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047762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能力提升(七)一、选择题1面对渐行渐远的中国传统书法,教育部公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让更多的孩子们用毛笔书写美丽的汉字。这是因为 ()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B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C汉字是民族精神的火炬D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解析:选D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B两项错误;C项说法本身错误;我们重视汉字是因为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D项正确。2每个时代对雷锋精神的解读都不一样。20世纪70年代,强调学习雷锋的“爱憎分明”;80年代,强调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90年代,则强调学习雷锋的“奉献

2、精神”;而现阶段,我们则更强调学习雷锋精神的爱心、敬业和诚信。这表明雷锋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传承方式与途径在市场经济时代仍旧有旺盛的生命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ABC D解析:选C每个时代对雷锋精神的解读不同,这表明雷锋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在当下仍有生命力,符合题意;不为材料所反映;错误。3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这一古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A团结统一精神 B爱好和平精神C勤劳勇敢精神 D自强不息精神解析:选D古训强调一个人在贫寒中生生不息的追求,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4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

3、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今天,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实际上是继承了中华民族的()A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B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C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D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实际上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故选A项;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故不选。5抗战英雄赵一曼诗云: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这首诗反映()A爱国主义始终具有共同的具体内涵B维护国家利益是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C爱

4、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强的精神支柱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解析:选CA项错误,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B项不符合现实。D项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6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现代化呼唤中国精神,民族复兴呼唤中国精神。中国精神要在全民族中弘扬,中国精神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材料主要是告诉我们()中国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动力中华文化是中国精神的精髓弘扬中国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A BC D解析:选C错误,颠倒了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关系,因此应

5、排除;符合题干的主旨,故选C项。7“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A BC D解析:选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8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这不仅在于我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

6、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是中华民族之魂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A BC D解析:选D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故选D项。中华传统文化在今天,不能说“先进性”, 故错误。材料未体现。9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危难的关头,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奋起抗争,用热血铸就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坐标。这个坐标()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能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体现着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A BC D解析:选C民族的精神坐标能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

7、神支柱,体现着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故入选;夸大了这个坐标的作用。故选C项。10“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从历史中重塑民族精神就应该()A发挥“主心骨”的引领作用B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C吸收、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D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解析:选B要从历史中重塑民族精神,可见需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C、D三项不符合题意。1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盛不衰的命运。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A珍惜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B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

8、优秀文明成果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发挥“主心骨”的作用解析:选B材料指向的是要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其他文明的关系,即要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故选B项。其他选项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所指不符。12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民族精神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表现在 ()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有利于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综合国力最重要的因素A B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民族精神对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作用。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

9、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故说法错误。二、非选择题13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有一支四季常青的奇葩“竹文化”。历代文人雅士都被竹子“未出土便有节,及凌云常虚心”的自然形态及丰富的精神内涵所倾倒,并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书卷与美谈。苏东坡有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郑板桥的题竹诗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2)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为什么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解析:本题以“竹文化”为背景材料,并将民族精神的知识作为

10、命题切入点,着重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探究论证问题的能力。解答第(1)问,依据教材论述即可。解答第(2)问应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等角度展开论述分析。答案:(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2)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

11、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14材料一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提出了许多至理名言,如:(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材料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12、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1)上述名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这些名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如果让你以“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请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列出写作要点。解析:第(1)问考查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如何弘扬民族精神,体现的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需要与材料中名言的内容相结合回答,对我们的启示要结合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回答。第(2)问考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要结合材料的要求,可以从处理好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立足于中

13、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角度展开。答案:(1)上述名言体现了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启示: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实现发展,体现民族精神的爱好和平。要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克服各种困难,取得现代化建设的胜利。要把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在当代中国,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充分发挥“主心骨”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和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2)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全社会要学习航天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青年学生要以航天人为榜样,继承优秀传统,践行中华民族精神。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