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要不要学生熟记加法口诀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028677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论要不要学生熟记加法口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再论要不要学生熟记加法口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再论要不要学生熟记加法口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再论要不要学生熟记加法口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再论要不要学生熟记加法口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论要不要学生熟记加法口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论要不要学生熟记加法口诀早在30年前,我已发表“要不要熟记加法口诀?”一文,提出让学生背加法口诀的观点。当时曾引起小学数学教育界的关注和争论。可是中国人一向是唯上唯书,由于课本不改,没有加法口诀,结果是涛声依旧。30年来,小学数学教材虽几经变革,但始终没有引进加法口诀,课本中只有乘法口诀,没有加法口诀。近年来正在讨论中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是什么的问题,时机来了,重提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一线希望。我写此文再表达我的观点,以引起大家的思考与讨论。一、提出熟记加法口诀的起因19791980年,我们在十六个省、市、自治区对小学生口算能力进行调查,结果发现: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速度不如表内乘、除法。见下

2、表:口算内容参加人数平均成绩(5分钟内做对题数)20以内加减法701776.1表内乘除法711093.3后者比前者快%22.60%从表上看出计算“表内乘除法”的速度超过“20以内加减法”22.6%,按理说20以内加减法简单,计算结果大都是一位数,书写方便,而表内乘除法复杂,计算结果大都是两位数,书写也费时。为什么表内乘除法的计算速度反而要快22.6%呢?究其原因主要是表内乘除法用口诀,学生看到两个数相乘(除)能立即反应出结果,而20以内加减法没有口诀,学生看到两个数相加(减)必须在头脑里有一个思考过程,反应就慢了。从笔算计算的错误分析中,也可以发现:乘除法一般不会算错,大都错在20以内加减法上

3、。2010年,我们对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再调查,测试题和评分标准与1980年相同,结果见下表:口算内容参加人数平均成绩(5分钟做对题数)20以内加减法171749.1表内乘除法158174.8后者比前者快%52.3%从上表看出,虽然2010年与1980年相比,小学生口算能力有所下降,但是表内乘除法的计算速度,大大超过20以内加减法的趋势没有改变,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其主要原因,表内乘除法有乘法口诀下降幅度小,20以内加减法不用加法口诀,下降幅度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由于学生熟记乘法口诀,运用口诀计算乘除法,大大提高计算速度,为什么计算加减法就不可以用加法口诀呢?二、怎样运用加法口诀

4、大家只知道有乘法口诀,不知道还有加法口诀。古人流传下来只有乘法口诀,目前尚未查到有加法口诀,大概以为加减法比较简单不需要口诀了。小学教科书中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加法口诀。我是在1980年前后对小学生口算能力的调查中,发现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速度大大慢于表内乘除法的现象,从中得到启示,才提出引进加法口诀的设想,并付之实践,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显著教学效果。加法口诀局限在20以内进位加法,因为20以内不进位加法,由于数目小,一般掌握了数的组成分解,经过反复练习可达到熟练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一共才20句,如下: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九二11 八三11 七四11 六五11九三12 八四12 七五12 两个

5、六12九四13 八五13 七六13九五14 八六14 两个七14九六15 八七15九七16 两个八16九八17两个九18口诀的写法作了改革,采用前面两个汉字表示加数,后面阿拉伯数字表示和。这样可以分清哪是加数,哪是和。最后一句不用九九18,而用两个九18,同乘法口诀统一起来。20句加法口诀中包含了4句乘法口诀,可以减轻以后熟记乘法口诀的负担。有人担心加法口诀会同乘法口诀混淆,其实不必要担心。因为:(1)学20以内加减法要时隔半年后再学表内乘除法;(2)两者形式不同,加法口诀是大数在前小数在后(如九四13),乘法口诀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如四九36);(3)两者的得数相差甚大(如八六14,六八4

6、8)。实验班中很少有学生产生两者混淆的现象。应用口诀时看到两个数相加,不分前后都用同一句口诀,如:8+6= 6+8= 都用同一句口诀 八六146+7= 7+6= 都用同一句口诀 七六13今后在乘法中也采用同样的思路,看到两个数相乘,不分前后,都用同一句口诀,如:79 97都用七九63这句口诀。这样加法和乘法运用口诀都采取同样的思路,以减轻学生思维的负担。利用加法口诀做20以内退位减法。根据实验研究结果,我主张先形成减法的概念,再用破十法说明12-8=4的道理,然后用加法口诀做减法:12-8=4(想八四12)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儿童来说,20以内退位减法是个难题,用“破十法”思维过程比较复杂,用加法

