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本量利分析培训课件讲义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070363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本量利分析培训课件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财务管理-本量利分析培训课件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财务管理-本量利分析培训课件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财务管理-本量利分析培训课件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财务管理-本量利分析培训课件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本量利分析培训课件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本量利分析培训课件讲义(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要点: 盈亏临界点、相关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利润的敏感性分析 CVP分析应用,第一节 盈亏临界点及其有关问题,一、盈亏临界点及其相关指标 (一)盈亏临界点(保本点)(break-even point) 1、边际利润(边际贡献、贡献毛益)(contribution margin) 产品盈利能力的指标,标志着对最终实现利润所 做贡献大小。,盈亏临界点及其有关问题,2、保本点 3、计算:设R销售收入 V变动成本总额 P利润 M边际利润总额 P=R-V-F =p*Q-v*Q-F (假设产销一致) 当边际利润M=F或P=0时 (p-v)*Q-F=0 (1)实物量:Q

2、b=F/(p-v) (2)金额量:Rb=F/(1-v/p),盈亏临界点及其有关问题,(二)有关指标: 1、单位边际利润m=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p-v 边际利润总额:M=RV=m*Q 2、边际利润率:m%=M/R*100%=m/p*100%=1-v/p 该指标越大越好,当产销多品种时,企业可进行量本利分析找出边际贡献大的产品加以扶持;是企业进行内部管理的有效工具。,盈亏临界点及其有关问题,3、保本点销售量:Qb= F/(p-v)=F/m 4、保本点销售额:Rb=F/(1-v/p)=F/ m% 5、保本点作业率: 保本点作业率= Qb(Rb)/Q(R)*100% 这个指标对安排生产

3、有一定指导意义,越小越好。,盈亏临界点及其有关问题,6、安全边际(S): 绝对数:安全边际=实际(或预计可达到)的销售量 (销售额)保本点的销售量(销售额) 相对数:安全边际率s%=安全边际/实际(或预计可达到) 的销售量(销售额) 这个指标越大越好。 7、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利润率,盈亏临界点及其有关问题,举例: p=10元/件,v=4元/件,F=2400元,Q=500件 计算相关指标,并计算利润。 1m =6(元/件) 2 M=6*500=3000(元) 3 m% =6/10=60% 4 Qb =400(件) 5Rb =400*10=4000(元) 6作业率=400/500=80%

4、 7安全边际率=100/500=20% 8 P=20%*60%*500*10=600=3000-2400,日本按安全边际率,把企业归纳为五种类型:,利用安全边际率判断企业经营状况(经验估计),盈亏临界点及其有关问题,企业诊断时,一般要求s%25% 经营杠杆作用是指企业成本结构中固定成本 的作用.,盈亏临界点及其有关问题,盈亏临界点及其有关问题,假设两家公司都增长$10000销售额,那么: A:37.5%*10000=$3750 利润增加 B:75%*10000=$7500 但:如销售额下降$10000,结果就会相反。 成本结构在不同的销售水平上对企业的利润能力也 有不同的影响。,盈亏临界点及其

5、有关问题,经营杠杆系数DOL 销售Q变动对经营利润P影响的程度或 P对Q变动敏感度。 DOL = 利润变化百分比/销量变化百分比 = M1/P1 1 (P10,即要超过保本点) A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MA/PA=30000/10000=3 B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MB/PB=60000/10000=6,盈亏临界点及其有关问题,例2: 一公司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5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00000元,销量分别为3000件、4000件、5000件、6000件、8000件、10000件、20000件时,计算DOL,盈亏临界点及其有关问题,DOL 1=25*3000/25*3000-100000=

6、-3 DOL 2=25*4000/25*4000-100000=无解 DOL 3=25*5000/25*5000-100000=5 DOL 4=25*6000/25*6000-100000=3 DOL 5=25*8000/25*8000-100000=2 DOL 6=25*3000/25*10000-100000=1.67 DOL 7=25*20000/25*20000-100000=1.25,盈亏临界点及其有关问题,盈亏临界点及其有关问题,企业的销量越接近保本点,杠杆作用越强 说明边际报酬递减,利润增加的弹性越小。 这时企业最好的途径应:开发新产品。,盈亏临界点及其有关问题,当DOL越高,实

7、际获利越小,对企业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经营风险越大;说明企业的经营能力还有很大潜力可开发。 当DOL越接近1,实际获利越大,对企业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小,经营风险越小;说明企业的经营能力已接近饱和。 同时说明,销售量在预测中一旦发生误差,将导致利润变动幅度更大,所以应尽量精确预算,避免造成决策失误。,二、盈亏临界图:(Break-even Charting),(一)基本式 绘制方法: 横轴表示销售量(用实物单位或金额表示), 纵轴表示成本和销售收入的金额。,盈亏临界图,(二)贡献毛益式: 这种图可使人直观的了解贡献毛益的数值.。 绘制方法: 横轴表示销售量(用实物单位或金额表示), 纵轴表

