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厦门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及发展思路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306971 上传时间:2017-10-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厦门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及发展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0年厦门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及发展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0年厦门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及发展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0年厦门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及发展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0年厦门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及发展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厦门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及发展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厦门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及发展思路(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年,厦门市旅游经济在海西效应、“世博”游等的多重效应的驱动下,旅游市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3026.09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9.85%,旅游总收入383.8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89%,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62.82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9.71%,接待国内游客 2863.27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9.86%,旅游经济整体呈现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一、2010 年厦门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一)国内旅游市场增长动力强劲2010 年,我市国内旅游市场增长强劲,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863.27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9.86%,其中:国内过夜游客1386.

2、33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6.08%;国内一日游游客1476.94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23.64%,国内旅游收入 310.3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69%。1、假日旅游拉动明显。全市两个黄金周共接待游客166.45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27.2%;旅游总收入达到 16.98 亿元,比上年增长 25.5%。“五一”假期,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40.06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38.95%;实现旅游收入 4.38 亿元,比上年增长 35.94%。黄金周和小长假的休假期间游客云集,显示出假日旅游的拉动效应。2、城际旅游运力大幅提升, 动车彰显带动效应。全年航空抵达旅客 635.6 万人,比上年增长

3、 15.2%;铁路抵达旅客753.28 万人,比上年增长 107.22%;水运抵达旅客 174.75 万人,比上年增长 7.6%;公路抵达旅客 2508.36 万人,比上年增长1.48%。特别是福厦动车开通以来,不仅大大减轻了民航和公路运输的压力,同时也推进了动车沿线区域特色旅游的快速发展,为厦门旅游带来丰厚收益。 3、节庆、会展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旅游市场。2010 年厦门市旅游节庆活动精彩纷呈,有大型花车巡游,有以中秋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活动,有艺术类旅游节庆活动,花样繁多的节庆活动形成城乡互动的旅游休闲格局,极大丰富了旅游市场。一年来,全市举办台交会、海峡论坛、石材展、汽博会、投洽会等各类会展活

4、动 1516 场。节庆、会展活动的繁荣不仅拉动厦门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激发了旅游市场的人气。4、特色旅游凸显亮点, 短途旅游表现抢眼。围绕“提升岛内、拓展岛外,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和“建设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的思路,厦门市岛内外各区相继推出各类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乡村游、山地游、海岛游、温泉游等特色旅游,特别是短途旅游倍受青睐,成为厦门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截止 2010 年 10 月底,乡村旅游示范点五峰、荏畲已接待游客近 26.95 万人次。全市首家小嶝休闲渔村获评省级“水乡渔村”,有效推动了厦门市乡村海岛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二)出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在 2009

5、年经济复苏的基础上,2010 年出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 162.82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9.71%,旅游创汇 10.81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23%, 2010 年厦门市接待入境游客和旅游外汇收入均名列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前列。1、境外旅客市场平稳增长。全年共接待境外过夜外国人51.11 万人次,占接待入境过夜游客总量的 45.57%,比上年增长 18.65%,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外国客源市场中,瑞士、马来西亚市场的增幅均超过 50%,西班牙、泰国市场比上年下降 4-7 个百分点。亚洲市场,马来西亚、韩国、印尼市场增长明显,新加坡、印度、菲律宾、日本、小

6、幅增长,泰国、蒙古有所下滑。日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分别输送游客 11.66 万人次、6.19 万人次和 6.14 万人次,成为全市最主要的三大外国人客源市场。欧洲市场中,瑞士和俄罗斯两个国家虽然过夜入境总量不大,但比上年分别增长 95.60%和 44.44%;美洲市场仍以美国居首,全年共接待 4.68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5.60%;大洋洲的新西兰游客增幅达到 29.15%。2010 年,名列客源国前十名的国家分别是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韩国、菲律宾、印尼、德国、英国、法国。统计图表显示,厦门市入境市场仍以东南亚游客居多。2、港澳台市场稳步上升,海峡旅游品牌更加凸显。2010年,全市

