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空调病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023675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治疗空调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医治疗空调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医治疗空调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医治疗空调病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医治疗空调病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治疗空调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治疗空调病(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治疗空调病 中医防治空调神经失衡症 白天骄阳似火,夜里闷热难当,很多人又迷恋上了空调,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都与空调为伴。不过,空调吹多了,“冻”出了空调病,轻则头痛、头晕、打喷嚏、流鼻涕,重则发烧、腹泻。那么,如何防治时下“流行”的空调病呢?一、空调病是身体机能衰退的表现现代化的空调给人们带来舒爽的同时,也带来的一种新的“疾病”。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的人,因空气不流通,环境得不到改善,会出现鼻塞、头昏、打喷嚏、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以及一些皮肤过敏的症状,如皮肤发紧发干、易过敏、皮肤变差等等。这类现象在现代医学上称之为“空调综合征”或“空调病”。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旅游事

2、业的大发展,许多宾馆、商店、办公室乃至寻常百姓家,都安装了空调机,它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清凉,同时也带来了让人困扰的空调病。有人说自己有“空调病”,其实是误解了这个“病”。“空调病”,并不是指自己对空调吃不消,会让身体产生病状反应,而是指过长时间吹空调造成的身体机能衰退。从中医理论讲,一年四季,春生夏长。夏日炎炎,不但有利于作物生长,也是春夏养阳,补充阳气,机体祛邪外出的大好时节。夏季阳光充足,阳热之气充沛,促使皮肤腠理开泄,汗出蒸蒸,有利于去除体内积聚的寒邪,疏通气血经络。适度地、轻快地感受炎热,肌肤汗出,是身体健康、机能健旺的表现。不可人为地造成夏季寒冷、遏制机体阳气蒸腾,适得其反,违背人体

3、生长规律。二、产生空调病的三大原因1.过冷的刺激,使人体皮肤温度出现差别,即四肢的温度低于躯干的温度,手足降温,人体调节温度的能力对此无能为力;低温环境会使血管急剧收缩, 血流不畅,使关节受损受冷导致关节痛;由于室内与室外温差大,人经常进出会感受到忽冷忽热,这会造成人体内平衡调节系统功能紊乱,平衡失调就会引起头痛,易患感冒。“冷”感觉还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腹腔内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从而出现诸多相应症状。在女性,寒冷刺激可影响卵巢功能,排卵发生障碍,表现为月经失调。2.在空调超净房间里,负离子几乎等于零。空气负离子是带负电荷的空气分子,可使人精神振奋,提高人体机能,被人们称之为空气“维生素

4、”,若缺乏负离子可使人感到空气“不新鲜”,感到胸闷、心慌、头晕、无力、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明显下降。据测定,普通居室内每立方厘米负离子数为五十个,而使用空调装置后可减少至十个以下。3.从温度较高的室外或其他房屋进入有空调设备的室内,温差较大且温度骤变,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难以适应,就会出现空调病的症状。表现为易怒、紧张、失眠等。此外,由于空调房间通常是封闭的,虽然空调系统能将空气中大部分灰尘和细菌过滤掉,但空气中残留的细菌仍然会造成污染。人们长时间生活在单调不变的空调环境中,人体的生物节律受到破坏,也会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三、空调病容易造成人体哪些部位的损害空调病的主要症状因各人的适应能力不同而

5、有差异。一般表现为畏冷不适、疲乏无力、四肢肌肉关节酸痛、头痛、腰痛,严重的还可引起口眼歪斜,原因是耳部局部组织血管神经机能发生紊乱,使位于茎乳孔部的小动脉痉挛,引起面部神经原发性缺血,继之静脉充血、水肿,水肿又压迫面神经,患侧口角歪斜。呼吸道最“脆弱”呼吸道是最脆弱的,冷气一旦攻破了呼吸道的脆弱“防线”,轻则出现咳嗽、打喷嚏、流涕等感冒的症状即上呼吸道疾病,空调引起较严重的下呼吸道疾病,是肺炎。尤其是在中央空调下工作、学习,中央空调很适合军团菌传播,潜伏期大约是212天,虽然没有上呼吸道的反应,但却发热、怕冷、肌肉酸痛、干咳、无痰或少痰,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持续发烧、干咳、打寒战,大多数抗生素都

