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教——阿米巴病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076811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9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教——阿米巴病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成都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教——阿米巴病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成都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教——阿米巴病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成都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教——阿米巴病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成都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教——阿米巴病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教——阿米巴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教——阿米巴病(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典型病例,30岁男性,腹痛、腹泻半个月,大便48次天,便量多,为暗红色果酱样,有腥臭味,肉眼可见血液及粘液,患者无发热,右下腹隐痛。粪便镜检:WBC 1015个HP,RBC满视野。,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型是 A包囊 B小滋养体 C大滋养体 D裂殖体 E配子体,治疗肠内外各型阿米巴病首选药物是 A吐根碱 B甲硝唑 C氯喹 D喹碘仿 E卡巴砷,教学目的与任务,掌握:阿米巴肠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并发症 熟悉:阿米巴病及阿米巴肝脓肿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预防,阿米巴病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人 体引起的一类疾病。,按其寄生的部位及临床表现可分为:肠阿米巴病和肠外阿米巴病

2、。,由于卫生条件的逐年改善,阿米巴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较少见。但并未绝迹。,第一节 肠阿米巴病 (阿米巴痢疾),由溶组织内阿米巴侵袭结肠所致 临床特征:发热、腹痛、腹泻、果酱样粘液血便, 右下腹压痛。全身症状不重,但易迁延为慢性或多次复发,也可能在肝、肺、脑等处形成迁徙性脓肿。,一、 病原学,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 哈氏内阿米巴(E. hartmanni) 波列基内阿米巴(E. polecki) 结肠内阿米巴(E. coli) 齿龈内阿米巴(E. gingivalis),寄生于人口腔与肠道的阿米巴有:,仅溶组织内阿米巴对人体具有致病性,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

3、周期中有滋养体和包囊 二种形态,滋养体:,寄生于结肠肠腔或肠壁内,以二分裂法进行繁殖。 喜在厌氧环境中生长,需有细菌或组织的酶解物作营养。,小滋养体(肠腔型滋养体),大滋养体(组织型滋养体),病原学,(在肠腔内营共居生活,无明显侵袭力),肠腔型滋养体,病原学,包 囊,在肠腔内下移,由于肠内环境的改变,如水份被吸收等,滋养体逐渐停止活动,虫体团缩,并分泌出一层较硬的外壁,大滋养体:,它具有致病力,从被破坏的组织中摄取养料,并以血中红细胞为食物。,单核包囊,双核包囊,成熟包囊(4核),具有感染性,二、 流行病学,传染源:慢性病人、恢复期病人 无症状带包囊者 急性期病人不排包囊,故在传播疾 病上意义

4、不大。,2.传播途径:粪-口途径,苍蝇、蟑螂可传播本病,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营养不良、免疫低下者发病机会较多,感染后无免疫力,重复感染十分常见,4.流行特征 夏秋季节多见 多呈散发,偶有水源性流行 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三、发病原理与病理解剖,包 囊,入口 小肠下段,脱 囊,小滋养体,包 囊,排出体外,(直肠),大滋养体,(盲肠、升结肠或乙状结肠、直肠),肠阿米巴病,肠外阿米巴病,发病原理与病理解剖,1. 肠阿米巴病最常见的侵犯部位是盲肠及升结肠 乙状结肠、直肠等处次之 感染严重者可累及全结肠和小肠下段,2. 肠壁溃疡的特点:呈烧瓶样,溃疡间粘膜正常。,四、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3周

5、,1 周至数月不等, 甚至可长达1年以上。,临床分型,无症状型 急性 慢性,临床表现,(一)无症状型(原虫携带状态),感染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在整个感染期间粪便中持续有包囊排出。常规粪便检查多数能找到包囊。,原因:可能原虫未侵袭组织 当机体全身或肠道局部抵抗力降低时,有可 能造成病变,出现症状。,临床表现,(二)普通型,与细菌性痢疾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起病缓、热度低、痛泻轻、果酱便,症状一般持续数日或数周,可自行缓解,如未接受治疗则易于复发。,临床表现,(三)重型,多见于体弱和营养不良者 可表现如急性菌痢样症状,起病急骤 中毒症状明显:高热、极度衰竭 腹泻频繁:15 次/天,水样或血水样,伴呕

