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1.2.1《哲学的基本问题》课时作业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3068936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1.2.1《哲学的基本问题》课时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1.2.1《哲学的基本问题》课时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1.2.1《哲学的基本问题》课时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1.2.1《哲学的基本问题》课时作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1哲学的基本问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5年4月4日精彩的“月全食”天象奇观再度登场,这是我国2018年前最后一次可见的月全食,全球多地上空出现一轮红月亮。对于这次月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解析】.对于这次月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这体

2、现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这个现实世界,世界是可知的,故D符合题意。A、C不属于哲学的基本问题,B与题意不符,排除。【答案】.D2哲学史上有一“奇怪”现象,关于自然界的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总体上未能贯彻到社会历史研究领域中去。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A分清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B明确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C看到哲学史上“两个对子”的斗争D理解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解析】.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研究领域中划分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总体上未能贯彻到社会历史研究领

3、域中去,A适合题意;B不是根本原因;C、D不构成本题的原因。【答案】.A3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A都承认客观事物及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都回答了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D都回答了思维和存在是否存在同一性问题【解析】.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都是唯心主义观点,都承认思维决定存在,否认存在决定思维。选项A、B、D判断错误,故排除。故答案选C正确

4、。【答案】.C4下列表述中,能体现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有(.)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A.BC.D【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回答了物质决定意识,正确且适合题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问题,正确且适合题意;体现的是主次矛盾,不能体现哲学基本问题,应排除;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能体现哲学基本问题,也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答案】.C5面对中国股市的跌宕起伏,新浪网友发表言论说:“股市是变幻莫测的

5、,想把握住股市的变化那是徒劳的。”以下对这一观点的分析,正确的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属于不可知论.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体现了孤立、静止的观点A.BC.D【解析】.题干中股市的变幻莫测是社会存在,而认为人不能把握住股市变化的观点没有认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属于不可知论,符合题意。这种观点没有正确地分析社会现实,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答案】.A6近年来,世界各地受台风、飓风的影响越来越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伤害。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从哲学的

6、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解析】.A说法不对,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不是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说的。题干中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登陆的地点、经过的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答案】.D7毛泽东曾指出,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这是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唯物主义前提,只有肯定这一条,我们才能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这主要说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

7、同一性B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D思维与存在的性质是不同的【解析】.毛泽东的观点主要说明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问题。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就是唯物主义,认为思维决定存在就是唯心主义。对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因此正确答案为B。A项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不选。C、D均没有体现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也不选。【答案】.B8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他们是在思考(.)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B物质

8、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D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问题【解析】.古代哲学家探讨的不能是“辩证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才是“辩证”的,排除BD,“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实际上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故选A;C与题干不符。【答案】.A9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的两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问题.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A.BC.D【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9、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此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对此划分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适合题意;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答案】.B10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尊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选择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这说明(.)A存在决定着思维B思维影响着存在C思维与存在不能分离D思维与存在同为本原.【解析】.存在为世界的本原,D错误;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反映存在,存在可以离开思维,但思维不可以离开存在,C错误;材料中“要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

10、水平出发,尊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选择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体现了存在决定思维,不涉及思维的反作用,因此A正确,B与题意无关;故本题应选A。【答案】.A11管子一书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南宋朱熹指出“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他们是在思考(.)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原.思维和存在是否相互决定.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A.BC.D【解析】.管子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派别;朱熹的理是客观唯心主义,二者的区别在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当选;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问题,当选;思维和存在不能相互决定,错误;思维和存在是

11、否具有同一性,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问题,与题意不符,所以正确答案是A。【答案】.A12无论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无论他们争论多么激烈,但是他们始终也逃脱不了一个核心问题,这个核心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A.BC.D【解析】.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者谁是本原,二是二者是否具有同一性。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选,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不等于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排除,错误,是把

12、人的意识、心灵当成是世界的本原还是把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精神当成世界的本原是划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故选D。【答案】.D二、非选择题13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有记载以来,发生震级超过八级的共18次。远古时代,由于人类认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地震预测难以实现。面对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们只能听天由命,服从所谓的“天意”。近代以来,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各种认识工具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于地震的预测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尚不能准确矛盾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包括震源、震级等。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两个基本观点?(2)这两个基本观点的共同

13、点是什么?在哲学上称之为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案】.(1)面对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们只能听天由命,服从所谓的“天意”,反映了思维决定存在,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是唯心主义世界观。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各种认识工具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地震的预测水平不断提高,反映了存在决定思维,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是唯物主义世界观。(2)这两个基本观点都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哲学上称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14读漫画,回答问题。两则漫画涉及的共同哲学问题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答案】两则漫画涉及的共同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