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五课 文化创新课时跟踪检测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3068935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五课 文化创新课时跟踪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五课 文化创新课时跟踪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五课 文化创新课时跟踪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 第二单元 第五课 文化创新课时跟踪检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文化创新一、单项选择题1“无论作诗文,或作画刻印,均需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作画但知临摹古人名作,或画谱之类,已落下乘;倘复仅凭耳食,随意点缀,则隔靴搔痒,更见其百无一是矣”对上述观点正确的理解是(.)艺术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文化创作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只要参加社会实践就能进行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A.BC.D2漫画老树发新芽体现了(.)A传统文化具有绝对稳定性B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D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32014年7月11日,文化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

2、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小微文化企业把握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趋势,催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服务。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我们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传统文化总能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A.BC.D4一百多年来,山东吕剧始终与民众民间和现实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李二嫂改嫁曾风靡全国,现代的百姓书记因深受观众的喜爱而荣登全国十艺节开幕式舞台。这说明(.)A人民群众的需求是文化创作的标准B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C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D社会实践代表了先进

3、文化的前进方向5“微电影”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依靠微博、视频网站和手机等新媒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观众。这意味着(.)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网络文化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A.BC.D62014年9月13日,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评选结果揭晓,中国合伙人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焦裕禄等榜上有名。有专家指出,“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是我国先进文化的代表之作,.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面向群众、扎根生活。.这说明(.)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B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D进行

4、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7既叫好又叫座的动漫作品,必须具备民族性、国际性、时尚性,本土动漫创作需要立足社会实践并汲取传统文化的丰厚营养。同时,灿烂的中华文化也需借助动漫这一形式传播,提升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这说明(.)文化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文化的传播.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的创新需要来自社会实践.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BC.D82014年6月24日,全国无土栽培企业技术交流会在北京举行。相对于现代农业的无土栽培,艺术创作如果也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就不可能产生鲜活、富有生机的作品。这句话说明(.)艺术创作必须立足社会实践.艺术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亦步亦趋.艺术作

5、品必须服务于社会实践A.BC.D9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中国茶文化,独成一体,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这说明(.)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A.BC.D10汉沽版画多以汉沽地区盐场、化工、农业、渔业的劳动和生活为题材,吸收了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及西方艺术的创作手法,运用新材料、新技巧,采用木刻、纸版、丝漏版和油印、水印等表现形式进行创作,深受百姓喜爱。汉沽版画的成功表明(.)绘画

6、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只要博采众长就能实现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艺术创作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A.BC.D11深圳原创大型儒家文化交响乐人文颂2014年8月8日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上演。全曲包括仁、义、礼、智、信五个乐章,通过西洋交响乐搭配合唱团吟诵,演绎传统儒家文化,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这说明(.)儒家文化是适合社会发展的,应采用新的方式去加以弘扬.继承儒家文化的优秀内容,选择适当的表现形式也很重要.创新儒家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助于扩大儒家文化的影响力.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重要,应全面加以继承A.BC.D122014年8月16日,第二届青奥会在南京开幕。开幕式用文艺

7、的形式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国梦、世界梦和青春梦的故事。其中汉字、青铜器、青花瓷、丝绸之路四种元素如梦如幻地勾勒出古老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而高科技灯光投影技术、超尺寸地运用电声虚拟技术、采用国际领先的3D打印技术制作的特殊造型面具则让世界领略了中国文化的与时俱进和永不止步。材料体现了(.)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青奥会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载体.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A.B.C.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近年来,从网络作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到网络作品进入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视线,网络文学的崛起已势不可挡

8、。网络文学凭借其大众性、互动性、即时性、娱乐性等特征吸引了庞大的作者群和读者群。材料二.对于网络文学的崛起,传统作家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有恐惧者,有不屑者,也有包容者。而某权威媒体表示,当下重要的不是纠缠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PK中哪方取胜,重要的是中国作家应该努力创作,拿出过硬的作品打动读者。因为,读者不会亏待他们喜欢的作家。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角度看,你认为中国作家应该如何努力,拿出过硬的作品打动读者?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具有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截至目前,全国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95处,世界遗产45处,国家级历

9、史文化名城11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81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69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19项。它们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文化财富,更是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意源泉。材料二.2014年8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适应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是传承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解决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迫切需要。.指导意见首次明确了特色文化产业的概念,确定了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并且将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突出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价值和

10、意义。(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指出我们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理由。.(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说明应怎样推动我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答.案1选A.诗文、作画刻印,不同形式的文化创作,均需于游历中求进境,强调实践的决定作用,“但知临摹古人名作,或画谱之类,已落下乘”强调必须创新,符合题意。“只要参加社会实践就能进行文化创新”表述太绝对,可排除。2选D.“老树”指漫画中的红楼梦等传统文化,“新芽”指漫画中的公关学等新文化,故“老树发新芽”寓意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创新,D项正确。A项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C两项观点偏离漫画的主旨。3

11、选C.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重要性。符合题意。4选B.A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D项错误,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5选C.错误,新兴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途径。错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6选A.“面向群众、扎根生活”,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A项符合题意。7选D.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8选A.“艺术创作如果也搞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就不可能产生鲜活、富有生机的作品”,这既说明艺术创作必须立足社会实践,又说明艺术创作与农业生产不同,有其自身的规律,切题;观点错误,否定了文

12、化的相对独立性,艺术作品并非与现实生活亦步亦趋;题干说的是艺术作品的产生而非艺术创作的目的,与题意不符。9选B.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这说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茶文化,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正确;材料未体现文化对社会实践的反作用,也没有体现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不符合题意。10选D.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观点绝对化。11选A.创新儒家文化的表现形式能使其更具魅力和吸引力,从而有助于扩大其影响力,正确可选;没有对儒家文化进行全面分析,儒家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其中的糟粕不适

13、合社会发展,应该去除;中“全面加以继承”说法错误。12选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载体,不选。13解析:本题以网络文学的崛起为背景,考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要注意全面总结文化创新的途径和做法,既要回答出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和根本途径,也要从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的形式和内容等角度组织答案。答案:要立足于社会实践,为自身创作寻找智慧的源泉和动力。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一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批

14、判性继承,另一方面要使作品体现时代精神。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实现作品创新。要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作品。要以创作、传播优秀文化为己任,为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14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相关知识。第(1)问结合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可以从文化的多样性、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等角度回答。第(2)问考查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答案:(1)有利于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夯实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根基。有利于立足我国社会实践,不断推进文化发展和创新。.有利于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中汲取营养,促进文化的发展。.(2).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积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创作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同时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