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93027133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94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 2018-2019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一、单选题(每小题 1 1 分,共分,共 4848 分)分) 1.西塞罗认为:“正义只有一个,它对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有约束力,并且它是基于一个大写的 法,这个法是运用指令和禁令的正确的理性。无论谁,不了解这个大写的法无论这个法 律是否以文字形式记录在什么地方就是没有正义。”此“大写的法”指的是( ) A.自然法 B.万民法 C.公民法 D.十二铜表法 2.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 的是( ) A.奴隶

2、参与了立法 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3.公元前 5 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议论纷纷,说这位 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 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 A.直接民主 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代议制民主 D.大多数居民的民主 4. 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 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 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

3、的这一措施( )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5. 希腊神话中,克里特岛有个米诺斯王国,王国中有个迷宫。19 世末,英国考古学家据传说 组织了发掘,找到了迷宫和米诺斯王宫,证明了该王国的存在。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神话传说是第二手史料,史家可根据神话开展历史研究 B.神话属于人类早期记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史前史 C.神话传说属于口述史料,可以成为考古发掘的主要依据 D.神话传说属于间接史料,唯有经考古论证方可成为信史 6. “我以我自己及我妻子

4、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 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威廉三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 上王冠。这个“宣言”( )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B.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C.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D.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7. 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国家两方宪政的历史中写道:“社会的全盘重建 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美国政治的发 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 ”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和英国一样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B.美国

5、联邦政府的职能相当于英国的责任制内阁 C.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 D.美英两国都通过颁布宪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8.近代史上,英、美、法、德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其主要的共同点是( ) A.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 B.国家元首有权解散议会 C.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D.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 9.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动荡直到 1870 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 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 关于“1870 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的本质认识是( ) A.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巩固 B.说

6、明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逐渐平息 C.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D.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 10.1871 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 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各邦实力的差距。 但在这个帝国中( )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11.2016 年 11 月,法国国民议会在巴黎公社 145 周年纪念之际,依据宪法通过了“为所 有遭镇压的 1871 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的第 907 决议,认为这是一次“尽历史责任

7、”的 “庄严行动”。这样评价的依据是( ) A.巴黎公社采取了限制资产阶级的革命措施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C.巴黎公社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肯定 D.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12.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 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 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 “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13.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

8、出:“公社一举而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 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在巴黎公社 选出的 89 名委员中,工人 30 多人、知识分子 30 多人、职员约 10 人。材料表明巴黎公社 在政权建设上的划时代意义是( ) A.消除了选民在职业、性別上的限制 B.建立起高效、廉洁的行政体制 C.探索了实现劳动者解放的政治形式 D.公社委员会实行了权力集中 14. 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 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 工业体系的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 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

9、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 ) A.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 B.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 C.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 D.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 15. 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历史选择了列宁、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 1917 年这个关 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 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据此可知,该学者( ) A.否定了列宁革命策略的灵活性 B.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 C.认为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 D.夸大了一战对俄国革命的影响 16.康拉德阿登纳在回忆录中写道:“美国

10、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存在终究是一个事实。 这就是欧洲为什么必须团结一致,为什么必须首先加强法德友好合作的原因。”由材料可知,法 德两国实现“和解”( ) A.可以消除法德两国仇怨B.旨在对抗美苏超级大国 C.推动了欧洲一体化发展D.是冷战格局影响的产物 17.日本外务省前政务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 90 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 今世界 20 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 5 万亿美元,日本为 3 万亿美元这也是 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 5 : 5 : 3 的合作。”这表明 日本的企图是( ) A.不愿意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

11、.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18.1947 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 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19.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 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 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12、)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 20.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下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21.我国有如下谚语:“及时刈艾(除去杂草)仓必满溢”“施粪如用药,适度为佳”“麻黄种 麦,麦黄种麻”“深耕三尺三,来年必丰年”。这些谚语最能说明我国古代( ) A.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B.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五谷丰登,生活舒适 D.传统文化底蕴深

13、厚 22.中国古代的农具改进大都朝着轻便、小型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像西欧近代那样向着机械 化、大型化,适合于大农场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由于 ( )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农具制造技艺落后 C.政府不注重农具改进 D.地理形势的局限 23.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 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24.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据此推断空缺方框 A、B 中 最可能填写的是( ) A.集体劳作、铁犁牛耕 B.奴隶

14、制经济、封建农业 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 D.铁犁牛耕、家庭农业 25.下图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 吐鲁番、哈密地区。 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 在汉代就已出现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 B. C. D. 26. 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 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 这说明( ) A.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 B.明清官窑的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C.官窑瓷器工艺制作水平越来越高 D.欧洲普遍

15、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 27.“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反映出的手工业生产形态是 ( )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 28.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 约 11%。这主要是由于(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的影响 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29.电影十二生肖中的兽首铜像是在乾隆帝时由宫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清 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这说明当时( ) A“工官”仍代表手工业的较高技术水平 B.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16、 D.冶铜业一直由官府垄断 30.故宫博物院举办三星堆文物展,在展出的古文物里,最受瞩目的是过去未曾出土、造型特 殊的青铜铸造面具与人头像,提供我们对古代青铜文明的深入认识。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青铜农具在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 B.青铜技术产生和发展于夏商时期,青铜器种类繁多,不分阶层,普遍使用 C.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铸造面具与人头像,由此可以推论中国古代文明是多元发展的 D.三星堆展出的文物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是由单一文明中心不断向外扩展而形成的 31. 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 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