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看起来还不错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076908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4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语-看起来还不错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成语-看起来还不错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成语-看起来还不错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成语-看起来还不错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成语-看起来还不错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语-看起来还不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看起来还不错(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军在作文我的家中这样写道:“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三个人,每天早上一出门,我们三人就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归。爸爸是建筑师,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画脚;妈妈是售货员,每天在商店里来者不拒;我是学生,每天在教室里呆若木鸡。我家三个成员臭味相投,家中一团和气,但我成绩不好的时候,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体投地,妈妈在一旁袖手旁观,从不见义勇为。,正确使用成语,明确高考要求,高考对成语(熟语)的考查要求是“正确使用成语(熟语)”,即能够正确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并正确运用到语境中去。,正确运用成语首先要在平时苦下功夫,要懂得一些基本知识,以了解成语的含义、出处、感情色彩,同时还要注意它

2、在使用中的变通情况。,学好成语要像我,成语的基本特点,(1)古语性 如“不过尔尔” 、“时不我待。 (2)定型性 如“入木三分”不能说“三分入木”。 (3)完整性 如“义无反顾”。,成语辨别和运用注意点,理解关键词的含义 成语的理解应从整体上把握,但往往其中一个字又会影响我们的整体理解,因此在平时注意理解成语中关键词的含义尤为重要。比如“文不加点”一词,其中的“点”不是指“标点”,而是指“涂上一点,表示删去”,如果我们不理解它,就可能把意思搞成“写文章不加标点”,而实际上它的意思是“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另外如“不刊之论”一词,其中的“刊”是“删改”义,如果理解为“刊登、刊载”,那意思

3、就与实际义大相径庭了。,辨明容易混淆的成语 ()形相近而义有别的 比如“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两个成语一字之差,且两者都有“听了使人震惊”义,但细微差别在于:“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而“骇人听闻”指 “已经发生的坏事本身令人吃惊”。这样一比较,“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 _假酒案”的填空也就迎刃而解了。,()义相近而用法有别的 某些成语尽管意义相近,但由于语境不同,又造成了它们的用法有细微差别。比如:“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前者指“东西太多,看不过来”,后者指“来人或事件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意义相近,但细细推敲,你会发现前者偏向主动,后者偏向被动,

4、因此,“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一句只能选择“应接不暇”。,()义相近而感情色彩不同的 感情的褒贬也会影响成语选择,因此认真地辨别成语的感情指向也很重要。比如:“半斤八两”和“平分秋色”,两者都指彼此不分上下,但细细推敲,前者多含贬义,后者是褒义词。因此“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一句中成语“半斤八两”的使用肯定是错误的。,)义相近而适用范围有别的 如“狼狈为奸”和“朋比为奸”,二者都指坏人勾结起来干坏事,但前者适用范围要小一些,指几个人,而后者多指一大批人。因此“这一伙人狼狈为奸,干尽了坏事”一句中成语应该换

5、成“朋比为奸”更恰当。,在使用成语时,要能了解成语的意义、词性、成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用法的差别,成语的出处、结构等内容,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成语误用类型,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一)望文生义,1、他挪用了两万多元公款,虽然有错,但毕竟罪不容诛。 2、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3、我们齐心协力,这点事情还办不成,三人成虎嘛。 4、七月流火,早晚穿一件汗衫都热得受不了。,罪恶极大,处死也不能抵罪,街巷

6、里的人都出来了,形容欢迎、庆祝、游乐等盛况,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火:火星。,5、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天上,对朋友竟然也侧目而视。 6、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次去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名正言顺。,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憎恨或鄙视的样子,只有名义正当,道理才说得通,(二)褒贬不当,有些成语根据对象、场合不同,会有不同的褒贬色彩。 如“标新立异”作中性时,可解为“独创新意,立论与人不同”;作贬义时,则可解为“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 又如“呼风唤雨”,作褒义时,指能够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作贬义时,则指反动势力猖獗。,主要

7、设误类型,1、褒词贬用 2、贬词褒用,褒词贬用,1、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 2、侵华日军在南京疯狂屠杀中国平民,这是有口皆碑的事实,任何狡辩都改变不了。 3、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碑:纪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纪功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心、德:都指思想认识。思想认识一致、行动 一致,贬词褒用,1、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2、斯韦思林杯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当普天弹冠相庆时,人们不由得不佩

8、服蔡振华 。,原指伏莽思动。今多比喻邪恶势力伺机作恶破坏,弹除冠尘,以示庆幸。比喻喜得出仕为官,可贺可庆,注意: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的使用,灯红酒绿(即可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如虎添翼(既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也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 绵里藏针(形容柔中有刚;也比喻外表柔和,内心刻毒), 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色非常美丽;也形容景物非常优美), 捉襟见肘(既形容衣服破烂;也形容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引火烧身(比喻自讨苦吃,自取灭亡;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帮助), 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细节上

