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管顶管结构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076707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管顶管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沉管顶管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沉管顶管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沉管顶管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沉管顶管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沉管顶管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管顶管结构(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1 沉管结构,跨越江河有三种方法 轮渡、桥梁、隧道。 轮渡基建费用低,运营费用也较低,但通行量不大; 桥梁单位长度造价低(同隧道比),但有海轮通过时,要造得高,而坡度又不能过大,故引桥要长,从而总造价高。此时用隧道则较经济。(见图),明挖,需建造围堰(如南京玄武湖隧道),技术较简单,但围堰工程量较大,有时还需导流渠道(如三峡工程) 盾构法(如英吉利海峡隧道) 沉管法(上海穿越黄浦江的隧道),水底隧道施工方法概述:,沉管施工方法:,施工中的 黄浦江沉管隧道,1、在临时干坞预制管段,一般100米左右(目前最长268米)。两端用临时封墙封闭(钢板,易拆除) 2、向干坞灌水使管段浮起,(下铺碎石

2、,否则水不能进入,则难浮起),用拖轮拖到指定位置。 3、在设计隧道位置,事先在水下挖好沟槽 4、待管段就位,向其内灌水,使下沉到位。 5、将沉没到位的管段在水下连接,再回填覆土即基本完成施工。 一般一天沉一节,间隔准备时间一个月。,沉管施工方法:,应用历史: 19世纪末便有应用,20世纪初向大型管段发展,但因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未能较好解决,如管段的水下连接技术,故应用不多。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沉管技术有飞跃性突破,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沉设过程控制:(不能无控制下沉) 沉设时设计水箱灌水量,以便控制。 分初步下沉、靠拢下沉与着地下沉。 方法有:分吊法用浮筒吊住沉放,扛吊下沉(方驳扛吊)。

3、管段上设定位索,可在岸上拉动控制来定位,河中设地锚使锚索折转。 拖航前要在坞中沉没24小时以上检漏。,特点: 1、质量高:预制管段本身的结构及防水质量易保证;接缝少(同盾构比),再用水力压接法可滴水不漏。 2、单价和总造价低:水下挖土较在暗挖花费小;整段预制、拖航较预制、运输、拼装管片花费小;覆土薄,埋深小,使长度小,故总造价低。 3、现场工期短 4、操作条件好,基本无地下作业,水下作业也较少,气压下作业则完全没有。,5、对土层的适用性强,在流砂层中施工也无困难(如围堰,开挖则难) 6、水深无特殊限制,如以潜水最大深度为限,则可达70米 7、断面形状、大小无特别限制,可有4-8个车道,四、设计

4、 包括总体几何设计,结构设计,内装修设计,通风、照明、给排水、供电等设计,运行管理设施设计等。 总体设计很重要,如尽力减小覆盖率、峒口移到水边,虽增加引道挡墙高度,但减小隧道长度,有时由此可省去通风设备,使总造价大大降低。 这里主要讲结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沉管结构设计,1、拖航时的浮力设计 要保证干舷高度,有一定的干舷高度,倾斜时产生抗倾力矩,才稳定。 一般干舷高度为10-15cm,对圆形、八角形则40-50cm。过大则沉设时灌水量大。,特殊情况下,结构厚度大,浮力不足,则需浮筒或在顶部设钢围堰。,沉管结构设计,2、抗浮计算 施工阶段: K=1.05-1.1,要针对覆土前的情况来计算,

5、即土未覆,索具、定位塔等已拿走。 使用阶段:K=1.2-1.5,此时考虑侧摩阻力,用最大水容重、最小混凝土容重计算。如压载混凝土密实度差,一般按2.25t/m3计算。,计算时要考虑到混凝土的容重误差、河水容重可能的变化等。,沉管结构设计,3、结构设计 荷载:土、水压力,水压要考虑一定重现期的洪水位;上覆土压力也在变化,因河床淤积或冲刷等。侧土压力开始小,以后逐渐增大到静止土压力。 浮力一般等于排水量,但对粘性土,由于“滞后现象”可大于排水量。 施工阶段的弯矩验算:由端封闭墙、定位塔等引起。,沉管结构设计,波浪力影响不大,一般不会改变配筋。 沉船荷载:大小与船型、装载、沉没方式、覆土厚度、河底情

