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六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047673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六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六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六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六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六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六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题能力提升六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能力提升(六)一、选择题1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学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学说在中国被确立为至尊地位是在()A春秋时期 B秦统一后C汉代 D隋唐时期解析:选C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故选C项。2汉字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成熟的汉字体系至少在我国商代的中后期已经形成,已经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演变,是中国古代智者

2、贡献给人类的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字之林的一朵奇葩。这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汉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汉字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汉字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BCD解析:选A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作为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正确。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错误。文字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错误。3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是由文化部拟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均为稀世之珍。中华古籍()A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B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C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D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解析:选C中华古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C项

3、符合题意;A项错误,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B项错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D项错误,文字的发明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4中国的绘画史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距今有七千余年。在无数画家不断探索、创新的努力之下,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并有着自己独立的绘画美学体系。这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独树一帜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我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 BC D解析:选C中国的绘画史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并流传至今,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故选C项。材料不涉及文

4、化的多样性以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应予排除。5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朵奇葩,西晋以来历代诗家争相效仿,如后园(南朝齐王融)正读: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逆读:蝉鸣隐密树,鸟戏拂余花。连山带石耸,曲径绕峰斜。品味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典诗词意境高远、难以逾越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文学典籍浩如烟海,良莠难辨A BC D解析:选C中的难以逾越、良莠难辨,说法错误。6苗族女子的头饰反映出浓郁的民族习俗和古老的文化传统,是图腾文化和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土族妇女斜襟上衣的袖子是用五色彩布缝制而成的,远看如同两道美丽的彩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各具特色

5、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不同地域决定着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不属于本民族,只属于全世界A BC D解析:选A材料强调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特征,没有表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符合题意,观点错误;夸大了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发展的作用。7国画,又称“中国画”。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博采众长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内涵丰富A BC D解析:选A题干材料没有突出国画的悠久历史和对其他绘画的借鉴,与题意不符;国画“以形写神,形神兼

6、备,气韵生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内涵丰富,正确。8重情义、知感恩、尚坚韧,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才激发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的磅礴力量。这彰显了()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 BC D解析:选D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激发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的磅礴力量,体现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也表明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符合题意。观点错误,与题意不符。9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果木炭火烤制。它

7、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源远流长、一脉相传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 BC D解析:选B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被誉为“天下美味”,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不出。10中华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限魅力,除其蕴含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A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和源泉B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C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D比其他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

8、远流长解析:选C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顽强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故C项符合题意。11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剧、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C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解析:选C京剧是经徽剧、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这一过程就是一个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取长补短的过程,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A、B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12一直有一些人担心,圣诞节的流行将为西方文化

9、“入侵”中国推波助澜。然而,现实告诉我们,圣诞节在中国快速流行的这些年,很难说是它改造了年轻人,还是它被年轻人改造了。中国年轻人实际在把圣诞节拿来“为我所用”,使得这个节日迅速“中国化”了,圣诞节成了年轻人放松身心、营造浪漫的机会和理由。这启示人们()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正在逐步消失,不必要杞人忧天对于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中华文化有其特有的包容性,我们需要树立文化自信文化创作要关注和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A BC D解析:选B错误,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不会消失。中国年轻人实际在把圣诞节拿来“为我所用”,使得这个节日迅速“中国化”了,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而不是强

10、调对于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故排除。二、非选择题1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某校高二(3)班就中华文化展开了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材料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印度、波斯、希腊、中华四大文明荟萃于此。目前所知对西域最早的文字记载也是汉文典籍。不仅如此,国内外研究者想要了解公元6世纪以前的西域历史,都必须依靠汉文史料。早在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典籍里,就记录了不少关于西域历史地理的传说。其后,史记汉书中对西域的记载就更加丰富翔实了。这些记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把西域包容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全景中。材料二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工

11、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事业。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29项中国项目中,属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有十多项,如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贵州侗族大歌、格萨尔史诗、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等。在中国公布的第二批5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数民族项目占48.6%。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都有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材料一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点?(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解析:本题以民族文化的发展为背景,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以及中华各民族文化

12、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第(1)问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属于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史书典籍和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同时西域文化即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第(2)问要求回答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原因,首先应该从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角度来分析,其次应该立足文化的作用来分析。答案:(1)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2)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有利

13、于增强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可以繁荣中华文化。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鼓舞少数民族同胞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必然选择。14文化自信,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文明。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

14、,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欧洲的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1)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分析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2)文明礼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某校开展“倡导文明礼仪、弘扬中华文明”活动。请你为此活动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包容性的相关知识。第(1)问结合包容性的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树立文化自信,要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第(2)问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