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06城市设计的控制要素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077028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4.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设计-06城市设计的控制要素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城市设计-06城市设计的控制要素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城市设计-06城市设计的控制要素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城市设计-06城市设计的控制要素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城市设计-06城市设计的控制要素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设计-06城市设计的控制要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设计-06城市设计的控制要素(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城市设计的控制要素,在城市设计领域中,“城市中一切看到的东西,都是要素”。建筑、地段、广场、公园、环境设施、公共艺术、街道小品、植物配置等都是具体的考虑对象。作为城市设计的研究,其基本要素一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地使用(LAND USE),1、概念 土地使用是城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土地使用功能布局的是否合理,对空间环境品质、交通流线组织、城市景观环境、城市运行效率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城市设计中应注意加强城市土地的综合利用研究,同时注意对自然形体要素的积极保护,提倡 “设计结合自然”。,2、土地设计的过程的三个步骤 第一,根据基本目标和预先的分析研究,建立土地开发设计的特

2、定目标 第二,为所需的土地使用建立特定的标准,特别应注意实施的可行性和使用的充分性 第三,规划设计,根据目标和标准确定土地使用格局。,3、三个主要考虑因素 3.1 土地的综合利用 3.2 自然形体要素和生态学条件的保护 3.3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3.1土地的综合利用 第一点:时间与空间是土地综合使用的基本变量。城市设计必须从人的社会生活、心理、生产以及行为的特点出发,尽量避免和减少土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使用低谷。,3.1土地的综合利用 第二点:土地的综合利用对设计用地进行必要的调整,对用的进行地上、地下、地面的综合开发,以建筑综合体的方式来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如日本东京市的东京、新宿、涉谷、池带

3、车站就都是超规模和尺度的建筑综合体、其中东京站设有五层的地下交通和商业步行街空间。,3.2 自然形体要素和生态学条件的保护 第一点:自然形体和景观要素的利用常常是城市特色所在。 这些要素包括河岸、湖泊、海湾、旷野、山谷、山丘、湿地等。不同的自然形体和景观要素通过惊心的设计就会成就不同的城市格局。如中国南京“襟江抱湖、虎踞龙盘”的城市形态;广西桂林“山、水、城一体”的城市地形;海南“山雅、海雅、河雅”的艺术特色。,第二点:不同自然生物气候的差异亦对城市格局和土地利用产生很大的影响。 例如温度较大的热带和亚热带的城市格局,就可以开敞、通透,组织一些夏季主导风向的空间廊道,增加有庇护的户外活动的开敞

4、空间;反之干热地区的城市建筑为了防止大量热风沙和强烈日照眩光渗入建筑中,需要采取较为密实和“外封内敞”的城市和建筑形态布局等等,3.3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狭义上指的是市政工程、交通、电力电讯等广义上还包括铁路公路以及城市服务业、文化教育业等。,二、 建筑形态及其组合(FORM AND BULK),、建筑形态与城市空间 环境建筑是城市空间中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城市中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空间、造型、材料、色彩等都对城市空间环境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城市设计的研究虽然不直接设计建筑物,但将建筑形态及其组合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1.1 城市空间环境的建筑形态至少具有一下特征: (1)建筑形态与气

5、候、日照、风向、地形地貌、开敞空间有着密切联系 (2)建筑形态具有支持城市运转的功能 (3)建筑形态具有表达特定环境与历史文化特点的美学意义 (4)建筑形态与人们生活活动行为相关 (5)建筑形态与环境一样,具有文化的延续性和空间关系的稳定性,1.2 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建筑设计不仅成就自身的完整性,并且要对地段产生积极的环境影响 (2)建筑物形成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3)建筑设计不应该为我独尊,而应关注与周边的环境与街景一起,共同形成整体的环境特色。,2、城市设计对建筑形态以及组合的引导和管理 2.1 建筑体量 高低、大小、形状 2.2 建筑形式 风格、色彩、材料、质感 2.3、

