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施规划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028882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施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施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施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施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施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施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施规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施规划(2001-2005)执行情况总结1997年,我区开始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3年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验收。在2003年区第九次党代会上,又一致通过了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宏伟目标。五年来,北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实验区建设“重效率、重效益、重效果”的特点,在全面实施完成重庆市北碚区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总体规划(19962000)的基础上,按照重庆市北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施规划(20012005年)(简称“二五”规划),确定的6大指标体系,36个指标,6个方面发展重点,5项主要任务,50个示范

2、项目等目标任务,开展了全面卓有成效的工作,荣获“全国山水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等33项国家级奖项。 一、落实“二五”规划的基本情况 (一)落实规划各项工作目标 重庆市北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施规划(20012005年)启动实施以来,我区坚持以规划为纲,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政府督办、部门分工、责任明确、考核到位”的工作原则,充分调动各部门及社会的积极性,把规划实施同部门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同局部工作结合起来,把日常指导同严格检查考核结合起来,将实验区的工作分解,纳入区委、区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对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目标,坚

3、持实行“一票否决”的制度。 实验区建设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的指导思想,制定了重庆市北碚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并由实验区办公室邀请区“四大家”领导及人大、政协代表对在建项目进行视察;同时按照“自力更生、自加压力、自始至终”的原则,鼓励多渠道申报立项,多方资金投入,2001年至2005年间,仅实验区办公室就争取到国家科技部和市科委立项支持的项目近20项,经费200多万元。部门与各社会单位也加大了对规划内外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力度,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我区实验区项目的建设工作。 (二)规划的指标、项目实施情况 几年来,区政府在社会事业投入、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

4、设、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分析,规划中90%以上指标完成较好,尤其是反映我区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获得大幅度提升,2000年为73岁,预期2005年达到75岁,实际达到76.5岁;人口自然增长率2000年为1.3,预期2005年1,实际达到0.7;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年为5546元,预期2005年达到7800元,实际达到101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年为2312元,预期2005年达到3100元,实际达到3670元;城镇人均居住面积2000年为12.7米,预期2005年达到21.0米,实际达到3

5、1.0米;森林覆盖率2000年为27.19,2005年达到30;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81;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2000年为85,2005年达到95;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2000年为91.14,2005年达到95;清洁能源利用率2000年70,2005年达到93;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2000年20,2005年达到8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00年为8334元,预期2005年达到11520元,实际达到13722元;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1。有部分指标呈统计下降趋势,如每万人医生数,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等。分析主要原因,是统计口径问题,因企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用工灵活,部分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并未纳

6、入统计范围的人员逐渐扩大。 加强实验区项目建设和管理,是抓好创建示范区工作的重要支撑。2001年,各个部门根据“二五”规划50个优先发展项目要求,开始了组织实施工作。2005年我们对实验区“二五”规划的50个项目进行了集中全面调研分析,“三级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碚污水处理厂续建工程”等效果好、成绩大;“人居示范小区”、“名优果苗基地建设”、“北碚区观音峡观景广场”、“渝合调整公路北碚段建设”、“北碚区优抚对象疗养中心”、“北碚区社区服务中心”、“扩产50吨/年麦迪霉素技改工程”、“1000吨/年黄霉素工业化生产”等项目已完成建设目标。初步显示出社会效益

7、和经济效益。规划的优先项目目前已完成28项,占56%,正在实施的20项,占40%,因各种原因未启动2项,占4%。 二、实验区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经济增长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1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人均GDP年均增长10.1,分别超计划1个和2.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55亿元,年均增长17.7,超计划7.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累计达11亿元。企业改制不断深化,区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面达5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57.2亿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7.453.439.2。 区行政中心顺利搬迁,北碚新城初具规模。

8、渝合高速公路提前建成通车,省道110北碚段、碚金路、碚青路等区间干道完成硬化改造,农村公路基本实现村村通。建成天然气第二气源。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实现城乡同网同价。现代通讯基础网络覆盖全区。同兴垃圾处理厂、北碚污水处理厂相继建成投入使用。碚东大桥桥墩下部构造主体工程、遂渝铁路北碚段工程、北华路改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渝合高速公路东阳立交、缙云山立交建成通车,草街航电枢纽工程进场道路及吴粟溪大桥全面竣工,澄八路、文干路等区间干道整治如期完成。 到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0185元,年均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670元,年均增长8.5。城镇居民和农村人口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

9、到31平方米和35平方米。 (二)“科教兴区”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北碚区开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以来,科技工作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每年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都要专题调研科技工作。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定、促进成果转化办法、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办法等政策,坚定不移地依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技、人才、成果优势,以科技企业、龙头企业为载体,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工作,使转化率和应用率不断提高到目前的38%左右,一些成果如:“高速无刷电机”、“不饱和树脂电子电器封装绝缘材料”、“中华倒刺鲃产业化养殖示范”、“应用膨胀螺纹钉系统行前牙桩冠

