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课时练习: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3068245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课时练习: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课时练习: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课时练习: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课时练习: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Word版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共56分)知识点一.消费心理面面观12017年2月12日中消协消息称,去年中国海外购物二三线城市增速尤其明显,这些城市多集中在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中国消费者追捧的国外商品除了电饭煲、保温杯等标品爆款外,限量、小众款,甚至全球首发的新品也同样受到青睐,购买需求逐渐走向个性化、差异化,材料表明.(.)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降低.收入水平对消费有直接的影响.国外商品的价格比国内的便宜.人们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影响A.BC.D答案:C解析:上述材料体现不出来生活水平的提

2、高,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故排除;海购增速明显城市多集中在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故正确;说法错误,因为国外的商品价格较高,故排除;人们的购买需求走向个性化、差异化体现了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故正确。2人们在电视广告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影视明星为某种产品做代言人。商家之所以利用名人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A求异心理.B从众心理C求实心理.D攀比心理答案:B解析:商家利用名人效应,就是充分考虑到了消费者跟风的心理特点,故B项符合题意。3“宁肯让父母在家受累,也不能让自己在校吃穿比别人矮半截。”造成某些中学生这种消费行为的心理主要是(.)A从众心理

3、.B攀比心理C求实心理.D理性消费答案:B解析:“不能让自己在校吃穿比别人矮半截”是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应选B项。A、C、D三项与题意不符。4某市一位服装店经理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小洞,使该裙无人问津。该经理将错就错,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心装饰以金边,美其名曰“凤尾裙”。此裙不仅卖了高价,而且消息一传开,不少女士专门前来购买“凤尾裙”,销量顿时大增。这位经理能够将一个偶然的失误转化为商机,是恰到好处地利用了消费者的(.)A从众心理.B求异心理C攀比心理.D求实心理答案:B解析:人们在购买服装时,为了展示个性,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材料中该经理巧妙地利用

4、了消费者的求异心理,所以B项符合题意。5下图是某网对90后群体的消费调查,图中反映出90后的消费心理是(.)A颜值消费,注重外观B从众消费,看重广告C求异消费,热衷新潮D求实消费,理性务实答案:D解析:图中反映出90后的消费心理是求实消费,理性务实,D当选;没有颜值消费这一说法;B不选,材料不涉及从众消费,看重广告;C不选,求异消费不符合图中信息。6某服装厂在供给侧方面发力,研发出高效便捷的印染技术,所生产的个性化服装一度在市场上脱销。这佐证了(.)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能刺激企业发展.求异心理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影响其销售.消费者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A.BC.D答案:

5、C解析:材料中生产的个性化服装一度在市场上脱销,体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影响其销售;利用的是消费者的求异心理,而不是从众心理,也没有涉及消费者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72017年3月,中国游客海外消费调查显示,消费者开始逃离争强好胜的奢侈品消费,尤其是高端时尚配饰如手袋、珠宝和手表等,更加关注日常高端必需品。这表明消费者开始(.)树立求实心理,青睐理性消费.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克服攀比心理,倾向适度消费.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A.BC.D答案:D解析:中国消费者的变化是趋向求实、克服攀比心理的体现;“求异心理”侧重于在消费时彰显个性,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的

6、“逐步减少消费”说法明显错误,故排除。8“神州行,我看行”的广告道出了神州品牌话费实惠的魅力;而“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地盘听我的”广告语表明了动感地带个性化的特点;商家利用影视、体育明星作为某种产品的形象代言人。以上现象依次利用了人们的哪些消费心理(.)A从众攀比求异.B攀比求异求实C求实求异从众.D求实求异求异答案:C解析:“神州行,我看行”的广告语道出了神州品牌话费实惠的魅力,它突出的实惠,故抓住了消费者的求实的消费心理;而“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地盘听我的!”广告语表明了动感地带的特点,突出了与众不同,抓住了消费者的求异心理;商家利用影视、体育明星作为某种产品的形象代言人是利用了人们的从众

7、心理,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排除。知识点二.做理智的消费者9目前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约占世界奢侈品购买总数的35%。国内一些人对洋品牌一见钟情,对国内品牌不屑一顾,认为外国的产品就是比中国的强。国外一些厂商利用中国消费者盲目崇洋“买贵不买贱”的心理大赚一笔。对此,我们应当(.)培养求实心理,坚持理性消费.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A.B.C.D答案:D解析:国外一些厂商利用中国消费者盲目崇洋“买贵不买贱”的心理大赚一笔。对此,我们应当培养求实心理,坚持理性消费,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符合题意;中的

