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毛概考试.重点资料库情况总结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93074810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度毛概考试.重点资料库情况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8年度毛概考试.重点资料库情况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8年度毛概考试.重点资料库情况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8年度毛概考试.重点资料库情况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8年度毛概考试.重点资料库情况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度毛概考试.重点资料库情况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度毛概考试.重点资料库情况总结(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选择、简答 )(P3)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选择、简答、辨析) (P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2】把中国革命、

2、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选择、简答 、辨析) (P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1】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选

3、择: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灵魂和主要内容。7,13,9-1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贯穿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

4、建设理论。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三大基本问题(选择) (P18)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基本问题: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大条目选择) (P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

5、思想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选择、简答) (P2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选择

6、:“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8.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及科学内涵 (选择、简答 ) (P27) 思想路线的内容:党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重点!一个字不能错)“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善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个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是真理,而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

7、何而定。“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选择:“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或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9.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选择、简答 ) (P2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1】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时间)2】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逻辑空间)3】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

8、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42)、主力军和最基本的动力。(4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2)中国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

9、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4)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4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3、新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43*(1)所属革命阵营不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一部分;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2)领导力量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旧民主

10、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力量。(3)指导思想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理念。(4)革命前途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资本主义。(5)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土地问题;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彻底,土地问题没有彻底解决;(6)结果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产阶级的革命人物;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革命的任

11、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3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法宝。49-53三大法宝: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武装斗争是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统一战线是党实现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是党正确领导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关键。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56-57*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其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1)政治方面:实行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内容的建国理论(共同纲领

12、);(2)经济方面:以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实行新民主主义的各项经济政策;(3)文化方面:实行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1949年-1952年底 人民大众与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1953年-1956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中国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58-59*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法。63-66(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2)采

13、取从低级(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到高级(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思想成果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哪些思想成果?75-84*(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86-89(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14、,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加强执政党建设。(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1.我国基本国情、基本矛盾 (选择、判断) (P96)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01-103)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简答、容易出辨析) (P96)两层含义:1】我国社会

15、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相似和区别有哪些?(概率小)(P97)相似之处:都存在多种所有经济成分区别:1】从经济基础方面看,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2】从上层建筑方面看,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否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整个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否得到基本确立。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选、判断)(P98)(中间一段,共九条)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 (简答、辨析?) (P99)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适当制定和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