7、共接待境外过夜的香港游客 14.08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8.04%;接待境外过夜的澳门游客 0.56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24.9%;接待境外过夜的台胞 46.41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89%。在对台旅游方面,厦门市出台多项两岸双向旅游先行先试政策,厦台旅游产业对接有了突破性进展,厦门市与台南市、高雄市、基隆市签订旅游合作协议书,基隆市设立驻厦门旅游经贸文化办事处,厦门华天港澳台商品购物有限公司在金门设立延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厦门旅游集团与金门圣祖公司签约合资改建金门金宝莱酒店,迈出了我省旅游业陆资入台的第一步。两岸双向旅游规模大幅扩展,使得厦门成为两岸居民直接往来人次最多的大陆口岸,

8、全年经厦直接往来两岸的游客达 160 多万人次,厦门作为海西区域内的旅游集散中心地位更加凸显。3、出境市场增长势头喜人。2010 年,我市出境游市场增长迅猛,特别是赴台旅游异常火爆,全年经由厦门市赴台旅游达5953 个团队,16.5 万人次,人次比上年增长 84.45%;其中,经厦门口岸赴台旅游团队中,省外游客为 3364 个团队,10.04万人次,占经厦门口岸赴台旅游人次的 64.9%。(三)旅游接待能力稳步提高。2010 年,全市旅游景区接待人次大幅增长, A 级景区共接待游客 770.27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21.32%,实现门票收入2.02 亿元,比上年增长 24.71%,旅游景区接

9、待量与门票收入实现同步增长。从住宿接待能力来看,全市共有星级饭店 72 家,其中五星级饭店 10 家,客房总数 2979 间/套,床位总数 4380 张;四星级饭店 22 家,客房总数 4668 间/套,床位总数 7207 张;三星级饭店 26 家,客房总数 3098 间/套,床位总数 5518 张;二星级饭店 14 家,客房总数 1301 间/套,床位总数 2423 张。从星级饭店分布来看,其中思明区 50 家,湖里区 10 家,集美区 6家,同安区 2 家,海沧区 2 家,翔安区 2 家。各类星级酒店接待量、平均客房出租率及平均房价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值得关注的是,除星级酒店外,我市经济型

10、酒店公寓和家庭旅馆已成为游客住宿接待的热点选择。从旅行社接待能力来看,全市共有 259 家旅行社,其中出境组团社 17 家,一般旅行社 242 家。全年旅行社收入 30.07 亿元,比上年增长 35.69%,厦门旅行社组团、地接数量保持稳定增长,初步统计,各旅行社累计接待中外游客约 177.28 万人次,外联组团约 66.93 万人次。(四)旅游项目稳步推进。2010 年,厦门市积极推进五缘湾片区旧村改造、湖里万达广场、同安华强文化科技主题游乐园等重大旅游项目的建设;乡村旅游、邮轮经济、游艇运动等新业态快速发展起来;海沧青龙寨、小嶝休闲渔村和翔安吕塘村被确定为第二批乡村旅游示范点;汀溪镇被确定

11、为旅游发展小城镇试点;意大利“浪漫号”邮轮及通两岸航线,实现国际邮轮在我国沿海多港挂靠与两岸直航的重大突破。二、厦门市旅游业发展思路 (一)打造旅游精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顺应旅游市场需求变化和旅游发展方式转变的趋势,实施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战略,突出品质提升,打造旅游精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对旅游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一是按照“四高”要求,科学制定厦门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做好旅游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二是深入谋划厦门夜间旅游经济的产品,完善全市旅游产品的市场供应,做大做长旅游产业链。三是加快旅游重大项目的开发建设,重点推进两岸邮轮直航及厦门邮轮母港、商务

