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流力学名词解释及简述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031739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渗流力学名词解释及简述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渗流力学名词解释及简述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渗流力学名词解释及简述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渗流力学名词解释及简述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渗流力学名词解释及简述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渗流力学名词解释及简述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渗流力学名词解释及简述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油气藏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2. 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3. 多孔介质:由大量的毛细管或微毛细管结构组成的固体介质。4. 多孔介质具有孔隙性,渗透性,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复杂特点5. 渗透性:多孔介质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6. 绝对渗透率:当岩石孔隙中流体为一相时,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7. 有效渗透率:当岩石中有两种以上流体存在时,岩石对其中一相的通过能力8. 比面:单位体积岩石所有岩石颗粒的总表面积或孔隙内表面积9. 多孔介质孔隙结构:粒间孔隙,纯裂缝结构,裂缝孔隙结构,溶洞孔隙结构,溶洞裂缝孔隙结构。10. 渗流

2、中的动力和阻力:惯性力,粘滞力(阻力),弹性力(动力),毛管力和重力(动力或阻力)11. 油藏驱动类型:重力水压驱动,弹性驱动,气压驱动,溶解气驱动,重力驱动12. 渗流速度:渗流量与渗流截面积之比13. 真实速度:渗流量与渗流截面的孔隙面积之比14. 贾敏效应:当液珠或气泡流动到孔道窄口时遇阻变形,产生了附加阻力。15. 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地质基础,实验基础,科学的数学方法16. 渗流数学模型结构:运动方程,状态方程,质量守恒方程,能量方程,其他附加特征方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17. 完整的数学模型:渗流综合微分方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18. 油气渗流数学模型:用数学语言综合表达油气渗流过

3、程中全部力学现象和物理化学现象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方程式19. 综合弹性压缩系数:地层压力每产生单位压降时,单位岩石视体积中孔 隙及流体的总体积变化量。20. 井的不完善类型:打开程度不完善,打开性质不完善,双重不完善21. 井的不完善的原因:由于井身结构,完井方式及近井地带渗透率发生变化引起流线及渗流面积的变化等因素导致渗流阻力变化22. 描述不完善的方法:折算半径法,附加阻力法,完善指数法23. 稳定试井:通过人为的改变井的工作制度,并在各个工作制度稳定的条件下测量其压力及对应产量等资料,以确定井的生产能力和合理的工作制度及反求地层有关参数的方法24. 稳定试井可解决的的问题:1确定合理

4、的工作制度2确定油井的生成能力3判断增产措施的效果4反求地层参数25. 井间干扰现象:多井同时工作时,任意一口井工作制度的改变必然会引起其他井的产量或井底压力发生变化,26. 井间干扰的实质:压降叠加原理27. 压降叠加原理:多井同时工作时,地层中任意一点的压降应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在改点所造成的压降的代数和28. 舌进:流线越靠近x轴流速越大,水质点沿x轴首先到达井底,沿其他流线运动的水质点相继到达井底。形成舌进现象29. 镜像反映:对称性原则,边界性质不变原则30. 水压弹性驱动:当储集层外围具有广大的含水区时,含水区能充分的向地层内补充弹性能量,这种驱动方式为31. 定压边界:在水压弹性驱

5、动方式下,可以认为供给边缘上的压力保持不变这类边界称为32. 导压系数物理意义:单位时间压力波传播的地层面积33. 不稳定试井基本原理:利用油井一某一产量生产而实测的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资料,可用来推算地层压力或反求地层参数的方法34. 不稳定试井科解决的问题:1确定井底附近或两井间的地层参数2推算目前地层压力3判断油井完善程度及估算油井增产措施的效果4发现油层中可能存在的各类边界5估算泄油区的原油储量35. 压力降落试井法:油井一某一固定产量生产时井底压力随时间降落的资料进行分析36. 恢复试井法:油井关井后井底压力随时间不断恢复的实测资料进行分析37. 实测压力恢复曲线影响因素:1续流的影

6、响2油井完善性的影响3边界的影响38. 理想气体:气体分子之间没有吸引力,并且本身体积为无限小39. 压缩因子Z的物理意义:在相同条件下,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之间的偏差程度40. 绝对无阻流量:井底压力等于一个绝对大气压时所获得的气井产气量41. 活塞式水驱油:在水驱油过程中地层含水区和含油区之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油水分界面,这个油水分界面将垂直于液流流线向井排移动,当他到达井排处时井排就见水42. 非活塞式水驱油:水渗入到含油区后,不能将全部原油置换出去,而是出现一个油和水同时混合流动的油水混合区43. 油水前缘含水饱和度大小取决于岩层的微观结构和地下油水粘度比,粘度越大含水饱和度越小,见水越早