8、示成本和销售收入的金额。,盈亏临界图,盈亏临界图,(三)量本利式(利润图) 1、单一产品下的量本利图: 绘制方法: 横轴表示销售量(可用实物单位或金额表示), 纵轴表示利润和亏损;,盈亏临界图,盈亏临界图,2、联合单位的量本利图: 此图适用于生产多品种的企业。 绘制方法:与单一产品情况下一致,所不同的是需将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额,按预定次序逐步累计,逐步计算固定成本的补偿和利润的形成,并在图中按各种产品不同的贡献毛益率依次绘出不同的线段。最后,以纵轴上的固定成本点为起点,以累计贡献毛益额与累计销售收入的坐标点为终点,画出一条直线即为企业的总利润线,它与损益平衡线的交点即为保本点。,三、有关因素的

9、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影响Qb的因素:有F,p、v、品种构成等 当FQb, ;v,Qb ; p Qb 品种结构的变动:指各种产品销售额在销售总额中 所占的比重 各种产品的盈亏率不同有影响,品种结构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例1:F=627000元,生产A,B,C三种产品,产销一致。 品种结构为60%,30%,10%; 变为40%,40%,20%。 计算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 解(一):Rb=F/m% 综合边际利润率,M综%的计算方法,定义: M综% =边际利润总额/销售总额*100% 历史法: M综% =各时期的边际利润/各时期的销售收入 比重法 M综% =各种产品的边际利润率*各产品销售收入占

10、总销售收入的比重,品种结构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M综% =990000/3000000=33% Rb=F/m%=627000/33%=1,900,000(元),品种结构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当品种结构为40%40%20%时 M综% =25%*40%+40%*40%+20%*60% =38% Rb=F/m%=627000/38%=1,650,000(元) A:1650000*40%=660,000 660000/20=33000 B: 660000 660000/10=66000 C:330000 330000/5=66000,品种结构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品种结构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

11、的影响,解(二),品种结构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从资料看:ABC三种产品的销售量之比为:90000: 90000:60000=3:3:2 M综=35+34+23=33 Qb=F/ M综=627000/33=19,000(联合单位) Rb= Qb(产品的销售量之比产品的售价) =19,000(320+310+25) =1,900,000,品种结构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例2:某厂年固定成本5000元,生产D,E,F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图表,品种结构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减:Fix Cost 5000 可实现利润 5000,品种结构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D,E,F三种产品的销售量之比

12、为2:1:1,品种结构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Rb=500*2*5+500*1*5+500*1*10=12500(元),品种结构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品种结构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销售比由2:1:1改为1:4:3,减:Fix Cost 5000 最终利润 3500,品种结构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m=1*3+4*2+3*2=17,Rb=294.121(15+45+310) =16176.6,品种结构的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产销不平衡对Rb的影响,变动成本法,无影响 完全成本法,有影响 计算Qb (Rb)有二种方法: 按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成本 Rb=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成本/(1-销

13、售产品的变动 费用/销售收入) 按此法计算简便,但盈亏临界点与损益表上的 数字不协调。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利润率,产销不平衡对Rb的影响,按当期由销售产品补偿的固定成本计算 Rb=销售产品补偿的固定成本/1-销售产品的 变动费用/销售收入 这种方法计算的Rb与损益表上的数字相协调。,第二节 有关因素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目标利润P=R-V-F =(p-v)*Q-F =安全边际额*边际利润率 =边际利润额固定成本总额 =超过保本点的销售量*单位边际利润,有关因素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一、影响P的因素及相应措施 因素有:F、p、v、Q、品种结构、税率 1 v,目标利润P;提高工效、技术培训、先

14、进 技术措施降低消耗 2 F,P采取技术组织措施 3p ,P广告宣传 4 Q ,P扩大宣传,增加产量 5.品种结构 6.税率,目标销售量= 目标销售额= 目标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目标利润 =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目标利润 目标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 本-量-利分析用于目标控制,有关因素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二、 利润的灵敏性分析: (一)灵敏度指标的计算及其规律: 灵敏度指假设某一因素变动1%后使P增长的百分比。 例如: p=100, v=60, F =30000, Q=1000件, P=10000元. P(目标利润)=16000元,有关因素的变

15、动对利润的影响,解:p的灵敏度:10% v的灵敏度:6% Q的灵敏度:4% F的灵敏度:3% 排列规律:p v Q F 若vm, p Qv F 规律:1. p的灵敏度指标总是最高。 2.v的灵敏度指标不可能最低。 3.p灵敏度与v的灵敏度之差= Q变动的灵敏度 4.Q的灵敏度与F的灵敏度之差=1%,有关因素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二)灵敏度指标的应用 1测定任一因素单独变动对P的影响程度 例如:接上例,设p、 v均上升5%, P=? 单价上升5%,利润上升50%; v上升5%,P下降30%,有关因素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2测定为实现目标利润变动率应采取的单项措施 例如:接上例,目标利润变动率为60%,则: 单价变动率=60%/10%=6% 涨价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率=60%/6%=10% 降低 销量变动率=60%/4%=15% 增长 固定成本变动率=60%/3%=20% 降低,有关因素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若:目标利润变动率= -100% 则保本点的各因素变动率极限, 这对于判定企业经营风险十分必要。 单价的变动极限:-10% 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动极限:16.67% 销量的变动极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