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分析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93071725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红星照耀中国领袖人物 毛泽东 56-60页肖像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好,颧骨凸出。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出身 出身农民,父亲原是一个贫农,克勤克俭,后来渐渐富裕起来。父亲管教严格,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可怜穷人。人物特点及作者印象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革命家。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孩子气地笑)。说话平易,生活简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天真质朴同锐利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研

2、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对于工作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生活节俭,平易近人使人感动他有一种在必要时当机立断的魄力。他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是一个有相当深邃感情的人。童年经历他反抗心理非常强,自尊心也极强。他自己讲的最典型的一件事就是,他几乎从来不服父亲的管教,甚至敢于当着众人的面与父亲顶撞。有一次父亲气得要打他,他也气鼓鼓地跑到门外的池塘边,威胁父亲敢打他,他就敢跳塘。父亲怕他真的跳下去,自然也就不敢打他了。参加革命的起因在县城里读书的比毛泽东大9岁的表哥文运昌,借给了他一本郑观应1894年创作的盛世

3、危言。书中详细介绍了西方的现代工业技术、政治军事先进。毛泽东一口气通读了十几遍,他才意识自己国家正处在民族危难之中,需要新的人才,决心为国奋起。参加革命后的经历1922年 任湖南省委书记 领导工人学生罢工中共“三大”后,毛泽东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开始参与筹备国共合作事宜,任中 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1926年 毛泽东任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1927年8月7日 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在发言中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1927年9月 湘赣边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1

4、934年10月中旬 开始长征1935年 选举为政治局常委,与周恩来、王稼祥负责指挥全军的行动红星照耀中国领袖人物 朱德 289页外貌与言谈举止在长征的红军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年已五旬、面容坚毅而又慈祥的指挥员,在队伍中激励广大指战员。这就是红军总司令朱德。由于他年纪已大,衣着与战士一样破旧,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伙夫头”,而他本人也以这个绰号为荣,因为这体现了人民军队官兵一致的精神。摘自红星照耀中国出身与家庭贫苦农民家庭出身。父亲彭民言,早年身体健壮,靠贩茶为生,后来因劳累得了哮喘病,不能下地耕种了,只能以给人家装殓死人挣口饭吃。受教育的情况朱德从小在私塾念书,还上了小学、中学,后来考入了

5、成都的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他逐渐接受了革命反帝的思想,思考怎样救国救民,一直没有明确的答案。从成都高师体育科毕业后,他回到仪陇担任了高小体育教师。参加革命的起因朱德在蔡锷将军的影响下,虽然有了军事救国的思想,而且转战南北,功名赫赫,但究竟怎样救国,仍没有明确的答案。他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索。朱德为了追求革命,寻找共产党,不远万里到了法国,又到德国柏林,见到了周恩来。在周恩来的帮助下,他实现了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参加长征后的经历1925年年内返回柏林,当选为中国国民党驻德支部执行委员,因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两次被德国政府逮捕,并被驱逐出境。 1925年7月到苏联学习军事。1926年夏回国,受中共

6、中央派遣到四川军队中进行革命工作。1927年初到江西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培训革命军事干部。1929年1月和毛泽东率部向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进军,为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贵州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不久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率领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协同国民党军队对日作战,取得平型关等战斗的胜利,尔后指挥八路军各部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和扩大了许多抗日根据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任中央人民政府

7、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在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连续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红星照耀中国领袖人物 贺龙 48-49页肖像 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出身: 他的父亲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把名望传给了贺龙,因此贺龙在年轻时就闻名湖南全省。(宴会上面对枪声面不改色)人物特点及作者印象:土匪头子;被国民党报纸称为“劣迹昭著”;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武装。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他的口才很好;有很强的个人感召力(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

8、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生活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性格很急躁,但是很谦虚。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 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对有钱人仇视。贺龙:威望高、口才好,英勇善战、有出色军事才能,急躁而又谦虚。红军旅伴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户贫困农村家庭。因家境贫寒,念私塾五年,便辍学务家。少年贺龙以愤世嫉俗、仗义疏财,敢于同恶势力相抗争而闻名乡里。他又高又壮,像老虎一样强壮。他的动作,和他那声如飞雷的南方乡音一样瞩目。口里经常叼着他喜欢用的烟斗,胡须浓密而整齐。他活跃健谈,对待部属很周到。在的影响下,贺龙于1914年参

