肺,蒸液成痰,肃降无权。 或有血痰热伤肺络。 伴有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渴喜热饮、咽干、面红痰热郁蒸于肺。 尿赤涩,大便或秘里热壅盛。 舌苔黄腻,脉滑数痰热之征。 (2)病机:痰热郁肺,肺气壅实,肃降无权 (3)治法:清泄痰热。 (4)例方:桑白皮汤加减。 桑白皮汤景岳全书 :桑白皮、黄芩、黄连、栀子、杏仁、贝母、半夏、苏子,23,(5)加减 痰多粘稠,加瓜蒌、射干、海蛤粉清化痰热。 痰壅便秘,喘不能卧:酌加葶苈子、大黄、风化硝涤痰通腑。 痰有腥味,配鱼腥草、冬瓜子、苡仁、芦根。 身热甚,加生石膏。 口渴咽干,加生贝母、天花粉,24,4、痰浊阻肺,(1)证

11、候特点: 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中阳不运,积湿生痰, 痰浊壅肺,肺失宣降。 呕恶,纳呆,口粘不渴痰湿蕴阻中焦,脾胃不和 舌苔白腻,脉滑痰浊内蕴之象 (2)病机:痰浊壅肺,肺气失降。 (3)治法:化痰降气平喘。 (4)例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5)常用药 :半夏、陈皮、云苓、苏子、白芥子、莱菔子、苍术、川朴、杏仁等,25,(6)加减 若咳痰黄稠,喘急面红,烦热口干,便秘溲赤,苔黄腻,脉滑数者,属痰热壅盛,治宜涤痰清火为主,可用桑白皮汤(桑白皮、黄芩、川连、杏仁、贝母、栀子、半夏、苏子)加入知母、瓜蒌等治之。 若痰涌量多,喘而不得平卧者加葶苈子、大黄等,使痰

12、火下泄,肺气复降,则喘急乃平,26,5、肺气郁痹,(1)证候特点: 每因情志刺激而发病,发病较突然;每伴有心神失常之征。 症状表现:平素忧郁气结,复因精神刺激,突然呼吸短促,咽中不适,气憋,但喉中痰声不著郁怒伤肝,肝的气冲逆犯肺,肺失肃降; 甚至胸闷而痛肝失疏泄,络气不和 或伴有失眠,心悸心肝气郁 苔薄,脉弦气郁之象 (2)病机:肝气犯肺,肺气不降,上逆为喘。 (3)治法:开郁降气平喘。 (4)例方:五磨饮子(医方集解)加减。 (5)常用药 :沉香、降香、苏子、枳壳、代赭石、川朴花、合欢花、杏仁、枣仁、远志、夜交藤等 。,27,(6)加减 气逆喘剧加旋覆花等化痰降气; 气郁夹痰加陈皮等开郁化痰

13、。 在治疗同时,劝慰病人心情开朗,消除忧虑,28,(二)虚喘 1、肺虚,(1)证候特点: 喘促短气,动则加重,言语无力,咳声低弱,自汗畏风肺气不足,气失所主, 气不化津,卫外不固; 舌淡红,脉象软弱气虚之象 或咽喉不利,烦热口干,面部潮红肺阴不足,虚火上炎 舌红苔剥,脉细数阴虚火旺之象 (2)病机:肺气虚弱,气无所主。 (3)治法:补肺益气养阴。 (4)例方: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5)常用药物 :人参(党参)、黄芪、麦冬、五味子、冬虫夏草、炙甘草等,29,(6)加减 若自汗畏风重者,常易感冒可合“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以补气固表止汗; 若伴有咳痰稀薄者加紫苑、款冬花、苏子、钟乳石等以温

14、肺止咳定喘; 偏于阴虚者加沙参、玉竹、百合等以补肺养阴; 若见有食少、便溏,并有气坠感,为肺脾同病,中气下陷宜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补益肺脾,升提下陷之气; 若肺虚作喘,病情严重时常与肾虚并见,必要时可合补肾纳气之品。蛤蚧、胡桃肉、紫河车、山萸肉、熟地等肺肾同治。,30,2、肾虚,(1)证候特点:肾虚摄纳失常,呼多吸少,动则尤甚。 喘促日久,呼多吸少,动则喘息尤甚久病肺虚及肾,气失摄纳 形瘦神惫,气不得续肾虚精气耗损 汗出肾阳既衰,卫外之阳不固 肢冷面青阳虚失于温养 舌淡,脉沉细肾阳虚弱之征 (2)病机:肾虚精亏,摄纳无权。 (3)治法:补肾纳气。 (4)例方:金匮肾气丸、参蛤散加减。 (5

15、)常用药:熟地、山萸、山药、附子、桂枝(肉桂)、丹皮、云苓、泽泻、人参、蛤蚧,31,(6)加减 肾阳虚甚,加补骨脂、胡桃肉、紫河车,并配天冬、龟板、当归滋阴助阳。 冲气上逆,脐下筑动,气从少腹上奔者,加紫石英、磁石、沉香以镇纳。 肾阴虚,用七味都气丸、生脉散,加诃子、西洋参、天门冬、龟板胶等滋阴纳气。 肾虚喘证,一般以阳虚者为多,若见阴阳两虚应权衡主次处理。病久势缓者,可用肾气丸、都气丸、人参胡桃汤。,32,(一)虚实夹杂证: 1、下虚上实证。 (1)症状及分析: 咳喘痰多,气急,胸闷,苔腻,脉细滑痰浊壅肺,肺失肃降。动则气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 病机:肾虚于下,痰浊壅盛于上, (2)治法:化痰降逆,兼以温肾纳气。 (3)方药:苏子降气汤。 苏子降气平喘; 半夏、前胡、川朴、陈皮化痰理气降逆; 肉桂温肾纳气;当归养血润燥;甘草调中,33,2、水饮泛溢,凌心射肺 (1)症状及分析: 喘咳,咯痰清稀,胸闷心悸水饮凌心犯肺。 肢体浮肿,尿少水泛肌肤。 舌质淡胖,脉沉细阳虚水饮内盛。 (2)治法:温肾益气,化饮行水。 (3)方药:真武汤加减。 附子温阳散寒;茯苓、白术健脾利水; 生姜温散水气; 芍药和营,配附子敛阴和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