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实验室安全培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029659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成实验室安全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合成实验室安全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合成实验室安全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合成实验室安全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合成实验室安全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成实验室安全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成实验室安全培训(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室安全生产,15 July 2019,HSE Dept.,15 July 2019,HSE Dept.,主讲内容,第一部分 危险意识培养及安全防护 第二部分 安全事故紧急处理 第三部分 剧毒品与废物处理 第四部分 公司案例,15 July 2019,HSE Dept.,第一部分 危险意识培养 只要进入实验状态,在做任何一个操作之前, 都必须首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有没有危险?”和“危险发生了怎么办?”,15 July 2019,HSE Dept.,无经验实验推荐程序 对于遇到没有做过的实验或没有用过的试剂一定要特别当心。推荐采 用如下方式处理: (一)对于有文献报道的,实验前一定要仔细阅读

2、文献,弄清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如:是否易燃、易爆;温度、搅拌、加料顺序、各反应物用量有无特殊要求; (二)对实验中用到的不了解或了解不详细的试剂或溶剂一定要先弄清其理化性质; (三)向做过类似反应的有经验的同事请教,详细了解相关注意事项; (四)在实验操作中对自身做好严格全面的防护,并设想好发生情况时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同时最好请有经验的同事在一旁指导。,15 July 2019,HSE Dept.,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安全隐患: 含自由基的溶剂(乙醚、四氢呋喃)不能蒸干(爆炸!); 氧化性试剂不可接触还原性试剂(爆炸!); 装柱子和刮板子的时候一定要戴口罩并不能乱倒,因为吸入大量硅胶粉尘,会形成

3、矽肺,很难治疗。 很多人都认为石油醚等脂肪性化合物毒性不大,其实脂肪性化合物中毒最难治疗(如石油醚、苯等,在体内无法代谢,过量摄入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 盛有大量溶剂或者反应液(1L以上)的玻璃容器(烧瓶、烧杯等)必须使用二次容器。同样的,反应瓶也必须使用二次容器(即使是室温反应)。 往废液桶里倒废溶剂时,强酸、强碱、钠、氯化亚砜等必须经过无害处理后方可倒入),通风橱一定要拉下来,否则大家一起慢慢中毒。 许多溶剂是可以通过皮肤吸收的,接触后必须马上用水冲洗。常见的比如甲醇,苯,DMF等。 对于加热、生成气体的反应,一定要小心不要成了封闭体系,应该小心滴加。 对于容易爆炸的反应物,如过氧化合物,叠

4、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无水高价金属盐,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加热小心,量取小心,处理小心。,安全防护,防毒 防爆 防火 防灼伤,防毒 大多数化学药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毒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而发生中毒现象。 如 HF 侵入人体,将会损伤牙齿、骨骼、造血和神经系统 烃、醇、醚等有机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麻醉作用; 三氧化二砷、氰化物、氯化汞等是剧毒品,吸入少量会致死。,防毒注意事项 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性能和防护措施; 使用有毒气体(如H2S, Cl2, Br2, NO2, HCl, HF)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蒸汽经常久吸会使人嗅觉

5、减弱,必须高度警惕; 有机溶剂能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 剧毒药品如汞盐、镉盐、铅盐等应妥善保管; 实验操作要规范,离开实验室要洗手。,您身边的有毒物质,化学实验有很多溶剂都有剧毒,但毒性特别大的不是很常见 常用的溶剂,毒性大的要数苯了,现在基本上淘汰不用了 现在常用的大量溶剂里氯仿是毒性比较大的,损伤肝脏,有蓄积性;甲醇能影响视力;乙酸乙酯能损伤肺,持续大量吸入会导致肺气肿。,防火 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 金属钠、钾、铝粉、电石、黄磷以及金属氢化物要注意使用和存放,尤其不宜与水直接接触; 万一着火,

6、应冷静判断情况,采取适当措施灭火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水、沙、泡沫、CO2 或 CCl4 灭火器灭火。,防爆 化学药品的爆炸分为支链爆炸和热爆炸 氢、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水煤气和氨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一旦有一热源诱发,极易发生支链爆炸; 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热爆炸。,防爆措施 对于防止支链爆炸,主要是防止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散失在室内空气中,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当大量使用可燃性气体时,应严禁使用明火和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器; 对于预防热爆炸,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必须分开存放,使用时轻拿轻放,远离热源。

