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横峰中学等五校2019-2020学年新高一竞赛班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3077387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横峰中学等五校2019-2020学年新高一竞赛班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等五校2019-2020学年新高一竞赛班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等五校2019-2020学年新高一竞赛班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等五校2019-2020学年新高一竞赛班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等五校2019-2020学年新高一竞赛班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横峰中学等五校2019-2020学年新高一竞赛班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横峰中学等五校2019-2020学年新高一竞赛班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丰贞白中学、铅山一中、德兴一中、弋阳一中、横峰中学2019级竞赛班“五校联考”物理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至第三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一、选择题(1-7单选,8-10多选,每题4分,多选题有选错的得0分,漏选的得2分)1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学科而实际的物理现象一般都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到许多因素舍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从而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叫构建物理模型构建物理模型是一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物理模型的是()A时间 B参考系 C质点 D坐标系2如图所示,下列各图中的物体A均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弹力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地面是光滑水平的,A

2、与B间存在弹力B.图乙中两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分别为、,A对两斜面均有压力的作用C.图丙中地面光滑且水平,A与竖直墙壁有力的作用D.图丁中B不受水平地面对它的的摩擦力作用 3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如图(左)是我们衣服上的拉链的一部分,图(右)是拉链头内部构造图。关于其中的物理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学。科。网A在用力向下拉开拉链时,三角形的物体只是为了将拉链分开,并没有省力B在用力向下拉开拉链时,三角形的物体对拉链产生垂直其表面的力较大,故比较省力C在用力向上合上拉链时,弧AB和弧CD部分对拉链产生较大的挤压力,故比较费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学科网ZX

3、XKA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就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恒定(不为零),则速度不变C加速度小,速度一定变化慢 D当物体沿直线朝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就是路程。5发射时弦和箭可等效为图中的情景,已知弓的顶部跨度为L(如图中虚线所示),弦均匀且弹性良好,其自由长度为L假设弓的跨度保持不变,即箭在弦的正中间,弦夹在不计大小的类似动滑轮的附加装置上,将箭发射出去已知弦的劲度系数为k,发射箭时弦的最大长度为2L(弹性限度内),则箭被发射瞬间所受的最大弹力为(设弦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A. kLB. kLC. kLD. 2kL6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的甲、乙两汽车的速度一时间(v-

4、t)图线。由图可知( )At1时刻,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 Bt2时刻,甲、乙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t2时刻,甲、乙两车相遇 Dt1到t2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比甲车的大7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C、甲起动的时间比乙早t1秒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S0米8某物体的运动情况经仪器监控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物体的位移x(m)和时间t(s)的关系式为:x=6t-t2则A该物体在时间O4 S内的位移是8 m B该物体在时间O4 S内经过的路程为1 0 mC该物体在时间O4 S内的平均速度

5、为2 ms D该物体在t=3 S时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9如图所示,一小球(可视为质点)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 A、B、C 三点。已知 AB=6m,BC=10m,小球经过 AB 和 BC 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 2s,则小球经过 A、B、C 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和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 )A2 m/s,3 m/s,4 m/sB2 m/s,4 m/s,6 m/sC1m/s2D2m/s210在广场游玩时,一小孩将一充有氢气的气球用细绳系于一个小石块上,并将小石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若水平的风速逐渐增大(设空气密度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绳的拉力逐渐增大B地面受到小石块的压力逐渐减

6、小C小石块滑动前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滑动后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小石块有可能连同气球一起被吹离地面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11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f50 Hz,其中x17.05 cm、x27.68 cm、x38.33 cm、x48.95 cm、x59.61 cm、x610.26 cm。(1)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F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E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位置BCDEF速度(ms1)0.7370.8010.9

7、94(2)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图乙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图线。来源:Zxxk.Com(3)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图线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9 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填“大”或“小”)12(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A)。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细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

8、直线上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D.在实验中,若把细绳换成橡皮条,那么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其中正确的是_。(填入相应的字母)(2)图B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时分别得到的两幅图,其中F是用平行四边形作图得到的合力,F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合力,则哪幅图是符合实验事实的?_(填“甲”或“乙”)三、解答题13(本题10分)如图所示,某同学测出一棵苹果树树干部分的高度约为1.6m,一个苹果从树冠顶端的树梢上由于受到扰动而自由下落,该同学测出苹果经过树干所用的时间为0.2s,重力加速度取10m/s2,则:(1)苹果树树冠部分的高度约为多少?(2)苹果落地时的速度约为多大?14(本题12分)

9、如图所示,一重为50N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其中F1=12N,F2=8N,木块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物体所受摩擦力;(2)若只将F1撤去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3)若只将F2撤去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15(本题12分)2012年10月4日,云南省彝良县发生特大泥石流,一汽车停在小山坡底,突然司机发现在距坡底240m的山坡处泥石流以8m/s的初速度、0.4 m/s 2 的加速度匀加速倾泻而下,假设泥石流到达坡底后速率不变,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s,汽车启动后以0.5m/s 2

10、 的加速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来源:学&科&网Z&X&X&K(1)泥石流到达坡底的速度多大?(2)通过计算判断汽车能否安全脱离16(本题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站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人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0 物体甲及人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370=0.6.cos370=0.8,g取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分别是多大?(2)人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3)若人的质量m2=60kg,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

11、则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广丰贞白中学、铅山一中、德兴一中、弋阳一中、横峰中学2019级竞赛班“五校联考”来源:学#科#网物理试卷参考答案1C2A3B4C5C6D7A8ABC9BC10AC11(1)0.864;0.928 (2) (3)0.65 (4)大 12C 甲 13(1)2.45m(2)9m/s【解析】试题分析:设开始下落到达树干的时间为t,结合位移关系列式,从而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物体开始下落时树冠的高度,根据v=gt求出末速度。(1)设树冠高度为h1,树干高度为h2,苹果从顶部下落到树干顶部的速度为v0,则 h2v0t12gt2 代入数据解得:v07 m/s又根据速度位移公

12、式:v022gh1, 代入数据解得:h12.45 m.(2)设树的总高度为H,苹果落地的速度为v1,则根据速度位移公式:v122gH总高度为:Hh1h24.05 m联立解得:v19 m/s.14【解析】解:(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f=F1F2=10N 方向向左(2)由(1)可知:物体的最大静摩力:fmax=10N因为:F2fmax所以物体继续保持静止,有:f1=F2=8N 方向向右(3)只将F2撤去时,如果F1大于物体与地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物体与地间的摩擦力大小为18NF1大于物体与地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与地之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0N1516(1)54m1g;34m1g (2)34m1g ,水平向左(3)24kg【详解】(1)对结点O进行受力分析,受甲通过绳子对O的拉力m1g,OB的拉力F和OA的拉力T,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T=m1gcos=54m1g;F=m1gtan=34m1g(2)对人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受OB的拉力F和地面对人的摩擦力f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有:f=F=F=34m1g人有向右的运动趋势,所以人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3)人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m2g和支持力N,若人的质量m2=60kg,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3,则人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ax=N=m2g此时物体甲的质量达到最大,联立并代入数据得:m1=24kg-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