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小肠减压管的应用..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074638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7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梗阻小肠减压管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肠梗阻小肠减压管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肠梗阻小肠减压管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肠梗阻小肠减压管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肠梗阻小肠减压管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肠梗阻小肠减压管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梗阻小肠减压管的应用..(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肠梗阻患者 经鼻小肠减压管的应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学习目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肠梗阻,定义 肠梗阻指任何原因造成的肠腔内容物正常运行或通过发生障碍。为常见急腹症,可因多种因素引起。 起病初,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则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当然,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以致治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肠梗阻,病因 根据肠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可分为三类: (一)机械性肠梗阻:临床上最常见,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肠腔变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1.肠腔堵塞 粪便、胆石、异物、寄生虫等。

2、 2.肠管受压 粘连常压迫、肠管扭转、嵌顿疝等。 3.肠壁病变 先天性肠道闭锁、狭窄、炎症和肿瘤等引起。 (二)动力性肠梗阻:无气质性肠腔狭窄,主要由于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引起肠壁肌层功能紊乱,肠蠕动丧失或肠管痉挛,以致肠内容物停止运行。 1.麻痹性肠梗阻常由于腹膜炎,腹部大手术引起。 2.痉挛性肠梗阻较少见,但可见于急性肠炎,肠道功能紊乱或慢性铅中毒等。 (三)血运性肠梗阻:由于肠系膜血栓,使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麻痹,肠内容物不能通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肠梗阻,病理 1、肠腔积气积液:积气70%来自咽下的气体,30%来自血液内弥散的气体及肠道内细菌分解或发酵的气体,积液胃肠道分

3、泌物。 2、肠膨胀:由于梗阻以上的气体、液体造成。梗阻部位越低,时间越长,肠腔扩张越明显,梗阻以下肠管则瘪陷,空虚或仅有少量粪便。 3、感染和中毒:肠腔内大量细菌繁殖产生大量毒素。 4、肠蠕动增加:梗阻以上肠蠕动增加,已克服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肠梗阻,腹痛,停止 排气,便秘,腹胀,呕吐,典型临床表现,肠梗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肠梗阻,实验室检查物:无特异性检查。 晚期由于失水和血液浓缩,白 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比容都有 增高尿比重增高。,X线检查:怀疑有肠梗阻时,应拍左侧 卧位及立位的X线片。X线片中可见多 数液平面及气胀肠袢。横膈下有游离 气体时,表示有肠

4、穿孔。,实验室及 辅助检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e,肠梗阻是急腹症的代表性疾病,胃肠减压术是治疗急性肠梗阻的十分重要的措施,但常用的减压管只能放入胃内, 对低位肠梗阻减压作用有限,对保守性治疗进行到什么程度合适、手术时机的判断也有一定困难;中转为手术的患者,术后又存在再发粘连的问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经鼻小肠减压管应用于临床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方法: 与传统的胃管减压相比,经鼻肠梗阻长导管可通过幽门直接将导管送入到小肠, 吸引肠内容和减压作用明显优于普通的胃肠减压管。它能够插入梗阻部位的直接上部进行吸引减压,能将肠道中潴留的内容物吸引并排除,从而解决梗阻症状。同时还

5、能进行X线造影,判断梗阻的部位和程度、原因;能够配合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使手术更加简单、易行,减少术后并发症;能够作为小肠内支架导管进行小肠排列,从而解决反复发作、粘连极重的肠梗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鼻肠减压管的构造和治疗小肠梗阻的机制,鼻肠减压管是硅胶导管,长300cm, 导丝长350cm。前端为含45%硫酸钡的念珠状导管, 在X 线下能清晰显影, 且念珠状头端容易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导管有外管、内管及2个气囊(前气囊F、后气囊B)3 部分构成,导管前端的侧孔用于负压吸引,管腔壁有亲水涂膜。未充盈时2 个气囊与管腔紧密贴合, 局部

6、粗细与无气囊处导管几乎接近。当导管前端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后, 充盈前气囊, 留置导管会随着小肠蠕动不断下行, 直至梗阻段的近端。在此过程中通过导管端、侧孔不断地吸引肠内容物, 进行肠内减压,从而减轻肠管的扩张和肠管水肿, 缓解肠梗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特长及优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前端形状,鼻肠减压管前段有2 个球囊,前球囊充盈后可随小肠蠕动牵引导管下行, 而在遇阻时可充盈后球囊, 通过导管注入对比剂来显示梗阻肠段情况。,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适应证、禁忌证,适用于 急性、单纯性小肠梗阻 用作小肠造影 作为广泛肠粘连松解、肠排列支架管使用。 禁忌