6、没效果,严重的还会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另外,屋子里虽凉,但是湿度却太低,这对人们眼、鼻的黏膜都不利。而干燥的环境适合病菌和病毒的生存,人们觉得鼻子、嗓子发干的时候就要特别小心病毒侵入了。同时,屋里的尘埃、尘螨流通不出去,有过敏体质的人还很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大脑神经会失衡常听经常坐在空调屋里的人说“我觉得头晕目眩、眼冒金星,还爱忘事”之类的。据介绍,这就是由空调病引起的常见大脑神经失衡反应。空调除了致人感冒,对大脑伤害也相当严重。空气里含有的阴离子能抑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缓解大脑疲劳。但是,空调却过多地吸附了阴离子,让屋子里的阳离子越来越多,阴、阳离子失调也让人们的大脑神经系统跟着紊乱失衡。如果

7、说室内空调只是让你头晕、恶心的话,那么车内空调对司机的大脑神经伤害则平添了几分危险。很多习惯开冷气的司机,有时候会莫名地感到疲倦、头疼,不同程度的手脚麻木等症状,夏天本来又容易犯困,脑子不听使唤、浑身难受,很容易出交通事故。关节、肠胃易受凉年轻人往往不太注意空调引起的关节疼痛,但长吹空调却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夏天室外空气灼热,人们普遍穿得少,但室内的空调冷气吹得厉害,衣服这么单薄,这样的低温环境会刺激血管急剧收缩,血液流通不畅,导致关节受损、受冷、疼痛,像脖子和后背僵硬、腰和四肢疼痛、手脚冰凉麻木等都是常见的反应。另外,屋里太“冷”容易导致胃肠运动减弱,再加上夏天贪凉,经常吃冷饮,肠道内外都被

8、“冷”控制着,很多人呕吐、腹泻就不足为怪了。其实,这种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自律神经紊乱,年轻女性最容易得,主要表现在月经失调。现在,很多白领女性都在公司办公室工作,整天处于低温空调下,同时又要穿短衣短裙,本来体质就相对较弱,手脚散热很快,造成血管舒缩失调。这样的寒冷刺激很可能影响卵巢功能,使排卵发生障碍,出现月经失调或肚子疼得厉害。四、中医防治空调病空调病是从中医的角度看来是病在肺卫皮毛的表证,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外邪内传,病情加重。故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务必在表证(初期)阶段加以治疗,及时康复。一般治疗原则是辛散解表,使邪气从表而散。还可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适合的药膳治疗。风热表证型患者表现为

9、发热、微恶寒,鼻塞,流涕,咽喉痒、痛、红、干,欲饮水,咳嗽痰黄,舌苔薄白,脉浮数,宜选择辛凉发散、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及药膳。桑菊浙贝茶【原料】桑叶100克,菊花50克,浙贝母50克。【制法】将上述原料研为粗末,用纱布袋分装,每袋15克,每次用1袋,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频频饮用。【特点】本方亦食亦药,具有疏风清热、解表宣肺的功效,适用于有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症状的空调病患者。方中桑叶、菊花,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浙贝母止咳化痰,相互配伍,可辛凉宣散,将闭锁在体内的热邪驱出体外,达到宣肺止咳的目的。葱豉豆腐汤【原料】豆腐250克,淡豆豉12克,葱白15克,调料适量。【制法】先将豆腐切成小块,加入淡豆豉

10、放水同煮,煮沸10分钟,再入葱白,略煮片刻,趁热食之。【特点】本品辛散解表,清热润燥,适用于有发热、口渴、咽干等症状的空调病患者。方中的淡豆豉、葱白可辛散解表;豆腐性寒味甘,可清热润燥,三者合用可驱散体内的风热之邪。风寒表证型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周身酸痛,鼻塞不通,音哑,喷嚏,流清涕,有少量清稀痰,苔薄白,脉浮紧。宜选用辛温发散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及药膳。芫荽生姜汤【原料】芫荽(香菜)10克,生姜10克。【制法】将芫荽洗净切碎,生姜洗净切片。先将生姜放入锅中,加水一碗,在火上煮沸2分钟,然后加入鲜芫荽及调味品即刻出锅。【特点】本品中芫荽辛温,生姜性温味辛,可发散风寒,温中止呕,二者配合可

