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海滨小城(优质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028689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海滨小城(优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9.海滨小城(优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9.海滨小城(优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9.海滨小城(优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9.海滨小城(优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海滨小城(优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海滨小城(优质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滨小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抓住特点具体写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留心周围事物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小城景色的特点;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并抓住景物特点观察的方法。【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一、复习检查(4分钟);二、学习“小城景色”(28分钟);三、全文总结,体会写法(6分钟);四、作业布置(2分钟)。【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学生齐读: 海滨小城。2、课文先写海滨,再写小城。大家回忆一下,课文写了海滨的哪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3、过渡:你觉得海滨的景色美不美

2、?(美!)可是,靠近海滨的这座小城的景色怎么样呢,你想不想知道,想不想到小城里去看看?(想!)二、学习“小城景色”下面快让我们打开书,跟着作者去看看小城吧!1、课文中最能概括小城景色总特点的句子是哪句话?请找出来读一读。学生迅速找出课文最后一句话后教师让学生齐读。之后,教师范读,学生再读。2、课文为了表现小城景色的总特点,具体描写了小城哪些地方的景色?(板书:庭院、公园、街道)这些地方各自又有什么特点?请把概括它们各个地方的特点的句子划出来。划好后追问:划出的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小结:像这种在每节开头、能概括这一节主要意思的句子叫总起句。在今后学习中,我们会经常碰到它。如果我们学

3、习时能迅速找到它,对我们快速理解课文就会有很大帮助的。3、过渡:作者如何观察出小城景色的特点的呢?又是如何围绕总起句具体描写小城景色的特点的呢?这是我们这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学习“庭院部分”1、第四节的总起句是什么?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了哪三句话?指名回答并齐读。2、出示:“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齐读后问: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板书:树多。)谁能把这个句子读读好,让人听了觉得庭院里的树真的很多。(教师指导朗读:“别的”要用重音读。)3、出示:“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园都是。”读后问:这句话写出了桉树叶子的什么特点?(板书:叶香)追问:香到什么程度

4、?用书上语句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故意嗅嗅鼻子,并接话:“哟,满街满园都是香味!”你能读出香味醉人的感觉来吗?指名读,同时让其他同学想象:你就在小城的这个庭院里,通过听,自己是否似乎真的闻到香味,是什么香味,感觉怎样?你知道作者是怎样才观察到庭院里“叶香”的特点的?(用鼻闻。)4、出示:“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象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这次作者观察了树的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板书:花美。)凤凰树开花很热闹,问:“热闹”是什么意思?(繁盛活跃)热闹到什么程度呢?从书上找出有关语句回答。(“小城好象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小城里真的有“红云”吗?那么,这里的“一片片红云”指什么?为什么会

5、看成“一片片红云”呢?答后追问:这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突出了花的什么特点?(突出“花美”的特点。)作者又是怎样观察到“花美”的特点的呢?(用眼看到的)教师补充:作者的确是用眼看到的“花美”,但他明明看到的是花,这里却看成了“一片片红云”。这是什么呢?这是作者用眼看时的想象啊!所以,观察时展开想象,这也很值得我们学习。(板书:展开想象。)5、第四节主要写了小城庭院。它有哪些特点呢?6、你能读出庭院的特点吗?(“能!”)指名读,大家闭眼想象。读后问:作者是如何观察庭院的这些特点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作者用眼看,看到了庭院里“树多”、花“热闹”的特点;用鼻闻,闻到了庭院里桉树“叶香”的特

6、点;在看花“热闹”时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热闹而又美丽的凤凰花想象成“一片片红云”,写出了”花美“的特点。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写得真不错!7、教师问:你还知道其他的什么途径来观察事物呢?学生自由回答、补充,教师依次板书:用耳听、用手摸、用嘴尝 学习“公园部分”1、过渡:小城的公园又怎样呢? 2、指导学文:课文是如何具体写公园景色的呢?又写出公园的什么特点呢?学生齐读课文第五节。讨论交流:课文那些地方写得特别好,写出了公园景色的特点?学生自由发言。例如:学生认为:“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这句话写得好。教师出示这句话后引导:这句话好在哪里?学生讨论后

7、认为:“这句话是比喻句,把榕树比作绿绒大伞,写出了公园里榕树大的特点。”有人补充:“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这里不仅写出榕树叶密的特点,还写出由于树叶密不透风而产生的好处是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教师适时板书:榕树大、叶密。小结:作者在课文中把公园景色的特点写得如此生动、具体,你能说出作者是怎样观察景色的特点的吗?(用眼看,并展开想象。)4、课文第五节具体写出了公园里“榕树大”、“叶密”的特点,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小城的公园更美。学习“街道部分”1、过渡引导:“小城的街道也(怎样)”学生齐答:“(也)美。”2、默读课文第六节,自学思考以下问题:作者主要观察了街道的,它的特点是。街道的路有种

8、,除了的大路,就是的路。3、学生自学,小组讨论。(板书:路干净。)4、教师指点:课文是怎样具体写“路干净”的特点的?写沙路时“咯吱咯吱地响”,“好象踩在沙滩上一样”,这看出作者是怎样观察的?(用耳听、用心感觉)5、小结:作者观察小城的街道时,不仅用眼看,用耳听,还用心感觉,写出了小城的街道“路干净”的特点。学习第七节“总结部分”1、小城留给作者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并齐读最后一节。2、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3、小城景色的总特点是什么?从文中找出重点词语回答。(板书:整洁美丽。)三、全文总结,体会写法1、课文先写海滨美景,再写小城美景。那么,课文主要写什么呢?(主要写小城。)

9、既然课文主要写小城,那么为什么又写海滨呢?或者说,写海滨景色对于写小城景色起什么样的作用呢?(通过弄清海滨与小城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写海滨美景是为了突出海滨的小城景色更美,即突出海滨的这座小城的整洁美丽。2、作者与文中的这座海滨小城是什么关系?请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来说明。(“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说明文中的这座海滨小城是作者的家乡。)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座海滨小城?或者说,作者通过描写海滨小城的整洁美丽,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板书:热爱家乡。)3、作者是如何留心周围事物,写出小城景色的特点的?(指名看板书,引导学生把作者的观察方法与小城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回答。)4、在这堂课中,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懂得了:a、海滨小城是整洁美丽的;b、作者能运用看、闻、听、摸等各种方法进行观察,我们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也要像作者一样,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观察。)四、作业布置小练笔:我们的校园或校园的一角。具体要求:先观察,再写下来;观察时,要运用课堂上学会的几种方法进行观察,从而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作文时,要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选择景物;然后围绕景物的特点,具体地写出我们自己的校园的特点来。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