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药课件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065755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补气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补气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补气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补气药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补气药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补气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补气药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补虚药,补气药,人参 Ren Shen 微温,人参与西洋参相鉴别: 人参与西洋参同属常用名贵中药,均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皆能补气生津,都可用治热伤气津,烦倦口渴,以及消渴等证。二者入汤剂均宜文火另煎。不同之处在于: 人参 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的根。本品甘微苦微温,善于大补元气,补脾益肺,补气的力量强。同时,人参又能安神增智,也可用治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等证。本品为补虚扶正的要药,治疗虚劳内伤第一要药。 西洋参 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西洋参的根。本品苦微甘寒,补气之力不及人参,但长于养阴清火生津,为补气药中一味清补之品,尤宜于气阴两伤而有火热者。同时,本品也可用治阴虚火旺的

2、喘咳痰血,肠热津亏的便血等证。,党参 Dang Shen 平,人参、党参与太子参相鉴别: 人参、党参与太子参三者皆味甘,归脾肺经,均能补脾益肺,生津止渴,不同之处在于: 人参 甘微苦微温,补益的力量强,善于大补元气,为补虚扶正的要药,治疗虚劳内伤第一要药,凡气血津液不足之证人参均可使用。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急救虚脱和正虚久病重证的患者。 党参 味甘性平,补气生津之功与人参相似而药力较缓,为补中益气的良药,并能养血,多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不足,肺气亏虚,气津两伤,气血双亏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以及气虚外感、正虚邪实之证。 太子参 甘微苦平,补气之力不如党参,生津作用较党参为好,为补气药中一味清补之品。

3、常用治病后气津两伤,气阴不足之证。,*太子参 Tai Zi Shen 平,*西洋参 Xi Yang Shen 寒,黄芪 Huang Qi 微温,主要含有甙类、多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利尿、抗衰老、保肝、降压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尿蛋白,增强心肌收缩力,还有促雌激素 样作用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中膜荚黄芪皂甙甲具有降压、稳定红细胞膜、提高血浆组织内c-AMP的含量、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再生肝DNA合成等多种作 用。黄芪多糖具有提高小鼠应激能力、增强免疫功能、调节血糖含量、保护心血管系统、加速遭受放射线损伤机体的修复等作用。,1治疗前列腺肥大症:生黄芪100g,滑石30g。水

4、煎两次和匀,另取琥珀3g研粉兑入,空腹分服。(新中医,1987;(10):84) 2治疗尿潴留:生黄芪200g,宣木瓜30g,葱白10茎。水煎至1500ml,熏洗会阴15分钟,6小时后重复使用,用2次可排尿。(江西中医药,1983;(5):64)。 3治疗外科溃疡:黄芪250g,当归25g,公英30g。日1剂,水煎服。治疗各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的虚性溃疡患者。(吉林中医药,1987;(6):23) 4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生黄芪30g,条参15g,小红枣20个煎服,治疗他巴唑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14例。(云南中医杂志,1980;(2):28) 5治疗慢性气管炎:黄芪24g,旋覆花10g,百部10g,地龙

5、6g。制成0.31g重的浸膏片54片,每次6片,每日3次,10天为1疗程,共服3个疗程。(新中医,1982;(2):22)。,人参与黄芪相鉴别: 人参与黄芪皆味甘性微温,均能补脾益肺,都可用治肺脾气虚弱证。并且二者均能益气而补血、摄血、生津止渴,都可用治气血不足,气虚不能摄血的便血、崩漏,以及气津两伤的短气口渴,消渴等证。不同之处在于: 人参 补气的力量强,善于大补元气,用治气虚欲脱,脉微欲绝者。并能安神益智,用 治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等证。本品为补虚扶正的要药,治疗虚劳内伤第一要药。 黄芪 补气之力不及人参,而升阳的作用好,为补气升阳的要药,用于中气下陷。并能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

6、肌,常用治表虚自汗,气虚水湿失运的浮肿、小便不利,痈疮虚证等证。此外,黄芪对气虚血滞的痹痛、麻木或半身不遂等,能补气以行滞。,白术 Bai Zhu 温,治疗小儿流涎症:生白术10g(切碎),放细小碳中加水适量,蒸汁,或再加食糖少许,分次灌服。(江苏中医,1965;(12):1) 2防治美尼尔氏综合症:白术(麸炒)、泽泻、薏苡仁(炒)各30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湖北中医杂志,1983;(4):20)。 3治疗便秘:白术60g,生地30g,升麻3g。水煎服,日1剂。(福建中医药,1981;(1):36)。 4治疗小儿腹泻:白术(土炒)、山药(麸炒)各200g,枣树皮(炒黄)、车前子(盐炒