7、44. 影响非活塞式水驱油的因素:1毛管力的影响2重率差的影响3粘度差的影响45. 指进现象:由于油水粘度差别大,流动过程中在外来压差的作用下,大孔道断面大阻力小,水优先进入大孔道,同时由于水的粘度比油小,故使打孔道的阻力越来越小,在大孔道的水窜就会越来越快,46. 拟稳态:封闭边界定产量生产时,压力波传播的第二阶段,当地地层各点压降速度相等的状态(拟稳态特征)二、 简述题1. 造成油井不完善性的原因有哪些,通常描述不完善性的方法有哪几种。答:主要是由于井身结构、完井方式及近井地带渗透率发生变化引起流线及渗流面积的变化等因素导致渗流阻力变化,油井不完善根据完井方式可分为打开程度不完善、打开性质

8、不完善和双重不完善。描述不完善的方法有:折算半径法、附加阻力法及完善指数法。2. 渗流数学模型的一般结构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数学模型应包括那些内容。答:一般结构包括:运动方程、状态方程,连续性方程和其他特性方程与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一个完整的数学模型应包括基本微分方程式(组)与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3. 水驱油藏影响驱油效率的因素有哪些,若改善其效果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和方法。答:主要有毛管力、重力和油水粘度差。改善水驱效果的主要措施是通过一定措施改变岩石湿润性和缩小油水粘度差,来达到提高水驱油效果。6. 简述稳定试井与不稳定试井的区别与联系。P45-109答:稳定试井是通过人为地改变油井的工作制度,

9、在稳定情况下,测量出各个工作制度下的压力及产量等资料,以便弄清油井的生产能力,确定油井的合理工作制度以及反求地层的有关参数,如地层渗透率等。不稳定试井方法是在生产过程中研究储层静态和动态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油井以某一产量进行生产(或生产一定时间后关井)测得的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资料来反求各种地层参数。联系是二者均是通过测得的资料来反求各种地层参数。7. 简述不稳定试井的基本原理及能够解决的问题。答:不稳定试井方法是在生产过程中研究储层静态和动态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油井以某一产量进行生产(或生产一定时间后关井)测得的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资料来反求各种地层参数。解决的问题:(1)确定井底附近或两井

10、之间的地层参数,如导压系数、流动系数等(2)推算地层压力(3)判断油井完善程度,估算油井增产措施的效果(4)发现油层中可能存在的各类边界(如断层、尖灭、油水界面等)(5)估算泄油区内的原油储量。8. 简述复杂断层的镜像反映法的基本要求和步骤。答:镜像反映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取消边界后,真实井与虚拟井同时工作时,仍保证原渗流边界不变。对多个边界问题,要求(1)对井有影响的边界都必须进行映射(2)对其中一个边界映射时,必须把井和其他边界一同映射到边界的另一侧(3)有时需要多次映射才能取消边界,甚至需要无穷多次。以两个相互垂直的断层为例说明镜像反映法的原则和步骤:(1)镜像反映法的对称性原则:以断层为镜

11、面,在生产井A1的对称位置映射出一口等强度的虚拟井A2,同时断层也被映射过来成为一个虚拟断层;以断层和虚拟断层为镜面,在A1的对称位置映射出虚拟的A3,在虚拟井A2的对称位置映射出虚拟的A4,因、都为断层,所以A1、A2、A3、A4同号,且产液强度相同。(2)边界性质不变原则:断层具有分流线性质,在断层附近的井通过镜像反映取消边界后,在真实井与虚拟井的共同作用下,若在原边界处仍具有分流线的性质,则说明反映正确,反之不正确。9. 简述封闭弹性驱油井定产量生产时压力变化规律。答:在这种情况下,当开井生产时,断层内各点的压降曲线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压力波传到边界之前称为压力波传播的第一阶段,传到边

12、界之后称为压力波传播的第二阶段。压力传播的第一阶段:从井底开始的压力降落曲线逐渐扩大和加深,此时油井的生产仅靠压降漏斗以内地层的弹性能量作为驱油动力,在压降漏斗边缘以外地区的液体,因为没有压差作用而不流动。但在压力波传播的第二阶段,由于边界是封闭的,无外来能量供给,故压力传到B0点后,边界B0处的压力就要不断下降。在开始时边缘上压力下降的幅度比井壁及地层内各点要小些,即B0B1A0A1;B1B2A1A2;。,随着时间的增加,从井壁到边界各点压降幅度逐渐趋于一致。这就是说,当井的产量不变,渗流阻力不变(释放能量的区域已固定)时,则地层内弹性能量的释放也相对稳定下来,这种状态称为“拟稳定状态”。直到地层内各点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弹性开采阶段始告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