7、,防灼伤 除了高温以外,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醋酸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应注意不要让皮肤与之接触,尤其防止溅入眼中。,15 July 2019,HSE Dept.,安全防护武装自己 进入实验室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工作服,进行操作时必须戴防护手套。 进入实验室不得佩戴隐形眼镜、不得穿短裤、裙子、凉鞋、拖鞋、高跟鞋等。实验室内不得进食、饮水及存放食物饮料等。 出实验室时必须摘下手套,以免污染门把手及其它实验室外的公共设施。在办公区、前台、会议室等公共区域不得穿工作服。 进行实验时通风橱尽可能拉低,不用时应拉至离桌面15cm之内。,15 July 2019,HSE De

8、pt.,5、当反应具有潜在的危险性时,必须采取进一步的防护措施,如口罩、防毒面罩、有机玻璃防爆面罩及防爆板等,有毒性气体产生时要做好尾气吸收工作。 6、进行与硅胶有关的操作时一定要戴好口罩,废弃硅胶要盛放到密闭体系(塑料瓶或垃圾袋)中,禁止直接倒入垃圾桶中。 7、使用紫外灯时,不能使皮肤暴露在紫外灯下,绝不能让其照射到眼睛。 8、送废溶剂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干净手套、旋紧废液桶盖,不得污染公共设施。,15 July 2019,HSE Dept.,第二部分 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 由于公司主要从事的是有机化学合成的研究,因此接触到 大量有毒、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上述物质在突然泄漏、操 作失控或自

9、然灾害的情况下,存在着燃烧、爆炸、人员中毒、 窒息等严重事故的潜在危险。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紧急情 况下,必须先在实验室立刻进行应急处理。,15 July 2019,HSE Dept.,安全事故紧急处理程序 (一)若有人员受伤,应立即安排救治。 (二)无论任何事故发生,同实验室的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通知 (三)当事故发生时,附近员工有义务帮助责任人处理事故。 (四)HSE部门和HSE委员会成员有权力决定和判断事故级别。,15 July 2019,HSE Dept.,(五)事故紧急处理完毕后,组长应立即写出一个简单报告,告知有关 人员。 (六)事故现场在确保无危险情况下应保留并拍一些照片,请安全

10、委员会全体成员学习和吸取教训,并在各组加强教育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七)发生事故的小组应立即召开组会,并在HSE联合会议上,讨论事故的教训、原因并向公司建议应该做出的整改措施。 (八)责任人和组长写出一个完整的报告,交安全委员会备案,请全体人员引以为戒,并作为以后安全培训和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形成制度避免类似事故。,15 July 2019,HSE Dept.,紧 急 疏 散 公司规定:在发生严重意外情况下(爆炸,不可控制的燃烧或者大量气体的泄漏),首先以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为主。所有人员应尽量迅速撤离危险区,以远离爆炸,火源,毒物,泄露源等危险物; 每幢楼都有安全逃生图,15 July 201

11、9,HSE Dept.,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干粉灭火器适宜扑救石油产品、油漆、有机溶剂火灾,也适于扑救气体火灾和带电的低压电气火灾。使用近火源喷射;干粉容易飘散,不宜逆风喷射。干粉喷射时间较短,使用时要选好喷射目标。,15 July 2019,HSE Dept.,二氧化碳灭火器适宜于扑救贵重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等火灾,也适于扑救带电的低压电气设备和油类火灾。但不可用来扑救钾、钠、铝、镁等物质的火灾。二氧化碳射程近,应接近着火点在上风方向喷射。,15 July 2019,HSE Dept.,使用灭火器时,要正确和迅速地判断风向,顺风打开 灭火器,对准火焰底部喷射,不要顶风而上。,15 July 20