7、)各150g,共为细末。周岁内每服0.51g;23岁 每服23g;46岁每服34g。日3次,饭前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白术与苍术相鉴别: 白术与苍术皆味苦性温,主归脾胃经,均能燥湿健脾,脾虚湿盛的大便溏泻、水肿、带下、痰饮等证,二者常相须为用。不同之处在于: 白术 味又甘,长于补脾,燥性不及苍术,故补脾益不足,治疗脾弱的虚证多用白术。 且白术又能固表止汗,安胎,又常用治脾虚气弱、肌表不固而自汗,以及脾虚气 弱、胎动不安等证。 苍术 则味又辛,长于运脾,燥性过于白术,故运脾泻有余,治疗湿盛的实证多用苍术。 且苍术又能祛风湿、发汗、明目,又常用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湿热下注所致的 足膝肿痛、

8、痿软无力,外感风寒夹湿之表证,以及夜盲症、眼目昏涩等证。 (白术与苍术,一类二种,本经中只有术而无苍、白术之分,名医别录始分赤术、白术,名医别录所说的赤术即今之苍术,至宋代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始有苍术的名称。),山药 Shan Yao 平,1治疗婴幼儿泄泻:生山药粉50g,加水调匀,煮沸成稀糊状,加白糖3g,日服45次,每次46羹匙。(浙江中医杂志1991;(2):66) 2治疗溃疡性口腔炎:淮山药20g,冰糖30g,制成煎剂。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连服23天。(陕西中医,1985;(4):174)。 3治疗糖尿病:山药、花粉、沙参各15g,知母,五味子各10g。水煎服。(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1

9、7页)。 4治疗婴幼儿单纯性消化不良:山药10g,车前子4g,6个月以下减半,2岁以上加1/3量,并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中医杂志,1984;(5):9)。 5治疗小儿遗尿:山药12g,益智仁9g,乌药9g。水煎服。,甘草 Gan Cao 平,1治疗婴幼便秘:生甘草23g,加1015ml沸水泡服,每日1次。 2治疗心律不齐:生甘草、炙甘草、泽泻各30g。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分服。(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2):24)。 3治疗急性乳腺炎:生甘草、赤芍药各30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13剂。 4治疗慢性咽炎:生甘草10g,开水泡后当茶饮,甘味不明显时弃之。相继饮之,至症状全部解

10、除为止。禁食鱼、辣、糖等食物。轻者服12个月,重者服35个月。(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3;(1):20)。 5治疗食物中毒、药物中毒、农药中毒症状较轻者:生甘草10g,绿豆30g,银花15g。水煎服。(常用中药的应用第105页)。,扁豆 Bian Dou 微温,大枣 Da Zao 温,大枣与饴糖相鉴别: 大枣与饴糖皆味甘性温,均能补脾益气,都可用治劳倦内伤,脾胃虚弱,体倦乏力、短气食少等症,在一般的补益剂中可以起到增强补脾胃的作用。不同之处在于: 大枣 又能养血安神,缓和药性,也可用于血虚萎黄,妇女脏躁、神志不安,以及药性 较峻烈的方剂中,减少烈性药的副作用,并保护正气。 饴糖 又能缓急止痛

11、,润肺止咳,也可用治中虚里急、脘腹疼痛,肺虚干咳少痰等证。 本品入汤剂须烊化冲服。,饴糖 Yi Tang 温,大枣与饴糖相鉴别: 大枣与饴糖皆味甘性温,均能补脾益气,都可用治劳倦内伤,脾胃虚弱,体倦乏力、短气食少等症,在一般的补益剂中可以起到增强补脾胃的作用。不同之处在于: 大枣 又能养血安神,缓和药性,也可用于血虚萎黄,妇女脏躁、神志不安,以及药性较峻烈的方剂中,减少烈性药的副作用,并保护正气。 饴糖 又能缓急止痛,润肺止咳,也可用治中虚里急、脘腹疼痛,肺虚干咳少痰等证。本品入汤剂须烊化冲服。,*蜂蜜 Feng Mi 平,甘草与蜂蜜相鉴别: 甘草与蜂蜜均为甘平之品,生用偏凉能清热,炙用偏温能补虚,均能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清热解毒,和解药性,都可用治脾胃虚弱,中虚挛急作痛,肺虚久咳,疮疡肿毒,以及缓解某些药物的毒性、烈性。且二者均有助湿壅气、令人中满之弊,故湿盛中满者均忌用。不同之处在于: 甘草 又能调和百药,应用较广,与各药配伍,可起到协调作用。并可用治血虚脏躁,心气血不足之心动悸、脉结代,脘腹、四肢挛急作痛,咽喉肿痛,以及药物、食物中毒等证。且甘草润肺祛痰止咳,对于咳嗽气喘,无论寒热虚实,均可配伍使用。 蜂蜜 质润,又能润肠通便,也可用治津枯肠燥便秘。此外,许多滋补丸剂、膏剂常用以赋形,以及有某些中药之采用蜜炙,不仅取其矫味及粘性,还主要取其补养与缓和药性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