6、吐 有恶臭 里急后重及腹部压痛明显,常由于水电解质紊乱、继发细菌感染以及易发生肠出血和肠穿孔,可在12周内死亡。,特 征,(四)慢性型,临床表现,常为普通型未经彻底治疗的延续,持续2月以上,转为慢性。 主要表现为:时发时止,迁延不愈,排出包囊,全身消瘦。易并发阑尾炎及肝脓肿。 急性发作的常见诱因:疲劳、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情绪变化等,五、并发症,(一)肠道并发症,1.肠出血:有时可作为首发症状。可危及生命。 2.肠穿孔:多发生于暴发型及有深溃疡的病人。慢性穿孔较多见,大多无剧烈的腹痛发作,发生时间常难以确定。 3.阑尾炎:症状与一般阑尾炎相似,但易发生穿孔。 4.阿米巴瘤: 多见于盲肠、乙状结

7、肠及直肠等处。极易误诊为肠癌。,(二)肠外并发症,脑脓肿,肺脓肿,穿入肺或支气管,穿入胸腔,穿入下腔静脉,穿入胃内,穿入结肠,结肠内阿米巴穿入腹腔,穿入腹腔,穿入直肠周围,穿入心包,穿入胸腔,穿至膈下,穿破胸壁,穿至肾周,阿米巴瘤,六、预 后,肠阿米巴病如诊断及时、用药得当,常疗效迅速而彻底。 重复感染常是病情反复发作的原因。 肠阿米巴病目前总病死率5%。,七、诊 断 (一)临床诊断,主 要 依 据,流行病学资料:如是否来自疫区,有无不洁饮食史等,临床表现:以右下腹痛和果酱样大便较具有特征性。,(二)实验诊断,实验诊断,1.粪便检查,取材:新鲜大便的粘液及血液部分 确诊依据:找到溶组织内大滋养

8、体 仅找到小滋养体或包囊可能是带虫者伴有其他原因所致的腹泻 发现夏科莱登结晶:有辅助诊断意义 阿米巴纯培养法:不能常规开展,实验诊断,2.血清学检查 一般用于粪便检查阴性者,尤其对肠外阿米巴病 的诊断意义更大。 常用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间接血凝(IHA)、免疫荧光抗体(IF)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等。肠阿米巴病的阳性率可达60%80%。,实验诊断,3.乙状结肠镜或纤维肠镜检查 可见肠壁大小不等的溃疡,溃疡间粘膜正常。 溃疡面刮片镜检发现滋养体的机会较多。 有助于阿米巴瘤与肠癌的鉴别。 4.诊断性治疗 当临床上高度怀疑本病而又无法确诊时, 选用抗阿米巴药物治疗,如效果确切,诊 断亦可成立

9、。,八、鉴别诊断,需与其他一些消化道疾病鉴别。如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及结肠癌等。,九、治 疗,(一) 一般及对症治疗 胃肠道隔离。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进食易消化的食物。补充热量及维生素。,(二) 抗阿米巴药物治疗,治疗原则,先用组织型滋养体杀灭剂,再用肠腔型滋养体杀灭剂。经多次复查未找到阿米巴时,方可认为治愈(治疗后半年内应逐月复查大便)。对无症状排包囊者,可单用肠腔型滋养体杀灭剂。,治 疗,1.常用抗阿米巴药物简介,(1)甲硝唑(灭滴灵):是首选药物,作用:对组织型及肠腔型滋养体均有杀灭作用。对 急性肠阿米巴病及阿米巴肝脓肿的治愈率近100%。 用药安全,副作用少(消化道为主

10、,多可耐受) 用药前后忌酒:抑制乙醛氧化酶活力 孕妇忌用 用法:0.40.8,3/日,10天。,治 疗,(2)依米丁盐酸依米丁、去氢依米丁,作用:直接杀灭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对肠腔内滋养体及包囊无效。使用于危重型病例。 副作用:除胃肠道症状外,长期应用可引起心律失常和中毒性心肌炎。 毒性较大,一般使用于危重病人。,治 疗,(3)二氯尼特(安特酰胺,二氯散) 是目前最有效的杀包囊药物,对轻型及带包囊者 的疗效80%90%。,(4)其他药物 双碘喹啉、喹碘方、碘氯喹啉等:主要对包囊携带 者及慢性感染者有效。 四环素、巴龙霉素等:主要通过抑制肠道共生细菌 而影响阿米巴的生长繁殖,尤其对肠阿米巴病伴