6、管理依据 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空地率)、建筑高度、体量、沿街后退、质感、色彩以及环境影响等。 2.4、设计思想 “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Design City Without Design Building)”,三、 开放空间(OPEN SPACE),1 、开放空间的定义与功能 .1开放空间的概念 开放空间是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公园、休闲空间等。它具有开放性、可达性、大众性和功能性。开放空间的评价并不在于其是否具有细致完备的设计,有时未经修饰的开放空间,更加具有特殊的场所情景和开拓人们城市生活体验的潜能。,1.2 开放空间的功能 (1) 提供公共活动场所、提高城市生

7、活环境的品质; (2) 维护、改善生态环境、保存有生态学和景观意义的自然景观,维护用于自然的协调、体现环境的可持续性 (3) 有机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行使文化、教育、游憩职能; (4) 改善交通,便利运输,并提高城市防灾能力。,、开放空间的特征 大多数开放空间是为满足某种功能而已空间体系存在的,故连续性是其特征。开发空间一般非为两类: 2.1 单一功能体系 2.2 多功能体系,2.1 单一功能体系特征 基本上以一类形体或自然特征为基础,如河谷;或者是某开放空间的设计,如公园。而又城市街道、城市广场和道路构成的廊式体系是最典型的开放空间体系例如横滨的大纲滨水体系、我国的合肥和西安的环城公园、

8、绍兴水道开放空间等等。,晋安河,西安环城公园,2.1 多功能体系特征 大多数开放空间体系都是多功能的,各建筑、街道、广场、公园、水路均可共存于此。 其开放空间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 (1)边缘:即开放空间的界限 (2)连接:系指连接功能的开放空间区段 (3)绿契:这是一种真正的城市开发中的“呼吸空间” (4)焦点:一种帮助人们组织方向和距离感的场所与标志。 (5)连续性:这是体系的基本特征。一切要素要应该保持连续。,日本横滨城市开放空间,、开放空间的建设实践 在城市建设实施过程中,开放空间一方面可以用城市法定形式保留,另一方面,体现在日常建设中,更多的是通过城市设计政策与设计导则,用开放空间

9、的奖励办法来进行实际操作。,四、 步行街区(PEDESTRIAN WAYS),、步行街区概念 步行区在美国的区划法中被称为:“Traffic Free Zone”,即人车分离、没有机动车辆行走的区域。严格意义上说,步行街区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一个特殊分支。把步行区当作城市设计的元素,是在五六十年代城市设计学科发展的高潮期,它作为城市历史保护的策略和与郊区购物中心的竞争手段受到人们的关心。,步行系统包括:商业步行街、林荫道、空中和地下步行街,其中步行商业街是步行系统中最典型的内容。 步行是市民最普遍的行为活动方式,步行系统是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元素,很好地组织步行系统,能够减少市中心人们对汽车的依赖,

10、改善城市的人文和物理环境,保障市民的安全感,促进城市商业活力的提高。,、步行区的交通组成 步行街、步行广场、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和室内步行空间形成完整的步行系统,创造有活力的城市环境。,3、步行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规划:可达性(交通组织、人车关系、容量适宜、往来方便),多样性(购物、娱乐、休闲、办公) -设计:整体布局、环境设施,4、步行区规划设计实例及总结 4.1 步行街规划设计实例 (1)上海南京路步行商业街 (2)北京王府井商业步行街 (3)慕尼黑步行商业街 (4)名古屋观音步行街 (5) 厦门中山路步行街,4.2 总结 (1)选址合理; (2)综合解决了旧城交通的问题; (3)多功能结合

11、; (4)空间布局富有变化,设计精细,很好的利用和组织了遗留下来的建筑文化遗产。,5 步行街的优点 (1)社会效益;提供步行、休憩、社交的场所,增进了人际交流与地域认同感,有利于培养居民的一种维护、关心市容的自觉性。 (2)经济效益;促进城市社区经济的繁荣 (3)环境效益;减少空气与噪声的污染,是建筑环境更加人性化。 (4)交通方面。步行道可减少车辆并且减少汽车对环境所产生的压力,减少事故,五、 交通与停车(PARKING AND TRANSPORTATION),、概况与意义 1.1 概况 交通与停车是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构成,当他们与城市公交系统、步行系统、以及轨道交通系统组织在一起时,对城市