9、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多地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武装斗争。他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在街上,他喜欢逗弄孩子,常常抱起一个挣扎着的小孩,夹在腋下走半条街,然后把他放走,用一个铜钱或一块糖哄得他高兴。当然,他的客观评价是:坦率英勇、平易近人、幽默风趣、自信。红星照耀中国领袖人物 周恩来 40-41页肖像他个人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出身 大官僚家庭。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人物特点及作者印象 他确乎有一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他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

10、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态度温和。人物形象平易近人,温和文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从他为斯诺作的行程规划可以看出,他细心热情,善于计划。出身与家庭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在血统上与鲁迅先生为本家。其所属宝佑桥周氏(又称“老八房”)尊周庆为始祖。周庆为周氏迁绍始祖周茂之曾孙,字德芳,赠文林郎,曾任明朝山西道监察御史。受教育的情况与参加革命的起因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发生重要转折。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

11、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0年去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参加革命后的经历1920年1月,领导天津学生运动。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春,加入巴黎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八个发起组之一)。1922年参与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2月,担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之部”书记。1925年8月8日和邓颖超在广州结婚1924年9月,奉调回国抵广州。后任中共两广区委员会委员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5年1月,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四大。2月和10月,先后参与两次东征的领导工作。8月,与邓颖超结婚。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

12、第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力主出师讨伐蒋介石。7月,任中共临时中央常委。8月1日,领导南昌起义。红星照耀中国领袖人物 徐特立 192页肖像白发老翁,不是老朽昏聩的标本。步履矫健,双目炯炯,他的一双健腿在长征途上曾经帮他渡过大河,爬过高山。出身原来是一个极受敬重的教授。他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上了六年学后在清朝当个塾师,后来上长沙师范,毕来后留校教数学。后去法国勤工俭学人物特点及作者印象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叛逆,在国民革命期间,他在国民党省党部很活跃,他同情共产党,他向学生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不气馁。幽默。徐特立(1877年2月1日1968年11月28日),又名徐立华,原名懋恂,字师陶,

13、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湖南善化(今长沙县江背镇)人。他是毛泽东和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1911年参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 红星照耀中国领袖人物 彭德怀 218-219页形象与言谈举止率直爽朗、愉快爱笑、富有才智、善于驰骋,吃苦耐劳。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彭德怀每天晚上平均只睡四、五小时。他从来都是不急不忙的,但总是很忙碌。彭德怀很喜欢孩子,他的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许多孩子充当勤务员、通讯

14、员、号兵、马夫,作为红军正规部队组织起来,叫做少年先锋队。我常常见到彭德怀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政治和他们个人问题。他很尊重他们。出身与家庭1898年10月24日,彭德怀生于湖南湘潭乌石乡彭家围子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时读过两年私塾,后因母亲去世、父亲病重被迫辍学,靠砍柴、放牛、出外做工为生。参加革命的起因彭德怀受过的影响,接受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对“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十分欣赏。但是后来,他从实践中看到没有解决中国的问题,目睹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掠夺,军阀的连年纷争,政治越来越腐败,人民生活越来越艰难,逐渐认识到自己在给军阀当炮灰,要想富国强兵,依靠这种本身就黑暗腐败的队伍是根

15、本没有希望的在攻打武昌的战斗中,彭德怀代理团长指挥一团作战,有机会结识一师政治部秘书长、共产党员段德昌。段德昌在深入各团生活时,发现彭德怀与湘军其他军官完全不同,对他特别注意。彭德怀向段德昌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救国救民的愿望。彭德怀在失望中看到了希望,很快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生了向往。红星照耀中国领袖人物 林彪 81页(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55)。军事家。原名林祚大,字阳春,号毓蓉。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解放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07年12月5日生于湖北黄冈林家大湾。9岁入私塾,13岁起就读于林育南、恽代英等在黄冈八斗湾创办的浚新学校。15岁转入武昌共进中学,并于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曾被共青团武昌地委指定为共进中学团支部书记。1925年“五卅”反帝运动中,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发起成立“共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