12、19,HSE Dept.,如果液体燃烧着火,应将灭火器对准液面,而不要对准火焰。,15 July 2019,HSE Dept.,管线跑冒滴漏渗出液体发生火灾时,应对准滴漏 处由上而下进行喷射,不应只对火焰喷射。,15 July 2019,HSE Dept.,使用灭火器进行扑救,可按灭火器的数量,组织人员同时使用,迅速把火扑灭,而不应该只由一个人使用。,15 July 2019,HSE Dept.,火被扑灭后,仍然要面对现场,防止复燃,直至确信不再燃烧,才能离开火场。,15 July 2019,HSE Dept.,火被扑灭后,应将灭火器重新充灌化学药剂,而不应该将空筒挂起。,15 July 20

13、19,HSE Dept.,第三部分 剧 毒 品 与 废 物 处 理 一、实验室剧毒品的订购、领取 (一)剧毒品订购 订购剧毒品(化学药品)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适量订购,“用多少订多少”! 剧毒药品由公司专人保管。剧毒品(进口试剂)的订购需经组长审批。 (二)剧毒品领取 公司试剂负责人处登记其他常用试剂可到化学品仓库领取,领用时必须使 用二次容器!,15 July 2019,HSE Dept.,二、废 弃 物 处 理 1、废液 (1)所有化学废液必须倒入专用的废液桶中,每周的固定时间统一进行回 收处理。 (2)废液、有机溶剂和化学试剂严禁倒入水槽中。 (3)强酸、强碱必须经过中和处理,金属钠、SOC

14、l2、POCl3、PCl3、 PCl5等必须经过破坏、中和处理后方可倒入废液桶中。 (4)有毒物质(如NaCN等)必须先解毒后方可倒入废液桶中 2、固体污染物 硅胶、催化剂、针头、干燥剂、分子筛、硅藻土等化学试剂、用过的注 射器、反应残渣等实验室中产生的固体垃圾以及装化学试剂的试剂瓶等为 固体污染物。实验室中的垃圾桶用来盛放固体污染物,15 July 2019,HSE Dept.,橡皮管老化 一研发人员开一反应,由于反应时间在20小时左右,反应温度在85.故打算于后天 停止反应并进行后处理,由于橡胶管(冷凝回流管循环水管)撕裂造成水大易流出。幸好值 班师傅及时现,关闭水源降低了事故后果。经后查

15、证未造成公司重大财产损失,也无人员损 伤亡。 事故分析: 1 可能橡皮管老化,已让实验员改换橡皮管。(3次) 2 可能水流太大。,第五部分 公司案例,15 July 2019,HSE Dept.,玻璃套管和橡胶管对接,刮伤 一研发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当把玻璃套管和橡胶管对接时,由于玻璃套管有小裂 缝,一用力套管就碎了。同时由于对接时没有戴纱手套。导致手指大拇指被刮伤,血流不 止。后去医院检查缝合伤口。 事故分析: 1、 对接玻璃管和橡胶管时没戴纱手套(9次),未做好个人防护; 2、操作前没有仔细检查所有玻璃仪器,存在侥幸心理; 3、玻璃仪器质量存在问题; 4、经验教训:A:动员全组检查玻璃仪器,

16、对有安全隐患的玻璃仪器进行清理。 B:加强安全教育,做好个人防护;,15 July 2019,HSE Dept.,双氧水引起圆底烧瓶炸裂 我在一烧瓶(1000ml)中旋蒸反应体系,其中含225ml水37.5ml11.25g(0.125mol) 3羟基四氢噻吩,29g浓度为30的双氧水(0.255mol)。当产物在50度的水浴上旋至快 干时,圆底烧瓶炸裂。同时实验台上的一块玻璃破碎。本事故中无人受伤。 事故分析: 反应中没反应的双氧水未经过Na2SO3等还原剂处理,在较高温度下,近似密闭体系 中,剧烈地放出氧气,产生爆炸,致反应圆底烧瓶炸裂,通风橱防爆玻璃碎裂。,15 July 2019,HSE Dept.,锂铝氢着火 在称取强还原剂锂铝氢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导致混有锂铝氢的四氢呋喃悬浊液洒落在 桌面上,当时本人错误地选择了以卫生纸来擦试。在由于过热而导致纸巾起火后又错误地选择以潮湿的毛 巾来压灭火焰,最终致使毛巾起火燃烧,在各位同事的帮助下,才将火焰扑灭。 事故原因: 1、加强安全意识培养,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操作存在问题。 3、建议组长加强对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