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课时训练:7.1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3068221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课时训练:7.1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课时训练:7.1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课时训练:7.1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课时训练:7.1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Word版含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基础巩固知识点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A生产资料公有制.B生产力发展水平C劳动的性质和特点.D我国的经济制度解析:选B。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故选B项。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A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B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的存在C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解析:选A。本题考查课本基础知识。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

2、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因此A正确。知识点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解正确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这一分配方式的前提.分配的客体是各种生产要素创造出来的价值.能使人民群众在短期内平均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这一分配方式的内在依据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A.BC.D解析:选B。本题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关知识。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分配的客体

3、是各种生产要素创造出来的价值,正确。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错误。错在“平均分享”上。4我国之所以要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因为(.)A按劳分配有弊端B各种生产要素均创造商品价值C市场经济需要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D生产要素不仅作用于生产,也作用于流通解析:选C。关于生产要素的重要性的说法只有C项是正确的,其他三项都排除。二、能力提升5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归根结底是由_决定的。(.)A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B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C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D我国的社会性质解析:选C。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归根结

4、底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6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许多国有企业除了给科技人员高薪外,还允许他们以科技入股,根据企业效益分红。科技人员的这些收入属于(.)A按劳分配所得B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所得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解析:选D。国有企业科技人员的高薪是按劳分配,科技入股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故D入选。A、C选项不全面,排除。B选项与题意不相符,题干中没有涉及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故排除。7在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降的形势下,投资基金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老王买了某公司基金,3个月后他收到5.000元分红。老王的这笔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

5、收入.是老王作为债权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与老王付出劳动的数量质量联系在一起.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合法的非劳动收入A.BC.D解析:选C。题干中老王获得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因此说法正确。说的是债券收入,说的是按劳分配,均与题意不符。82017年春节,正在上大学的小王回家团聚时和家人聊起了收入问题。小王课余时间在一家花店打工,每月有600元的收入;爸爸承包土地搞蔬菜种植,每年有2万多元的收入;妈妈去了乡镇一家私营企业打工,每年也能挣上2万多元;哥哥在国企上班,年薪6万。小王一家人的收入各属于哪种分配方式?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方式。花店一般属于个体私营经济,在其中打工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农业生产经营属于按劳分配;国企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答案:小王花店打工和妈妈私企打工的收入都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爸爸承包土地和哥哥国企工资都属于按劳分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