7、口诀做减法,想加做减,立即反应出计算结果,这就化难为易了。这样把做加减法的思路同做乘除法的思路统一起来。用加法口诀做减法,想加做减;用乘法口诀做除法,想乘做除。所以说,熟记了加法口诀,大有用处,不但解决了进位加法的问题,连退位减法的难点也迎刃而解了,真是一箭双雕的好办法。运用加法口诀在计算笔算加减法更显示出神通广大的作用。它既能够提高计算速度,又能防止错误。我们用最难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举例:1、进位加法的难点是学生往往会把进位数忘了。因为课本上采用的是“后加法”,也就是十位上两个数相加以后再加个位上的进位数,从而使进位的思维暂时停顿,容易把进位数遗忘,造成差错。为此,我们可以做小小

8、的改革,把“后加法”改成“先加法”。“先加法”是把进位数直接加到下一位的第一加数上,保持进位的思维连续性,也就不会把进位遗忘了。计算时再用加法口诀,就如虎添翼了。7 8 9 个位:九七16,写6进1;+ 5 6 7 十位:先把进位数1加到8上成9,九六15,写5进1;1 3 5 6 百位:先把进位数加到7上成8,八五13,写13.2、笔算退位减法,原来的方法,思维过程比较复杂,如用采用加法口诀,想加做减,就非常简捷。例如:7 2 4 个位:九五14,写5,前一位退1;- 2 8 9 十位:2退1成1,八三11,前一位退1;4 3 5 百位:7退1成6,6-2=4.以后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以及

9、中学数学运算中的数值计算,加法口诀都有用武之地。三、熟记加法口诀的实验案例早在1961年,我曾在华东师大附属小学做过对比教学实验,一个班不教加法口诀,一个班要熟记加法口诀,试验结果表明,要求熟记加法口诀的这个班教学效果显著好。1964年,我又在上海市徐汇区建襄小学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原来按照课本不教加法口诀,实验时用一周时间让学生熟记加法口诀后,学生再做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速度立即提高32%。2011年四川省眉山师范附小,参加全国第二次小学生口算能力的调查测定后,接着做前后对比实验。选择一、二、三年级各1个班级,要求学生熟记加法口诀,一周后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后者比前者提

10、高35.7%50%。见下表:背诵加法口诀前、后的计算能力测定统计年级内容人数5分钟平均做对题数 一20以内加减法前5348.4后5367后者比前者提高%5338.4% 二100以内加减法(1)前7256后7276后者比前者提高%7235.7% 三100以内四则运算前6336后6354后者比前者提高%6350%四川省眉山师范附小 测试责任人:万照红 李志军 时间:2011年3月1日这里再介绍一个发人深省的个例。1983年我在江苏省常州师范学校任校长,有一位教师向我求教,他的孩子暑假后将要进小学读一年级,问我孩子学数学要不要做些什么准备。我回答她不需要做什么准备,如果孩子有兴趣可以教他背加法口诀。

11、这位教师带孩子散步时,像唱山歌一样每天教二句,20句加法口诀没有多久就会背了。开学后,孩子拿到新书特别兴奋,一口气把书上的计算题全部做完了。因为有了加法口诀,20以内加减法对这个孩子来说,真是小菜一碟。这个案例值得我们深思,应该重新考虑,一年级教材内容的安排。熟记口诀是中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之一,借助于汉字一字一音的发音优点,背诵朗朗上口,这是中国儿童的计算能力优于外国儿童的重要原因之一。乘法既然可以背诵乘法口诀,为什么加法就不可以背加法口诀呢。最近看到报刊上介绍,现在英国要向中国学习,要求小学生背乘法口诀,可是英语中的数字,一字多音,背起来有点麻烦。加法口诀只有20句,对低年级儿童来说不是难事。背会了不但能提高计算速度,防止差错,更重要的是一生有用,何乐而不为呢。加法口诀和乘法口诀好比鸟的两个翅膀,原来只有一个翅膀,现在有了两个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课本中要不要出现加法口诀,看来并非易事。教师可以先用起来,加法口诀无非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并没有更改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无碍大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作为一种尝试,指导学生背会加法口诀,使学生多学会一种本领,我想是没有错的。我期待着大家去尝试,并把实验的结果告诉我。 (邱学华: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小学 荣誉教授、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