10、的临床效果观察”等得以在生产实践中转化应用。同时,还积极争取了国家科技部、市科委的项目支持,如:国家星火计划“歇马花果苗木生产者协会”、重庆市重大科技项目“三峡库区星火产业带北碚花卉苗木产业化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区)指标体系建设”、“政务信息化建设”等,还加强了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与西南大学资环学院合作编制了北碚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实施规划(20062010)、北碚区“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开展了重庆市北碚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重庆市北碚区科技资源转化成科技优势战略研究、重庆市北碚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专题调研;与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合作编制了北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

11、化“十一五”专项规划;与西南大学高教所合作开展北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研究; 20012005年,区科委还以立项支持方式下达与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科技项目共计100余项,组织申报并获得市科委立项支持的市级科技项目近20项,争取到科技经费近300万元。区科委坚持每年定期或不定期收集科技成果,专利技术等,以简报向各镇、街推荐;多次邀请和组织专家、教授到镇(街)、村进行考察、调研,针对性地就果树、果苗、花卉、畜牧、水产、食用菌、无公害蔬菜等进行适用技术培训;在各镇、街建立了科技管理办公室,落实了基层组织,使科技工作得到延伸,先进实用技术进入农户、社区。 五年来,区科委加强了对企业的服务工作,创建

12、了北碚生产力促进中心,搭建了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协助重庆宇通仪器仪表公司和重庆飞特斯测控设备有限公司包装项目,获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25万元;完成技术合同登记60余项,登记金额9800万元,培育民营科技企业32家,全年实现收入6.5亿元,组织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2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01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2%。 我区的科技工作,连续两年在重庆市政府对区(市、县)科技目标考核中,荣获一等奖。2005年首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 (三)大力推进生态北碚建设,四大生态构架初见端倪 生态北碚论北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生态经济发展战

13、略研究,以北碚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为研究案例,提出了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从生态环境建设、生态高效农业体系建设、生态工业体系建设、生态旅游体系建设、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等九个方面论证了生态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重点、途径、支撑与保障,充实了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并以“生态经济”统领北碚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应用于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上取得了突破,为此获2004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励。 逐步建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工业体系。如重庆横河川仪有限公司是逐步在我区推广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先进试点单位,取得认证后,公司用水、用电单耗分别

14、比同期下降了70%,26%,纸张消耗下降5%,废弃包装再利用率达80%以上,生活垃圾、生产废弃物排出大幅度减少并有效分类与合理处理,废水、噪声的排放全部达标;废油、废液严格按照危险物品五联单进行采购、使用及回收处理,为此年产生效益21万余元。现我区已有麦田机电有限公司、川仪九厂、富皇水泥、歇马机械厂和重庆正川玻璃有限公司等企业陆续获得ISO14000、ISO9000认证。同时还涌现象重庆天奇物业公司和重庆澄江煤矸砖有限公司这样资源节约型企业;重庆华伟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推行清洁生产中,投资100多万元改燃煤锅炉为燃油锅炉、新建乳化液废水处理、医用焚烧炉、新建玻璃钢酸雾废气处理系统,废水、废气

15、全达国家排放标准;重庆大新药业公司投资1040万元,采用生化处理技术,现每天可减少4.210吨的化学需氧量进入嘉陵江。 以种花、果、苗、养殖为特色的生态高效农业建设已初见成效。我区全面进行可持续型农业生产改造,推广无公害技术,实施生物防治病虫害措施,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品种、环境、产品质量的监管。到2005年,全区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9个,新增花卉苗木、水果、香料、中药材基地11000亩,改良精养鱼基地1000亩,形成了静观花卉、歇马果苗、水土名优鱼、东阳西瓜、施家笋竹、金刀峡食用菌和冬桃、石坝香料产业带。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6亿元。五年来,注意把花木产业作为优质高效农业的主导,抓出了特色和成效。至2005年,我区花木基地面积已发展到6万多亩,生产品种达900余个,花木种植专业合作社103个,专业大户130户,花卉企业98个(其中:市区龙头企业29个),花农花商5000多户,涉及31个村,148个社,9000多农户,从事花木产业的人员达3.5万人,实现年收入1.9亿元,带动全区花木产业收入达2.2亿元,拉动全区农民人均增收200余元。江东花卉长廊产业带已成为北碚区农村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现我区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缙云山、北温泉,国家“3A”级旅游景区金刀峡,国家“2A”景区金果园,以及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