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021620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9A文】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9A文】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9A文】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A文】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的实施,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经学校研究,指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和实施的必修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别是社会实践、社区服务活动时,应结合学生及当地实际,根据课程原则,科学确定本课程的内容总体框架,在此框架下实施相关的主题活动内容,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达成预期目标。二、组织机构学校成立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教研

2、室,组织指定活动方案和阶段性实施计划,协调与家长、社区等有关部门机构的关系,领导活动的具体实施及学生活动的评价、考核、学分认定等工作,确保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主任:鲁冲副主任:王淑明成员:张永强刘凌云尹曙光王照锋韩辉各班主任、副班主任、各社团指导教师三、实施目标我校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的主题是“走进生活,服务邹平,面向未来,促进发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服务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全面提升。(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主要通过工农业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劳动教育、法制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吃苦耐劳精神和社

3、会责任感,达到以下目标:1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2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3使学生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4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二)社区服务:社区服务主要通过学生在本社区的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为社区的建议和发展服务,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助人为乐精神的教育,达到以下目标:1使学生关心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3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善于沟

4、通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4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四、实施原则1、综合性: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重视知识、经验和技能的综合运用。2、实践性:强调体验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并养成实践意识,形成为终身学习,获得生存能力的综合实践能力。3、活动性:强调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成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4、开放性:强调“开放”,努力做到教育时空的开放,组织形式的开放,教学要求与内容的开放,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开放,教育管理和

5、教育评估的开放。5、自主性:强调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设计,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能力。五、活动评价1、评价原则:一是注重学生参与原则,二是关注学生过程体验原则,三是综合而全面原则,四是激励学生原则。2、评价内容:一是参与活动的学时量与态度,二是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知识、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活动的收获与成果。3、评价形式:一是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二是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三是对书面材料或考试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

6、相结合,四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六、教学内容(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包括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内容包括:国防教育、校内自我服务性劳动、校外学工学农劳动、社会实践基地参观考察活动及其他社团实践活动等。学校积极创设条件,整合校内外资源,协调设立多个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学校积极组建各类社团,多种渠道为学生打建开展实践活动的平台。社会实践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根据需要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的,每组不少于5人。每学年总数不少于1周,三年不少于3周。活动后及时记录邹平一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国防教育、校内自我服务性活动、社会实践基地参观考察等班级统一记录,德

7、育处确认;社团活动、学工学农、社会调查等小组活动,由活动小组记录,相关社团指导教师、家长、社区等签字盖章,德育处确认。活动记录及时上报,一学年统计一次。(二)社区服务:社区服务包括参加学校或家庭附近的社区文化宣传活动、社区文明建设活动、帮助贫困户和孤寡老人及其他公益活动。社区服务一般由学校、班级组织或学生自主安排,学生自主安排的社区服务活动小组,每组不少于3人。社区服务除学校、班级统一安排外,一般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分散进行,每学期2个工作日(16小时)。学校、班级统一安排的服务活动由班级记录、德育处确认,记录邹平一中学生社区服务登记表;学生小组自主安排的,由小组记录,社区盖章,交德育处确认。七、学分认定1、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修6个学分:高一年级国防教育一周,考核合格计2个学分;其他类型社会实践活动三年合计至少两周时间,经评价考核,合格者计4个学分。社会实践活动学分,由德育处根据活动记录初步认定,学分认定小组确认。2、社区服务:三年内,每学期完成2个工作日且记录完整、评价良好的计2个学分。社区服务学分,由德育处根据活动记录初步认定,学分认定小组确认。【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