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检验技术》习题(一.)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93071757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检验技术》习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药物检验技术》习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药物检验技术》习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药物检验技术》习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药物检验技术》习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检验技术》习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检验技术》习题(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药物检验技术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1. 采用直接滴定法配制滴定液时,其溶质应采用( )试剂A化学纯 B. 分析纯 C. 优级纯 D. 基准试剂2. 采用间接法配制的滴定液浓度应为名义值的( )A.0.0951.05 B.0.951.05 C. 9.510.5 D. 0.91.03.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的变色这一转变点称为( )A.等当点 B. 滴定分析 C. 化学点 D.滴定终点4. 中国药典收载的亚硝酸钠滴定法中指示终点的方法为( )A.电位法 B.永停法 C.外指示剂法 D.内指示剂法5. 碘量法中所用的指示剂为( )A.糊精 B.甲基橙 C.淀粉 D.碘化钾

2、-淀粉 6. 容量分析中,“滴定突跃”是指( )A. 指示剂变色范围 B. 化学计量点 C. 化学计量点附近突变的pH值范围 D. 滴定终点7. 碘量法测定药物含量时,淀粉指示剂加入的时间( )A.近终点时加入 B.直接碘量法于滴定前加入;间接碘量法须在近终点时加入 C.剩余滴定法中,溶液显碱性时应在近滴定终点时加入 D.间接碘量法中,溶液呈中性时可在滴定前加入8. 高氯酸滴定液配制时为什么要加入醋酐( )A. 除去溶剂冰醋酸中的水分 B. 出去市售高氯酸中的水分 C. 增加高氯酸的稳定性 D. 调节溶液酸度9. 配制碘量法时要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其作用是( )A. 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 B.

3、 增加碘的还原性 C. 增加碘的氧化性 D. 消除碘中还原性杂质10.将酚酞指示剂加到某无色溶液中,溶液仍无色,表明溶液的酸碱性为( )。A、酸性 B、中性 C、碱性 D、不能确定其酸碱性11.将浓度相同的下列各组中的溶液等体积混合,能使酚酞指示剂显红色的溶液是( )。A、氨水+醋酸 B、氢氧化钠+醋酸C、氢氧化钠+盐酸 D、六次甲基四胺(pKb=8.85)+盐酸12.下述情况中,使分析结果偏低的是( )。A、用HCl标准溶液滴定碱含量时,滴定管内壁挂留有液珠B、用以标定溶液的基准物质吸湿C、测定H2C2O42H2O摩尔质量时,H2C2O42H2O失水D、测定HAc时,滴定前用HAc溶液淋洗了

4、锥形瓶13.某酸碱指示剂的KHIn=1.010-5,则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为( )。A、46 B、45 C、56 D、3714.用HCl标准溶液滴定NaOH试液,该试液在贮存中吸收了CO2,如用酚酞做指示剂,则测定结果( )。A、无影响 B、偏低 C、偏高 D、不好确定15、在如图的滴定曲线中,哪一条是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曲线( )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16、酸碱滴定突跃范围为7.09.0,最适宜的指示剂为( )A.甲基红(4.46.4) B.酚酞(8.010.0) C.溴白里酚蓝(6.07.6)D.甲酚红(7.28.8) E.中性红(6.88.0)17、滴定分析

5、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反应物恰好按化学计量关系完全反应而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A.理论终点 B.化学计量点 C.滴定 D.滴定终点18. 等量的酸碱中和,得到的溶液应( )。A呈酸性 B呈碱性 C呈中性 D视酸碱相对强弱而定19. 由于弱酸弱碱的互相滴定不会出现突跃,也就不能用指示剂确定终点,因此在酸碱滴定法中,配制标准溶液必须用( )。A强碱或强酸 B弱碱或弱酸 C强碱弱酸盐 D强酸弱碱盐20. 用氢氧化钠测定食醋的总酸量,最合适的指示剂是( )A中性红 B甲基红 C酚酞 D甲基橙21. 标定HCl和NaOH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A硼砂和EDTA B草酸和K2Cr2O7

6、 CCaCO3和草酸 D硼砂和邻苯二甲酸氢钾22. 对于弱碱性物质应选择( )溶剂。A.弱碱性 B.酸性 C.强碱性 D.中性23. 对于弱酸性物质应选择( )溶剂。A.弱酸性 B.碱性 C.强酸性 D.中性24. 某溶液中含Ca2+、Mg2+及少量Al3+、Fe3+,现加入三乙醇胺,并调节溶液pH = 10,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此时测得的是:( )A.Ca2+的含量 B.Ca2+、Mg2+总量 C.Mg2+的总量 D.Ca2+、Mg2+、Al3+、Fe3+的总量25. 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B、反应的p