8、“求异心理”没有体现;中的“逐步减少消费”是错误的。.10团购、秒杀、聚划算种种刺激你购物的营销手段,打着帮你“省钱”的旗号而来,往往引起消费者削尖脑子装进一个疯狂消费的怪圈。这一现象表明(.)营销手段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者需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消费者需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商品价格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A.BC.D答案:B解析:与题意不符,材料并未提到绿色消费、保护环境,故排除;说法错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故排除。11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A可持续性消费.B健康消费C多

9、元化消费.D适度消费答案:A解析:由题中关键词“节约资源”可以看出,绿色消费在注重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种可持续性消费。故选项A正确。12月欠族指没到月底就把钱全花光并透支消费的一个族群。前半月拿着票子过着“飞一般的日子”,后半月数着日子犹如“死一般的感觉”,成为不少刚出校园的“80后”“90后”职场新人的真实写照,对于“月欠族”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有利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持续增长.要反对超前消费,年轻人要理性消费.应该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应学会勤俭节约,尽量少消费、不消费A.BC.D答案:B解析:说法有误,因为“月欠族”的行为表面上

10、看有利于刺激消费,但是不利于拉动经济的持续增长;说法错误,我们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但并不是要尽量少消费、不消费。13国家发改委等多部委印发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发展共享经济,有序发展网络预约拼车、自有车辆租赁、民宿出租、旧物交换利用等。这一举措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绿色消费产品扩大绿色消费市场.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A.BC.D答案:B解析:发展分享经济能够促进资源共享,促进绿色消费,旨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环境,因而可以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正确;发展分享经济是闲置资源共享利用,而并没有推广绿色产品,更没有扩大绿色消费的市场,不符合题意。14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

11、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拼族”中出现了各种“拼消费”,“拼消费”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现代模式的“精打细算”;“拼车”“拼饭”甚至“拼房”。“拼车”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这种时尚(.)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应成为每一个消费者追求的目标.有助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不利于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A.BC.D答案:D解析:题干中叙述了“拼族”的种种好处,表明“拼族”是合理的,既节约又能满足自身需要,选项说法不妥,太绝对;表述有误,“拼族”与我国消费市场的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拼族”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

12、美德,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满分44分)15(20分)某校高三部分学生围绕“青年人消费心理面面观”这一课题,组成探究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材料一.在组内的辩论赛中,出现了正反两方两种观点:正方同学强调消费要“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反方同学认为现代青年“食品消费应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应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应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应向明星看齐”。材料二.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都市里一些年轻群体,他们有着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工作,对自己的未来收入比较有把握,所以有强烈的消费欲望,觉得每月花光所有收入甚至预支一点也无妨。(1)对

13、于材料一中正反两方同学的消费观念,请你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给予简要评析。(2)结合材料二中,“一些年轻群体”的消费观念,谈谈这种观念的形成原因及其存在的合理性。答案:(1)正方同学的观点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观念。这种消费观念是比较成熟和理性的,消费者消费时会考虑商品的实用性、价格、功能、售后服务等因素,希望自己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反方同学的观点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观念。该消费观念带有夸耀性特点,消费者有时拥有商品并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为了向别人看齐。这种盲目攀比的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不宜提倡。(2)原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这些年轻群体有着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工作,他们可支配的收入较多,而

14、且对于未来的收入有着非常乐观的预期,所以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往往比较大,故觉得每月花光所有收入甚至预支一点也无妨。合理性: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人们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水平,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对于未来的收入,如果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未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反之,就会抑制当前的消费。解析:回答第(1)问,首先应判断正反两方同学的消费观念是由什么消费心理引发的,然后依据这种消费心理的特点进行评析。第(2)问,分析原因应先找出理论依据,即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然后结合材料具体分析为什么。分析合理性要从影响消费的因素方面说明,根据材料主要应从当前收入和未来收入两方面进行分析。16(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央视推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系列报道,全国各地的浪费现象惊人,据统计,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折合人民币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钱财花了固然可以再挣,但有些资源耗尽了却不可再生。在遭遇“煤荒”“油荒”之后,我们感受到了资源短缺所带来的不便。材料二.习近平同志对新华社报道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有人认为,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会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