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有关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调查报告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058924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有关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9A文】有关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9A文】有关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9A文】有关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9A文】有关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有关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有关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调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有关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调查报告身在一线的老师都知道,学生课前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课文的效率。而且,学生一旦有了预习的习惯则事半功倍。同时,指导预习又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中的学法指导与训练,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终身收益的。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倡高效课堂。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进行学习的过程。基于以上两点,我觉得很有必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进行研究。为了课题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指导的研究,我就本校三、四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前

2、预习现状做一个调查。二、调查目的与内容1.调查目的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一直是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目标,而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预习的有效性”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可现实中,经常看到我身边的老师在教学时,烦恼不断,只因为学生的预习敷衍而使得课堂难以顺利进行,只能为了教学而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来完成预习任务,这就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老师无视学生预习是否充分,”填鸭式”走完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又能学到什么呢?“预习的有效性”更是决定着课堂教学成功与否之关键。因此,”预习有效性”的研究已是风口浪尖上的课题。我觉得有必要对学生预习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调查研究。2.调查内容本次调查涉及到如下一

3、些问题:(1)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态度(2)学生预习的主动性(3)学生预习的有效性方法等状况三、调查对象与方法制定小学语文课前预习调查问卷,并于20RR年6月份发放调查问卷。三、四年级各一个班,共37名学生,发放37份问卷,共回收37份答卷,回收率100%.四、调查结果及分析1.学生对预习的认识。“习惯成自然”,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的认知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么这件事对他来说,就成了一种习惯。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都能认识到预习的必要性(99%)。可见,”预习”已经走进学生的意识里,但是这种认识还浮于表面,从预习对学新课文的效果的作用的调查中可以看出,真正认识预习的重要性的学生还是很少的。这就告诉我

4、们一个严峻的现实,小学生对预习缺乏全面的认识,加上生活上养成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惰习惯影响,不爱阅读、不善思考、不求甚解,缺乏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预习时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由此,学生的预习态度是可想而知的。2.学生对预习持有的态度。态度对预习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因为学生的预习工作是在家中完成的,是没有教师的监控自行完成的。因此,完全要看学生的预习态度。从数据来看,学生对预习的基本态度是比较认真的。但学生只是把课前预习当成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缺乏主观能动性。也有10%的学生已把预习当作自己的习惯了,有28%的学生喜欢预习语文,这是可喜的数据,说明这部分学生预习的态度是比

5、较好的,而且对预习也有一个比较正确、客观的理解。3.学生预习的主动性。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懂得预习,都能参与预习活动,但有很多同学参与预习缺乏主动性,他们预习的动机原因到底怎样呢?这也给我一个信息,要把这个课题研究好,首先在预习的目的、动机上要多做宣传,此外在预习方法、策略上要做适当的指导,否则这个课题的研究就设计了两个开放式的问题,主要是针对预习的方法和策略。想要先了解一下学生对预习的方法和策略的认识程度。4.课前预习的有效性。从以上数据分析,我们看到大部分学生的预习太过于形式了,因为是在家中自己学习,因此,也难以看到真正的学习状况,但是从调查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学生的预习没有经过自己的思维碰撞

6、而照搬字词句篇的现象是大部分,这样的现象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将变得慵懒、不劳而获,变得毫无思维能力、毫无创造能力,有的只是投机取巧的小聪明。即使有部分学生已养成了主动预习的好习惯,但大部分还只停留在表面肤浅的识字,朗读层面,而对于文章所包含的内在内容,以及质疑问难还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尤其是质疑问难能达到目标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多么寒酸呀!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课题研究中”问题意识”也应是我们研究预习有效性的一个话题。四、家长与教师对学习预习指导的现状分析通过调查,本校中年级学生参与预习活动的面广,有99%的学生对预习的必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对预习的本质的认识还较片面。预