9、多方挑剔), 眉来眼去(形容以眉眼来传情;也比喻暗中勾结), 明珠暗投(怀才不遇;好人失足参加了坏集团;也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如果只知其一,以偏概全,就会误用。“标新立异”作中性时,可解为“独创新意,立论与人不同”;作贬义时,则可解为“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又如“呼风唤雨”,作褒义时,可比喻群众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作贬义时,则指反动势力的煽动。,成语的指代对象有人和物之别。用于人方面的成语,有主客、男女、尊卑、长幼、谦敬之分。,(三)对象错位,1、元旦即将来临,高三(甲)班的一群正值豆蔻年华的小伙子自发组织起来,准备搞一些文艺节目。 2、老张一家三代,十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10、,真可谓举案齐眉。 3、中国男子体操队在世界锦标赛中,技压群芳,荣获冠军。 4、这老哥俩都七十多岁的人了,丧妻失子,如今只能相依为命,白头偕老了。 5、小刘是我青梅竹马的朋友,我们俩常像亲兄弟一样在一起聊天。,人与人之间的误用,喻指十三、四岁的姑娘。,指后汉梁鸿之妻把食具抬举到眉眼那样的高度递给丈夫,极言夫妻相互敬爱之至,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男女幼时亲密无间,指女性。用于男性:技压群雄,谦敬错位,6、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干出这种丢人的事,真是忝列门墙。 7、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 8、呵呵,既然你这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我不吝赐教吧,谈点自己的看法,跟你商榷。 9、在“

11、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声。,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自谦以粗浅的见解引出别人的高见,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请人指教的客气话,属谦辞,“忝”表示自己位列其中会让余者蒙羞。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1、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疏忽,冒牌货就会东山再起。 2、我家近旁新开了一间连锁店,货架上各种日用品济济一堂,品类齐全,货美价廉。 3、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兔子的外形、动作和精神,倾注着强烈的爱恨,读起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人与物之间的误用,东晋谢安辞官后在东山隐居,后来又出任要职。比喻失势后又重新恢复地位,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形容很多

12、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物与物的误用,1、这次汇报演出,反映了我国文艺舞台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景象。 2、凝望的视野里,是凝重的海岸线和喧闹的街道,如今的小镇便像一座鳞次栉比的盆景。,形容花的品种繁多,五颜六色,景色艳美,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两小无猜; “妙手回春”指医术高明; “悬壶济世”指行医济事; “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的春天的景色的; “破镜重圆”指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聚; “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美; “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庞大,不大听从调动指挥,现在也指组织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粉墨登场”原指演员装扮好了,登场演戏,现多指坏人

13、登上了政治舞台;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遭受灾难; “面目全非”形容改变很大,多指变的不好; “日理万机”指高级领导人工作繁忙; “同日而语”多用于否定句中; “空穴来风”“望其项背”也用于否定句中; “长此以往”多强调将来的情况。,易用错对象的成语还有:,“萍水相逢”指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逢,常与“不期而遇”相混。 “相濡以沫”指同处困境,互相救助,常与“和睦相处”相混。,“眉飞色舞“只用于人,不用于其他事物;“相提并论“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老气横秋“可用于三类人:(1)老练而自负的人,(2)没有朝气的年轻人,(3)摆老资格的老年人。,比翼双飞,夫唱妇随,耳鬓厮磨

14、,破镜重圆,举案齐眉 相敬如宾,劳燕分飞,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豆蔻年华 萍水相逢,邂逅相遇,不绝如缕,炙手可热,气宇轩昂 相濡以沫,汗牛充栋,茕茕孑立,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鼎立相助,一言九鼎,抛砖引玉,巧夺天工,鬼斧神工 不瘟不火,出神入化,参差不齐,在劫难逃,挥洒自如 老态龙钟,起死回生,左右逢源,势如破竹,不耻下问,错误举隅,1、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2、博物馆里保藏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人工制作精巧胜过天然,盛大,鲜明,亮堂。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轮,高大的样子。奂,繁

15、富的样子,3、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4、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慷慨激昂的发言,张教授真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形容书籍存放很多。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书堆满屋子,顶到栋梁,比喻同有品德且学识高尚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有些成语,词义有共同之处,但又有不同之处。例如“信口开河”和“信口雌黄”。,(四)轻重失当,1、李老师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二职,又教三个班的数学课,真是日理万机。 2、辽沈战役中,我军打得敌人头破血流,狼狈溃逃。 3、几名因抢劫杀人而被捕的罪犯今天伏法,人们认为他们真是自作自受。,一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件事务。形容当政者处理政务的

16、繁忙,头部破损,鲜血流淌。形容惨遭重创,狼狈不堪,由自己的不良行为招致的后果,应由自己承担,(五)不合逻辑,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符合句意,似乎没有错误,这时不妨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来检查一下,成语误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或前后矛盾。 1、费力地从车门里钻出的某著名演员,虽然浓妆淡抹,穿着入时,但是神色十分憔悴。,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2、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3、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因人成事,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 4、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了。 5、罪犯在作案时不可能不留下或明显或不明显的蛛丝马迹。,依凭别人办成事情,比喻飘泊无定的生活,沿着蛛网的细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按照马蹄的痕迹可以寻到马的去向。比喻细微的端绪或形迹,(六)语义重复,1、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2、某些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3、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