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028697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记与欧公言 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文忠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予因谓公曰:“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馂馀,可以已佞;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公遂大笑。 元佑六年闰八月十七日,舟行入颖州界,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偶记一时谈笑之语,聊复识之。 (选自东坡志林卷三技术)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 A.公遂大笑 然操遂能克绍 B.以笔墨烧灰饮学者 以塞忠谏之路也 C.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 温故而知新 D.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2.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医 以 意 用 药 多 此 比 初 似 儿 戏 然 或 有 验 殆 未 易 致 诘 也3. 翻译下面句子。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4. 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欧阳修谥号文忠;东坡,即苏轼。他们都是北宋文学家。B. 医生为了治好患者的病,用到了舵公的牙、手和所出的汗。C. 作者说用相关著名人物使用过的物品可以分别治昏惰、疗贪、已佞、治怯、疗

3、恶疾等,是仿照欧阳文忠公讲的故事类比推理得出的。D. 作者乘船进入颍州地界,便想起20年前与欧阳文忠公的一番笑谈,且把它记了下来,说明当时这番谈话妙趣横生,所以作者才印象深刻,经久不忘,言犹在耳。答案:1.C2. 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3. 由此推广开来,那么和伯夷的洗澡水,就能够治好贪婪4.B译文: 欧阳修曾经说过:“有一个患有出冷汗毛病的人,医生问他患病的原因,他说 :“乘船时遇到风浪,偶然而患上此病。”医把多年的船舵把手放在柂工手出冷汗的地方,刮成末,搀合丹砂、茯神这一类东西,柂工喝了这药就痊愈了。如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文忠于是

4、说:“医生凭想当然来用药的都跟这是一样的,乍看好像儿戏,但是偶尔有点疗效,几乎不容易对他质疑了。”我于是对他说 : “把毛笔和墨烧成灰和上水让学生喝下去,就能够治好他的糊涂和懒惰了吗?由此推广开来,那么和伯夷的洗澡水,就能够治好贪婪;吃比干的剩菜剩饭,就能够治好奸伪;舔樊哙的盾牌,就能够治好胆怯;闻西施的耳环,就能够治好容貌丑恶。”欧阳修听后就大笑。元佑六年闰八月十七日,乘船到了颖州界,正好想起二十年前在此地见到欧阳修,偶尔想起一时谈笑的话语,就如同在一次认识他。(二)使者见秦王曰:“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秦王曰:“夫燕无道吾使赵有之子何贺?”使者曰:“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

5、下曲阳为燕,赵广三百里,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胜秦者,国小而地无所取。今王使赵北并燕,燕、赵同力,必不复受于秦矣。臣切为王患之。”秦王以为然,起兵而救燕。 (选自战国策燕策,有改动)1. 解释下列鞠总加点词语的含义。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臣切为王患之2. 讲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3.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夫 燕 无 道 吾 使 赵 有 之 子 何 贺?4.选文中的燕使采用什么方式说服对方?答案:1.通“拒”,抗拒 忧虑,担忧2.燕王私下听说秦国兼并了赵国,就派我持金千斤来祝贺。3.夫燕无道吾使赵有之子何贺?4.燕国使者从对方角度

6、设身处地地进行劝说译文:燕国使臣拜见秦王说:“燕王听说秦、赵两国联合,燕国派我持金千斤来祝贺。”秦王说:“燕王昏庸无道,我要赵国灭掉燕国,你还来祝贺什么?”燕国使臣说:“我听说,当赵国在全盛时期,南面的邻国事秦国,北面的下曲阳靠近燕国,赵国的土地方圆三百里,却与秦国相持了五十多年,赵国之所以反不能战胜秦国,是由于赵国小,又没有可能有其它国家来帮助扩大自己的国土。现在大王要赵国向北往灭掉燕国,假如燕国和赵国联合一致,就肯定不会再服从秦国了。我暗自为大王担忧。”秦王以为说得对,于是派兵援救燕国。(三)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

7、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注释】:市井:指做生意。 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十千:指十贯铜钱。1. 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子禽之 禽:通“擒”,抓获 B.汝素寡悔 素:一向,平时 C.问其所欲 欲:欲望 D.卒为良民 卒:最终2.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3. 用“”给画浪线的句子断句。 曹 州 于 令 仪 者 市 井 人 也 长

8、厚 不 忤 物 晚 年 家 颇 丰 富4. 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答案:1. C2.你太贫穷了,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恐怕会被人责难的。3.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4.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译文:曹州于令仪,本是市民,为人忠厚,不损人利已,晚年家境颇为富裕。一天晚上有人到他家行盗。于令仪的儿子们抓住了小偷,原来是邻居的儿子。令仪对他说:“你平时从末做过坏事,何苦做小偷呢?“那人回答说:“都是贫穷逼的。“问他需要什么,小偷回答说:“有一万钱就足以买食物及衣服了。“令仪按照他要求的数目给了他。小偷刚一走,令仪又叫他回来,盗贼很怕,令仪对他说:“你十分贫穷,晚上却背着一万钱

9、,恐怕巡逻的人会盘问你。留到天亮再走。”盗贼十分惭愧,终于成于良民。(四)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 (选自晋陈寿进表)【注释】魏武帝:曹操。 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

10、 众寡:人数少。 建:提出。 吴会:吴国。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顾野有麦场 B乃建奇策/策之不以其道 C身使孙权/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江南悉平/事无大小,悉以咨之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三处。 备 得 用 与 武 帝 交 战 大 破 其 军 乘 胜 克 捷 江 南 悉 平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将军。4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答案:1D(A拜访/看见 B计谋/鞭打 C出使/假如 D都)2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3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

11、“既”“足”“以为”每处1分。“既”译成“已经”也可,“足”译成“富足”“丰足”也可。)4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赤壁之战取胜,平定江南。西取益州,并治理成功。译文:诸葛亮年轻时有超群的才能。身高八尺,面容相貌十分伟岸,当时人认为他与众不同。遇到汉末战乱,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避难。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当时左将军刘备认为诸葛亮有特殊的才能,于是多次到草屋去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十分称道刘备的杰出才能,于是结交了他,感情深厚。等到曹操南征,荆州刘琮把整个荆州当作礼物送给了曹操并投降曹操,而刘备失去了权势和地位,人数少没有立足之地。诸葛亮当年27岁,就进谏奇策,亲自出使孙权,向吴国求援。孙

12、权早就敬佩刘备,又看到诸葛亮有特别的雅量,十分敬重他,立即派兵三万人来帮助刘备。刘备能够用兵和曹操交战,大败曹军,乘胜攻下曹军。江南全都平定了。后来诸葛亮帮助刘备又向西攻打益州。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五)(包拯)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

13、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注释】权知:暂时代理。1.下面各句与“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中的“其”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逐日) B.蹲其身,使与台齐(童趣) C.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D.其一犬坐于前(狼) 2.将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3. 用“”为下面句子断句。 拯 性 峭 直 恶 吏 苛 刻 务 敦 厚4. 文中写“童稚妇女,亦知其名”“京师为之语”意在说明什么?答案:1.A2. 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

14、吏因此不敢欺瞒。3.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4.意在说明包拯立朝刚毅,为官清正的名声广为传颂。译文:(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包拯性情严峻刚直,憎恶办事小吏苛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也断绝往来。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