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病----阳虚寒逆阳虚饮动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059873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奔豚病----阳虚寒逆阳虚饮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奔豚病----阳虚寒逆阳虚饮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奔豚病----阳虚寒逆阳虚饮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奔豚病----阳虚寒逆阳虚饮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奔豚病----阳虚寒逆阳虚饮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奔豚病----阳虚寒逆阳虚饮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奔豚病----阳虚寒逆阳虚饮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1,奔豚病- 阳虚寒逆、阳虚饮动,第三组倾情打造 组长:何乐梅 资料收集:张志强、叶露 、易玉辉、何乐梅 资料整理:潘早波、王芳 讲稿:申子里扎、梁凡 PPT制作:龚海波、何乐梅 讲解:梁凡,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2,(一)阳虚寒逆证,【原文】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充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三) 桂枝加桂方: 桂枝五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烧针:即火针,针体要烧得通红,然后快速 刺入和拔出,迫使其出汗。这种发汗 的方式属于峻汗。 核

2、起而赤: 指针处因寒闭阳郁而见局部红肿如核。,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3,方解:,桂枝汤:调和阴阳 重用桂枝:温阳散寒、平冲降逆 芍药:缓急止痛、破阴结,利小便、去水气 甘草、大枣:和胃缓急 生姜:健胃降逆、温通心阳 诸位相协,以奏温阳散寒,平冲降逆,调和营卫之效。 注意事项:方中桂枝用量必须大于芍药,阴虚气逆者慎用。,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4,原文解析:,发汗 表闭而上焦寒虚 奔 过汗 心阳被伤 肺受其累 豚 烧针 下焦阴寒之气上逆 气 外治以灸,温散表邪 内外兼治 散寒调营卫,平冲降逆,温通血脉 内服桂枝加桂汤 加桂二两,温镇心阳,腠理不固 外邪入侵,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

3、5,辨证要点: 主症:核起而赤,气从少腹上至心 病因:阳虚寒逆 病机:心阳虚,下焦阴寒之气乘虚上逆 治法: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方剂:桂枝加桂汤,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6,本方所加“桂”为桂枝?肉桂?,桂枝:振奋心阳,外固卫气 平冲降逆 ,符合本病的病机和治疗目的,肉桂:味厚下行,散少腹积寒,温纳肾气,从而使得寒水返于下焦,与本病中因。阳虚寒逆的病机十分相符 所以说加肉桂也有其道理,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7,临床应用: 1、奔豚 2、食后嗜睡: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四肚不温,自汗,舌淡苔白。 3、呃逆:久患胃病,脾胃已虚,又寒邪直中,致 脾胃不和,冲气上逆而发呃逆者。 4、美尼

4、尔氏综合征:辨证要点为要有“寒”象 其次是脉舌之征,多见气血凝滞,此乃阳气不足, 温运乏力 ,桂枝能升大气 ,降逆气,散邪气 。 6、充血性心力衰竭:桂枝加桂汤温运心阳,“益 火之源以消阴翳 ”桂枝加桂汤有“降泄水积”之 功“宣通经脉”之能。 7、坐骨神经痛:属寒邪痹阻经络者。,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8,二、阳虚饮动证,【原文】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四) 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 桂枝四两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

5、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脐下悸:指下腹部搏动不宁的一种症状,多 由于下焦平素有水停蓄,是水饮内 动的征兆。,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9,为什么会“心下悸”?(病因病机),水火既济:正常情况下心阳下蛰于肾,使肾水温暖;肾能蒸腾化气,使水气上升,调节心火,因此心火不亢盛。 素有寒饮内停 肾失温化,肾阳虚,水饮内停 过汗损伤心阳 心阳虚,上虚不能制下 肾水欲侵袭心阳而在脐下蠢蠢欲动。,定见小便不利,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10,方解:,重用茯苓:利小便、伐肾邪而宁心 茯苓伍桂枝:通阳化气,使水寒之气从下而利,以防水邪上逆欲作奔豚之势 桂枝甘草汤温通心阳,桂枝降逆平冲,防奔豚于未然 大枣伍甘草

6、培土健脾以利水防冲逆 煎以甘澜水,扬之无力,取不助肾气。 甘澜水也称劳水,古医说法。即把水放在盆内, 用瓢将水扬起来、倒下去,如此多次,看到水 面上有无数水珠滚来滚去便是。 后世医家多取 “甘澜水”不助肾气以用。 诸药合用,共奏补心阳、利水气、平冲降逆之功, 使奔豚止于萌动阶段。,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11,辨证要点:,主症:脐下悸,欲作奔豚,小便不利 病机:心阳不足,下焦寒饮欲逆 病因:温通心阳,化气行水。 方剂: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前 列腺炎、心源性水肿、特发性水肿、慢性盆腔炎、慢 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属上述证机者。 加白术、龙骨、牡蛎、浮小麦

7、、百合、生地治疗奔豚气 加夏枯草、钩藤治疗痰饮眩晕; 加全虫、百合、怀山药、龙骨、牡蛎等治疗癔病,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12,病案:,冠心病 盛某,男,2003年3月22日入院治疗。患者自2000年来,出现心悸,怔忡,气促,胸闷,头晕乏力。曾住院治疗半年,服用中西药物,但症状一直不能控制。入院时见:心悸、气短,劳累活动后加剧,伴头晕、乏力,手足欠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数无力。心电图报告:1.窦性心动过速;2.ST段下移,符合冠心病的诊断。中医诊断:怔忡(心阳不振)。用苓桂甘枣汤加味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茯苓10g,桂枝10g,白术10g,栝楼10g, 煅龙骨、煅牡蛎各15g,大枣15枚,甘草6g 服用5剂后,心悸、胸闷等症明显减轻。共 服此方加减20余剂,上述症状消失,心电图 报告在正常范围内。,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13,与桂枝加桂汤鉴别:,2019年7月16日星期二,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