7、急性小肠梗阻合并肠绞窄、肠坏死。 肠系膜血栓形成等有血运障碍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据日本文献普遍认为在下列情况下,可认为是保守治疗的界限,应该转为手术治疗: 结肠气体消失,观察到明显的扩张小肠环圈,同时伴随腹膜刺激症状的情况下。 结肠气体消失,肠梗阻导管行进停止,液平仍残留的情况下。 结肠气体消失,无扩张的小肠环圈,肠梗阻导管行进停止,且通过选择性小肠造影,观察到明显的狭窄图像的情况下。 反复的肠梗阻症状,对保守治疗有抵抗的情况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病例介绍,病史: 患者,男,60岁,主诉:间断腹痛腹胀伴停止排气排便40余天,加重3天。现病史:患者2009.4.10无明

8、显诱因出现停止排气排便,伴腹胀、恶心、呕吐,吐物为胃内容物。于外院诊为“肠梗阻”予保守治疗后好转。2009.5.1日患者再次发生停止排气排便,腹胀伴腹痛,恶心,呕吐,于外院保守治疗并自行服用“中药”具体不详,症状无缓解。于2009.5.25由急诊收入本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睡眠差,未予饮食,未排便,小便可。体重无明显变化。于5.26日放置经鼻型小肠减压管。既往史:14年前,肋骨骨折,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个人史:生于原籍,久居北京,吸烟30余年,20支每天,已戒14年,偶饮酒。,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病例介绍,查体:T 37.4 P 80次/分

9、 R 17次/分 BP 120/70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自主体位,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未见苍白黄染。全身浅表及局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无畸形。双侧巩膜未见黄染,结膜无苍白,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红润,未见苍白。耳鼻口咽正常,气管居中,甲状腺未及肿大结节,颈软无抵抗。胸廓正常,双肺听诊正常,叩诊音清。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心律齐。脊柱四肢无畸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病例介绍,专科查体:腹部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蠕动波,腹软,中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全腹叩鼓音,肠鸣音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肛诊未及大便,无出血。,北京

10、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病例介绍,实验室检查: 5月24日:尿比重:1.030(1.015-1.025) 5月28日:快速钾:3.49(3.5-5.5) 5月31日:快速钠:134.3(135-145),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病例介绍,辅助检查 B超: 2009.5.24 腹腔肠管普遍扩张伴肠内容物淤积,最宽约4.2cm,肠间未见游离积液。 X线: 2009.5.24 腹部卧位,腹部立位片:小肠梗阻,腹部可见小肠积气,肠管扩张,肠内可见阶梯状气液平面 2009.5.27 腹部立位,腹部卧位片:小肠减压术后改变,小肠内多发气液平 2009.5.29 腹部卧位片:小肠梗阻减压术后改变较前好转

11、。 CT: 2009.5.25 腹部:肠梗阻。部分小肠(回肠为主)及结肠肠腔广泛积气,积液扩张,内见多个气液平面,肠壁未见明显增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在肠梗阻的诊断治疗上,最能够参考的是腹部单纯透视照片。当然,还要同时参考腹部所见,在腹部所见难以参考时,透视照片可作为了解保守治疗界限的指标。有无小肠气体、有无液平、有无结肠气体、通过长导管进行的小肠造影,成为决定性手段。特别是结肠气体的增减,追索经过有重要意义。结肠气体的增加,意味着肠道达到通过;而伴随液平的增加,结肠气体的减少,可怀疑为完全闭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诊断为单纯性肠梗阻后,可开始减压吸引疗法,如果液平消失、

12、结肠气体有排除时,可判断肠梗阻已经解除。对肠梗阻导管进行程度的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导管即使只有一点点前进,也可继续进行保守治疗,适当进行小肠造影。选择行小肠造影,可以判断梗阻的部位及肠管的通过情况,了解病变的具体部位和肠管梗阻狭窄情况,为鉴别梗阻原因、手术方案的制订、手术切口的选择提供大量的信息。 总之, 经鼻肠减压管在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保守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由于其减压范围广、减压效果好,可能会使传统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免于急诊手术治疗。另外, 通过充分的肠减压后, 可以为急性肠梗阻的择期腹腔镜手术创造条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参考文献,1.梁晓坤.临床护理学:营养/排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106-109 2.陈正煊.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新医学, 2006, 37:117 118 3.姚宏伟,傅卫,等.经鼻肠减压管在治疗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中的作用研究.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年10月,21(10):754-755 4.永田徹,中村紀夫,坂口友次朗,等.最近5年间肠梗阻治疗的保守治疗与手术的时机 .腹部急救诊疗的进步 ,1987,7:661 - 665.,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