6、况等有关。一般取5-13t/m。目前认为可不考虑,因几率很小。 反力分布有均布、文克尔、弹性理论等。 计算分析有横向分析及纵向分析,纵向分析一般主要考虑沉设阶段由端墙与定位塔(在管段两端竖立的钢架,上有定位标志)等引起的纵向弯曲。,沉管结构设计,最大裂缝宽度0.15-0.2mm,所以强度较高的III级以上钢筋不用。 预应力:一般不用,但荷载大时,用预应力较经济。而荷载在沉设后才作用,故加预应力又会使另一面开裂,解决方法之一是在内部用钢筋对拉,代替荷载作用,沉设后再将它取走。(图),沉管结构设计,4、变形缝和管段接头 设浇注温度5-15度,使用时外侧温度10度,内侧0-25度,无变形缝时温度应力

7、可达4MPa,会严重开裂。又,一般先浇底板,再浇侧墙与顶板,后浇混凝土不能自由收缩,也会开裂;地震、不均匀沉降也会使管段开裂。所以每节管段内要设变形缝,一般间距15-20米。 变形缝应满足:有一定的线变形和角变形能力;变形前后均能防水;施工阶段能传递弯矩。,沉管结构设计,变形缝构造:间隙不小于2厘米,其间用防水材料填充。为抵抗施工阶段弯矩,内侧钢筋连通,沉设就位后再割断。还设一道止水袋。,钢筋,沉管结构设计,接头用水力压接法,加拿大人首创,管端装橡胶垫,其形状由荷兰人提出的为好(见图),沉管结构设计,5、沉管防水 以往用钢壳防水,近年来用柔性防水(如氯丁橡胶卷材)。也有防水涂料,但延伸率不够。

8、 变形缝处设一道止水带,一般用橡胶止水带或钢边橡胶止水带。以往的金属止水带已不用,塑料止水带弹性差,也不用。,沉管结构设计,6、沉管的基础 荷载小,一般不用作基础。但开槽不平,要对地基持力层进行处理。(与水下管段对接是沉管施工的两项关键技术)。 地基持力层处理方法: 1)后铺法,底面较窄时用,包括刮铺砂、石; 2)先铺法,底面较宽时用(宽时难后铺),包括灌砂、喷砂、压浆、压混凝土、灌囊法等。压浆、砂、混凝土法较简单可靠。,沉管结构设计,在土层过软时,则要作基础。因荷载虽较原来减小,但不均匀。方法有: (1)换土,工程量不宜大; (2)砂桩预压,费时; (3)减轻自重,会有抗浮问题; (4)桩基

9、础,多用。,沉管结构设计,用桩基时,一般在其上浇一层混凝土,再铺砂石垫层,以保证状与管段接触。也有用砂浆囊袋、活动桩顶等方法(荷兰人提出)。,9-2 顶管结构,一、顶管施工方法,在工作坑中将预制混凝土箱涵顶入,多用于穿过铁路路基的隧道。,工作坑:对曲线铁路,工作坑要设在曲线外侧。 滑板:混凝土板,上有导向墩、润滑层,下要防滑,例设防滑梁。1的仰坡,因推出后前端一般要下沉。要防止滑板拉断。 有时用简易滑板,如平铺片石,再灌水泥浆;用钢轨,轨间填砂,再用水泥砂浆抹面;土硬时,用灰土垫层再铺粗砂亦可。 润滑层:由润滑剂及塑料薄膜组成,二、箱涵制作 与一般混凝土箱涵的区别只是在表面要喷石蜡,做顶板防水

10、层(因顶上会积水),前端装刃角(图8-6)。顶板防水层外可浇一层混凝土,以保护之。 断面高度大时,要设挖土平台,减小挖土坡面高度,挖土平台也设刃角,三、后背形式及其设计 后背在顶入时提供反力,不许有过大的变形及相对位移,又因是临时结构,设计时应力求节约。 类型有板桩式、重力式、拼装式等。,顶进力的计算: P=KN上f上 +(N上+N自)f下 + 2Ef侧 +RA f并不仅仅是摩擦系数,也包含倾斜时的分力等。,启动时的顶力较大,约为自重的0.8倍,随后减小,刃角切入后又增大。 千斤顶要顶在被动土压力的合力点。 板桩的计算:顶进时用弹性地基梁计算较好,全部用被动土压不合实际,使计算内力偏大。 顶进时要分级加力,每一级停10分钟,进行观察。,顶进方向及控制:用超挖法、斜顶、船头坡等方法。(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