7、H值越大,EDTA的酸效应系数越大;C、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D、EDTA的酸效应系数越大,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越大。26. 一般用( )法测定水硬度。 A. 碘量法 B. 重铬酸钾法 C. EDTA法 D. 酸碱滴定法27. 用莫尔法直接测定氯化物中氯的含量,若溶液的酸性较强,则会使测定结果( )。A偏高 B偏低 C不影响 D不能进行28. 在沉淀滴定中,莫尔法选用的指示剂是( )。A铬酸钾 B重铬酸钾 C铁铵矾 D荧光黄29.间接碘量法滴至终点30秒内,若兰色又复出现,则说明( )。A.基准物K2Cr2O7与KI的反应不完全 B.空气中的氧氧化了I-C.Na2S2O3还原I2不

8、完全 D. K2Cr2O7和Na2S2O3两者发生了反应30.用间接碘量法测定物质含量时,淀粉指示剂应在( )加入。A. 滴定前 B.滴定开始时 C.接近等量点时 D.达到等量点时31.配制Na2S2O3溶液时,应当用新煮沸并冷却的纯水,其原因是( )。A.使水中杂质都被破坏 B. 杀死细菌C.除去CO2和O2 D. BC32.用碘量法测定漂白粉中的有效氯(Cl)时,常用( )作指示剂。A.甲基橙 B.淀粉 C.铁铵矾 D.二苯胺磺酸钠33.间接碘量法标定Na2S2O3溶液,不可代替的试剂是( )。A.K2Cr2O7 B.KI C.H2SO4 D.CH3COOH34.标定Na2S2O3溶液时,

9、如溶液酸度过高,部分I-会氧化:4I-+4H+O2=2I2+2H2O,从而使测得的Na2S2O3浓度( )。A.偏高 B.偏低 C.正确 D.无法确定35.间接碘量法的滴定反应为:2Na2S2O3+I2Na2S4O6+2NaI,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应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滴定 B. 滴定的突跃范围与浓度无关C. 指示剂应在临近终点时才加入 D. 溶液中应有过量的KI36. 下列哪种溶液在读取滴定管读数时,读液面周边的最高点( )。ANaOH标准溶液 B.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C. 碘标准溶液 D.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37. 配制2 标准溶液时,正确的是( )。 A. 碘溶于浓碘化钾溶液

10、中 B. 碘直接溶于蒸馏水中 C. 碘溶解于水后,加碘化钾 D. 碘能溶于酸性中 38. 间接碘量法要求溶液的酸度必须是( )。 A. 强酸性 B. 强碱性 C. 中性或弱酸性 D. 弱碱性39. 用KMnO4溶液进行滴定,当溶液中出现的粉红色在( )内不褪色,就可认为已达到滴定终点。 A. 10s B. 0.5min C. 1min D. 2min40. 下列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是( )。 A. 重铬酸钾 B. 高锰酸钾 C. 碘 D. 硫代硫酸钠41.在分析测定中,论述偶然误差正确的是( )A.大小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B.正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负误差C.负误差出现的几率大于正误差

11、D.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42. 滴定分析过程中,用纯水洗过的滴定管,没有用待测溶液润洗,结果会( )A. 偏大 B.偏小 C.不变 D.不确定43.某学生在滴定分过程中,忘记将滴定管排气泡,结果会( )A. 偏大 B.偏小 C.不变 D.不确定44.将26.6351和0.283152修约成四位有效数字,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A. 26.63、0.2831 B.26.64、0.2831 C 26.64、0.2832 D.26.63、0.2832 45. 以下仪器属于容量仪器的是( )A烧杯 B.三角瓶 C.容量瓶 D.量筒46. 以下标准溶液的表示正确的是( )A.0.01mol/L B.1.

12、0000mol/L C.10% D.10mg/ml 47. 硝酸银作为滴定剂滴定含有卤素的成分是属于哪一种滴定方法( )A.酸碱滴定法 B.沉淀滴定法 C. 配位滴定法 D.氧化还原滴定法 48 药典中哪一部分规定了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A.目录 B.正文 C.凡例 D.附录 E.索引49下列哪种标准溶液可以采用直接配制法?A.HCl滴定液 B.NaOH滴定液 C. K2Cr2O7滴定液 D.H2SO450. 某弱碱在水中无法实现滴定,可以考虑以下什么溶剂溶解( )A.甲醇钠 B.氨水 C.乙二胺 D.冰醋酸51.以下指示剂属于吸附指示剂的是( )A.酚酞 B.甲基橙 C.结晶紫 D. 荧光黄52.以下指示剂属于金属指示剂的是( )A.酚酞 B.铬黑T C.结晶紫 D.钙紫红色53.下列属于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砝码被腐蚀 B.容量瓶和移液管未校正C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 D.试剂中含有微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