12、布局形态有很大的影响。,1.、意义 现代城市中,机动车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重视对交通与停车要素的研究已经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之一。便捷的道路交通系统可以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良性发展,宜人的道路景观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有效的停车组织更是对城市商业中心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2 交通与通车的影响因素 2.1、停车的方式 在大的方面城市交通主要是与城市规划和管理有关,而城市设计主要关注的是停车场的建设与机动车交通流线以及其的视觉景观的问题。 (1)停车方式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借用德国学者普林兹曾运用的图解方式来研究停车的方式与城市设计,(2)停车因素对环境

13、有两个直接的作用 第一:对城市形态结构的视觉形态产生影响; 第二:促进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发展。 (3)停车场处理的四种途径 第一,在时间维度上建立一项“综合停车”规划 第二,集约式停车 第三,采用边缘式停车或城市某人流汇集区的外围停车 第四,在城市核心区用限定停车数量和时间来做基本的控制手段,2.2道路视觉景观 道路视觉景观对于城市设计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 接影响城市的活动格局,限定城市的形态特征。 因此城市设计会对其做出以下三个设计的原则: (1)道路本身应该是积极的环境视觉要素,城市设计要能促进这种环境质量的提升。主要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多余的视觉要素的屏蔽和景观的处理; 第二,道路所要

14、求的开发高度和建筑红线; 第三,林荫道与植物及强化道路中所看到的自然景观,(2)道路应让驾驶员识别方位感和环境的清晰性。 常见的手法有: 第一,沿道路提供强化环境的景观; 第二,街道小品与照明构成的街景交织; 第三,城市整体的道路设计中的景观体系与标致的视觉参考。 (3)应该总考虑社会与经济的效益,2.3 当前城市交通与停车存在的问题 (1)主要表现的就是汽车剧增与原有城市道路结构的不相适应 (2)城市道路景观遭到破坏,六、保护与更新(PRESERVATION AND CONSERVATION),、概念 城市发展的实践表明,优美的城市景观需要时间的积淀,城市的风貌特色需要历史文化的内涵来体现,

15、对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是城市设计学科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断发展的城市环境中,保护与更新已经成为永恒的主题。,、城市历史环境保护的三个层次 -文物古迹 -历史地段 -城市格局,七、 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 (ENVIRONMENTAL FURNITURE),环境设施是指城市外部空间环境中供人们使用,为人的活动服务的一些设施。建筑小品在功能上可以给人们提供休息、交往的方便。因此,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虽非城市空间的决定要素,但在空间实际使用中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小小的点缀依然要体现足够的舒适性和艺术性,才会给城市空间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1、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的内容主要

16、包括以下六种 (1)休息设施:露天的椅子、凳、桌等 (2)方便设施:用水器、废物箱、公厕、广告亭等等 (3)绿化及其他设施:四季花草、树木、花池、花台等等 (4)驿岸和水体设施:驿岸、跌水与人工瀑布处理等等 (5)拦阻与诱导设施:围墙、栏杆、沟渠、路缘石等等 (6)其他设施:亭、廊、钟塔、灯具、雕塑等等,2、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的作用 (1)休息: (2)安全: (3)方便: (4)遮蔽: (5)界定领域:,3、城市环境设施与建筑小品的设计要求 (1)兼顾装饰性、工艺性、功能性和科学性: (2)整体性与系统性的保障: (3)具备一定的更新能力: (4)综合化、工业化、标准化:,八、城市标志系统(SIGNAGE),标志与标牌是城市指认系统的重要元素,清晰的城市标志系统会给城市带来明确的指向性。,中国传统城市中牌匾、灯笼、旗杆等是富有东方色彩的标志;在欧洲传统的装饰图案与简单明了的文字招牌受到广泛的运用。城市环境中无序的标志牌、广告栏、霓虹灯会给人带来混乱的信息,而标识系统的简单统一又会使城市环境变得单调无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