11、将闭锁在体内的风寒邪气透达于表,而且对胃寒恶心,也有治疗作用。暑湿外感型表现为身热不畅,微恶寒,汗出而热不解,头痛头重,身重困倦,胸闷呕恶,食欲不振,口淡而黏,小便赤短,苔黄腻,脉濡。宜选择清热解表、祛暑利湿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及药膳。扁豆荷叶粥【原料】扁豆(去荚)15克,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糖适量。【制法】将粳米及扁豆淘洗净,加入水煮粥。待粥熟后,加入适量的糖,搅拌均匀,趁热以荷叶覆盖粥面上,直至粥呈淡绿色,弃荷叶,即可食用。【特点】本品有清热、解暑、化湿的作用,适用于有发热头重、脘闷泄泻、恶心纳呆等症状的空调病患者。扁豆性平味甘,健脾和胃,清热祛湿;荷叶性凉味苦辛,既能清热解暑,又能祛

12、湿止泻,还带有宜人的清香气味;粳米性平味甘,健脾益气。三者配合,可清暑湿。三鲜茶【原料】鲜藿香15克,鲜佩兰15克,鲜薄荷20克。【制法】将三味原料切碎,放入茶壶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特点】藿香、佩兰清暑化湿,薄荷辛凉疏散,清解暑热,相互配伍,具有清暑疏散、芳香化湿功效,对于暑湿外感型的空调病有一定裨益。夏季空调病,中医药治疗有优势夏季气温高,衣着单薄,长时间呆在低温环境里,冷感觉传至体温调节中枢,指令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停止分泌,以减少散热,保持体温;冷感觉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腹腔内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从而出现诸多相应症状。现在最常见的“空调病”就是因为使用空调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

13、肠炎等。“空调病”的表现症状也与感冒差不多,就是发热、发烧、腹泻、恶心、呕吐,甚至引起支气管哮喘。关于得“空调病”的群体,老年人较多,主要原因是老年人的身体抵抗力较差。同时,现在办公室工作人员患“空调病”的比例越来越高。 医学上其实还没有“空调病”这个名词,但这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是 一个社会学诊断。一般来说,凡是与空调有关或空调引起的相关疾 病,就能称之为“空调病”。 除了上述长时间呆在空调房贪凉感冒外,空调房频繁进出也容易引起症状,高温下肌体通过出汗散热,此时进入空调房,温差过大,肌体应激反应导致适应力和免疫力下降,极易导致感冒。所以,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超过6摄氏度,空调最适当的温度应该调

14、节在28摄氏度。 其次,门窗密闭,缺少新鲜空气;空调房内、外气温相差过大;以及虽有空调过滤器能排除大部分灰尘,却无法排除微生物,致病菌容易在空调房内寄宿、生长繁殖这些都是致病的原因。 开着空调固然清凉,但门窗紧锁就会使室内空气混浊,这样的环境下, 人体也极易生病。所以建议大家每天早晚各开一次门窗换气。最后,空 调的滤网要经常清洗。空调的滤网长时间不清洗很容易积灰尘、长细菌。 空调病属于中医“阴暑”、“暑湿感冒”。明堂指掌:“寒不流而肌腠密,愈侵而阳不发,卒然昏眩,寒热交作呕吐腹痛,为夏月感寒”。治疗之法是解表散寒,理气化湿和中,香薷饮是其代表方剂。即使是素体阳盛的的人在初期也不可过用寒凉。否则

15、易致病程延长。香薷性辛微温,入肺经能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芳香,入脾胃又能化湿和中而祛暑。本草纲目:“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然暑有乘凉冷饮,致阳气为阴邪所遏,遂病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烦躁。宜用此药,以发越阳气,散水和脾。”故民间有“六月香薷当细辛”之说。有的用香薷作茶饮来防暑,这种方法,有一定道理,但也有当根据人的体质而定。本草纲目:“盖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气虚者尤不可多服,而今人不知暑伤元气,不拘有病无病,概用代茶,谓能辟暑,真痴人说梦也。” 现今社会,治病以打针为主流,人们相信打针快,兴致勃勃来打针,心想一针搞定,但往往效果难如人意,3天、4天、5天甚至更长时间。头痛发热好了,咳嗽又来了,咳嗽好转,饮食还不正常。吹空调所致的感冒,是暑热伤寒,属于普通感冒,并非流感。初期以香薷等散寒解表效果更佳。用抗生素并非上策,有时甚至削弱自身免疫,“引邪深入”发生“变证”,或使病程延长。在这里必须指出,使用西药的解热镇痛药发汗与中药发汗解表效果是不同的。中药发汗解表针对病因,只要是上呼吸道感染,解表退热后一般难见有反复,而用解热镇痛剂,发汗热退一般只管8小时,多数容易出现反复。 下面介绍几个香薷饮系列方剂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