11、发细菌感染时效果尤佳。,治 疗,2.常用方案,普通型:一般采用甲硝唑,治愈率可达90%,加用 四环素或巴龙霉素更能提高疗效。如有包 囊排出,可加用二氯尼特。 重型: 可静脉给予甲硝唑,同时与抗菌素(如四 环素等)联合,并对症治疗。 慢性型:根据病情轻重,适当选用二氯尼特、甲硝 唑或双氯喹啉治疗。 无症状型和轻型:予二氯尼特、双氯喹啉(或喹碘 方)或甲硝唑治疗。,治 疗,(三) 并发症的治疗 重型:常有细菌感染,应加用抗菌素。 大量肠出血:输血 肠穿孔、腹膜炎:在甲硝唑和抗菌素控制下进行 手术治疗。,十、预 防,发现和彻底治愈病人和带包囊者是根本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三管:饮水、食品、粪便),消

12、灭苍蝇和蟑螂。 尚无疫苗应用。,第二节 阿米巴肝脓肿 (肝阿米巴病),阿米巴肝脓肿,阿米巴肝脓肿的临床特征:,长期不规则发热、全身性消耗、肝脏肿大压痛及白细胞增多。易引起胸部并发症。,阿米巴肝脓肿,一、发病原理及病理解剖,肠壁组织内滋养体,门脉系统,肝 脏,侵袭,经血流,直接侵犯,经淋巴系统,30%40%的阿米巴肝脓肿病人既往可无肠阿米巴病的临床表现,阿米巴肝脓肿,位 置:右叶占绝大多数(70%90%),左右叶 同时受累者2%10% 大 小:大小不一,粟粒大10 cm 数 目:单个占40%70% 性别年龄差异:男:女89:1 2040岁成年男性多见,儿童偶发 混合感染:13%23%合并细菌感染

13、,以大肠杆菌、 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最常见,脓肿病理:,中央为一大片坏死区,脓液为液化的肝组织,呈巧克力酱样,含有溶解和坏死的肝细胞、红、白细胞、脂肪、夏科-莱登结晶及残余组织。 约1/3病例可在脓液中找到滋养体,但从未发现包囊。,脓 液,二、临床表现,起病缓慢 长期不规则低热 全身消耗 肝区疼痛 肝脏肿大压痛 右侧反应性胸膜炎,一般无黄疸。但在脓肿较大或多发性肝脓肿以及脓肿压迫胆管或继发细菌感染时,黄疸发生率较高。,三、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为脓肿向周围脏器穿破及继发细菌感染,脑脓肿,肺脓肿,穿入肺或支气管,穿入胸腔,穿入下腔静脉,穿入胃内,穿入结肠,结肠内阿米巴穿入腹腔,穿入腹腔,穿入直肠周围,穿

14、入心包,穿入胸腔,穿至膈下,穿破胸壁,穿至肾周,阿米巴瘤,四、辅助诊断,血象:早期增加,后期所轻度减少。 可有贫血 2.粪便:少数可查到滋养体 3.影像学检查(B超、X线、CT、MRI) 有助于判断脓肿大小及位置。,辅助诊断,4. 血清学检查:特异性较高,阳性率 90% 5. 肝穿刺引流:既是确诊的重要手段,也是重要的治疗措施 6. 诊断性治疗:有助于明确诊断,典型的脓液呈棕褐色,无臭,镜检白细胞不多,可确立诊断。有时可在脓液中找到阿米巴滋养体。,肝穿刺引流,六、治 疗,(一) 一般治疗 同肠阿米巴病 (二) 抗阿米巴治疗,1.甲硝唑 首选 0.4-0.8,3/日,10天。必要时可延长疗程至3-4周。 2.氯喹 本药在肝内浓度较血浆中高数百倍,对肝阿米巴病有较好的疗效。 3. 依米丁 疗效虽较好,但有心脏毒性,不作为首选药物。 为根除肠阿米巴慢性感染,均应继以一个疗程的二氯尼特或双碘喹啉等肠腔型滋养体杀灭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