7、习活动还缺乏主动性、自觉性,缺乏问题探究意识,再加上本校学生留守儿童不少,因此学生的预习只可见其形难见其神;即使非留守儿童,父母对”预习”也仅是形式上问一下,并没有关心孩子预习的实效性,因此,就导致预习的质量不高,只限于字词的层面为普遍现象。五、思考与建议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学生的预习情况:1、要创设条件,唤醒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意识。”跳一跳,摘得到”,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在快乐的体验中懂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迸发思维的火花,学习的情趣,提升质疑能力,提高预习的有效性。2、教师引导学生的预习要有一定的目标和目的。对重点篇目,要深入钻研,提出有一定的思考力,又有吸

8、引力的,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的预习题。课堂上,要做到检测,要”掷地有声”,有布置有落实。3、适当调整预习作业的难度和强度,让学生不害怕预习。要创设条件,唤醒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进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参与预习。4、给学生预习内容的指导,让他们逐步知道预习时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并且指导学生把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下来,寻求办法进行解决。5、给学生预习步骤的指导,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预习;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指导时要让学生明确预习要求和目标。预习中应以读为基础,其他预习任务应在读中完成。读课文很重要,所以教师对读的遍数要有要求,每一遍读也要有任务,如读通读准、读懂读流利

9、、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出问题等等。6.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差异性是每一个集体中不可避免的现实,在预习中也要尊重个体差异,对他们的要求不可同言而遇。可以分层进行,建立优劣互补小组,共同进步。7、注意与家长、班干部的联系,发挥小组教育功能。学生很多预习工作是在课外或家里完成的,因此会有一些贪玩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预习,这时就很需要家长和学生干部配合监督。附: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调查表:1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态度、你认为课前预习有必要吗?有必要没必要说不清分析:大部分孩子认为课前预习是有必要的;约的孩子对预习重视不够。、上新课之前,你会预习课文吗?总会预习有时会不会预习分析:大部分孩子在上新课

10、前总会预习的;约的孩子对预习重视不够,还没有养成主动预习习惯。、你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有帮助吗?有没有不清楚分析:孩子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有用;的孩子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没有用。2.预习的主动性、你之所以预习是因为?老师布置的任务,我必须完成。为了课堂更好的学习,我必须完成。为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不知道分析:有孩子预习意识、预习目的是积极的,为了课堂更好的学习,培养自学的能力;有的孩子预习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3.预习的独立性、老师没有布置或忘记布置预习时,你会?自己主动预习向老师询问预习作业不预习分析:以上的孩子有了预习的习惯,即使老师没有布置预习作业,他们也能主动问或主动预习。的孩子

11、没有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你预习时,父母会给予你指导吗?经常指导偶尔会指导从不指导分析:有学生在预习时会得到父母的指导,说明这些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预习是十分重视的。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这些孩子还没有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4.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7、预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直接跳过去做记号,上课时认真听请教别人查阅资料分析:的孩子在预习中遇到问题会请教别人或查资料,说明这些孩子的有积极主动地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意识,学习的主动性较强。的孩子愿意把遇到的问题做上记号,利用课堂上有目的的听讲来进行解决。但仍有的孩子不管遇到的问题,直接跳过去了,很可能就此不再理会这个问题了。

12、8、预习中你使用过教学参考书籍吗?正常使用。不使用。有时会使用分析:在课前预习中,%的孩子都使用教学参考书。也就是说有多一半的孩子在依靠参考书进行预习。9、使用参考书是为了?得到准确的答案,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仅作参考,就像与朋友讨论一样,我也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做作业时,能把作业做正确。分析:的孩子使用参考书是为了上课能准确回答老师的问题,可见孩子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很重视,的孩子是为了把作业做正确。从这里可以看出孩子们参考是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而不是锻炼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10你认为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果吗?.有较多适中太少分析:有孩子都认为课前预习是有效果的,说明课前预习是值得的。11你认为自己预习能解决哪些问题?、认识字词、读通、读熟课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或课文大意其他分析:有孩子在预习中认为自己能认识生字词,能读通、读熟课文,能理解重点词句。12、你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多项选择)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了解课文大意查阅资料质疑问难试着完成课后问题课前预习是实施少教多学的前提学习要加强课前预习关于课前预习的论文【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