12、直升机、房车露营基地、火车北站和五缘湾旅游集散中心、香山国际游艇码头二期、古宅大峡谷运动休闲基地、日月谷温泉旅游区二期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培育新兴旅游经济增长点,提升旅游产品供给水平。四是加大精品旅游景区的建设力度,积极创建最佳旅游目的地、国家 A 级景区,全面提升鼓浪屿、园博苑、天竺山、五缘湾、胡里山等十大旅游知名品牌,精心打造商务会展、邮轮游艇、滨海度假、温泉康体、文化综艺等十大高端旅游产品,实现特色做优、精品做强、品牌做响的目标。(二)加强旅游宣传与推广,优化旅游市场营销。运用现代营销理念和技术手段,开展形式多样旅游宣传推广和产品营销,不断提升“海上花园、温馨厦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是

13、推出系列旅游文化活动,纪念胡总书记视察厦门一周年和“厦门特区建设三十年”等活动。二是强化厦门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平台等营销途径,高强度、全方位、宽领域地宣传厦门旅游,重点强化国内市场、东南亚、台港澳、日韩、欧美等重点客源市场的宣传推介。三是健全旅游营销网络,加强厦港澳台营销合作,加强与国外旅游机构、知名旅游企业、国际友城、华人华侨社团等交流合作,建立跨国界、跨地区的旅游营销网络。四是创新项目包装和营销旅游节庆活动,提高海峡旅游博览会、花车巡游、“百万自驾千万游”和“全国(华人)中秋博厦门”的市场化水平,提升旅游节庆活动影响力和吸引力。五是指导、支持各区举办具有影响

14、力的“一区一节”旅游节庆活动。(三)发挥厦门对台优势,深化厦台合作。充分利用厦门对台的独特优势,不断拓展旅游合作领域,着力打造两岸旅游交流合作最重要的旅游口岸和中心城市。一是积极争取先行先试政策,认真研究两岸旅游合作机制和相关政策,争取成为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城市,争取增加厦门赴台旅游组团社数量,争取开通厦门-台湾本岛邮轮航线等。二是完善厦台旅游合作机制,加大赴台旅游营销力度,扩大省外居民经厦门口岸赴台旅游人数,用好用活来厦暂住人员赴金游政策,招徕会展游客赴金门旅游,开拓台湾客源。三是创新入台旅游宣传,加强与台湾旅游机构、旅游企业、新闻媒体、航空公司的合作。四是拓展厦台旅游合作领域,鼓励

15、企业赴台投资旅游行业,争取厦门市旅行社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推动台湾财团投资厦门旅游业,开发旅游产品。(四)加大产业融合,加速发展旅游新业态。加大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力度,加速发展旅游新业态,加快建立旅游装备制造业基地,加紧构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一是按照资源旅游化的思路,推动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海洋旅游、森林旅游;推动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工业观光和体验旅游示范园;推动旅游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旅游与会展、体育、信息、金融的行业交流互动,推动新兴旅游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的开发。二是加快推进五缘湾片区改造和厦门北站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积极引入游艇、帆船、

16、旅行车、高尔夫、旅游帐篷等旅游装备制造商,鼓励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休闲、登山、潜水、露营、探险、海上运动、高尔夫等户外旅游用品。三是继续用好“九八”投洽会、“九六”旅博会等现有品牌会展,使其成为旅游商品交易的最佳载体、旅游商品出口的重要纽带和旅游企业合作的共赢平台;积极搭建旅游产业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的网络平台。(五)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旅游品质。全力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海峡西岸旅游中心城市,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加快建设海陆空旅游交通立体网络。充分利用厦深、龙厦高铁即将开通和海西高速公路网、海峡铁路网和厦门空港布局形成的有利契机,加快岛外自驾车停车场和自驾游客进岛接驳交通设施建设,提升岛内外旅游交通的通达性和可进入性;鼓励发展 15 座以下小型旅游汽车,合理布局和增辟旅游码头,改善“海上游”码头和大小嶝码头的软硬件设施。二是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国际化、标准化、现代化的要求,增建一批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公共信息图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