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盐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93020858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沧州盐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北省沧州盐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北省沧州盐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北省沧州盐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北省沧州盐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沧州盐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沧州盐山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沧州盐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李杜风格,论者纷纭,而以严羽的两句话最为中肯:“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沧浪诗话诗评)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具体则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上。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固然未必十分确切,但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 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的细节作精致的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用一些表面看来互相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拼接成具有浓烈艺术效果的

2、图画。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李白的夸张是最大胆的,像“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杜甫虽然也有夸张的手法,但总的看来却是偏于写实的,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给人以逼真之感。他的一些记游诗,如铁堂峡盐井泥工山等简直是一幅幅描绘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的图画,可补地理记载之不足。 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杜甫写诗往往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题上。杜甫曾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夸赞画家王宰,说他能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杜甫自己的诗也是如此。杜甫有些诗是从身边

3、琐事中引出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还有些诗是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细节穿插起来。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大处着眼,何等悲壮!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改从小处落笔,又是何等细腻!又如北征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整个国家的变化。在纵论国家大事之中,插入一段关于儿女衣着的细节描写,用这个真实的细节反映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 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都是写安史之乱的古体诗,但虚实的处理不同。古风大半是写游仙,最后四句才写到安史之乱,也似乎不甚着力,但它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深刻的,诗人的忧虑和悲愤也流落在字里行间。悲陈陶则围绕着陈陶战役,官军、安史军和长安人民

4、三个方面都写到了,犹如用诗写成的通讯报道,真实而深挚,是典型的沉郁之作。 李白写诗往往在虚处用力,虚中见实。杜甫写诗则在实处用力,实中有虚。在虚处用力,妙在烘托。虚写好了,实可以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意象不粘不滞,显得飘逸。在实处用力,妙在刻画,在深入的刻画之中见出气魄,意象不浮不泛,显得沉郁。 (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1.下列关于原文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白杜甫思想、性格及创作态度、题材的差异,决定了飘逸与沉郁风格的不同,其风格的不同可从所选意象看出:前者常超越现实,后者则偏于写实。B李白的诗歌常常穿插表现历史、神话、梦境,把表面似乎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组合

5、成具有强烈艺术效果的图画,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等。C严羽认为,李白诗歌风格飘逸、万景皆虚,杜甫诗歌风格沉郁、万景皆实,两者不能互学。这些观点虽不确切,但的确道出了两者风格与意象的不同。D杜甫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他的一些记游诗所描绘的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甚至可作地理研究的辅助资料。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李白和杜甫都能用夸张,但李白想象驰骋、夸张大胆,如“燕山雪花大如席”;而杜甫取自现实、偏于写实,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B杜甫赞赏王宰的山水图画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他本人的诗歌创作也常常如此,往往从实处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问题

6、上。C杜甫诗歌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常常以生活的细节来表现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如北征即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了整个国家的变化。D李白诗歌总是驰骋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虽然很少精致描绘生活细节,但虚中见实,实处用力,妙在烘托,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意象飘逸。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现的是重大社会政治内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表现出生活细节和作者内心的波澜。B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都是古体诗,写的都是安史之乱,但李诗对现实似乎不甚着力,故杜诗的艺术效果更胜一筹。C李白的诗歌往往在虚处用力,诗的意象不粘不

7、滞,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诗风飘逸洒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极具艺术魅力。D杜甫的诗歌往往在实处用力,其妙在于刻画,刻画深入具体,气魄非同一般,意象不浮不泛,情感真实深挚,显现出沉郁的风格。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A. 我本来和王倩约好周日上午8点在人民公园门口见面,结果都8点40了,她还没有惠顾,真让人失望。B. 受之有愧,却之不恭。这么贵重的礼物我真是承受不起,可是,先生对我这样一片真诚,我只有笑纳了。C. 李老师将赵老师送到门口,赵老师说:“李老师留步吧,外面刮着风很冷,你穿得这么单薄,别感冒了。”D. 老孙接过小王递过来的红色请柬看了一眼,爽朗地说:“恭喜!恭喜

8、!你们举行婚礼那天我一定赏脸。5.下列词语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开国何 茫然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B. 扪参历 井仰胁息 扪:摸,参、井: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C. 凋朱颜 凋: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D. 以手 抚膺坐长叹 抚膺:抚摸着双腿6.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问君西游 何时还 开国 何茫然B. 但见悲鸟号古木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 难 于上青天 以其无礼 于晋D. 其险也如此 其孰能讥之乎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9题。 杜甫是一位把以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人生使命的伟大诗人,所以一生都只能以“野老”自居,真

9、正踏上政治舞台的日子_。但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杜甫都始终保持着渴望君臣遇合的君子理想。在杜诗中出现最多的古人形象是诸葛亮,在蜀相咏怀古迹五首武侯庙八阵图古柏行等诗作中出现了30多次,并且很多诗都是单独为他写的。诸葛亮以智慧著称于世,( ),对他的反复吟咏寄托了杜甫致君尧舜、窃比稷契的君子理想,既是托古抒怀,也是自我激励。 杜甫有仁者情怀,使杜甫对人民的遭遇感同身受,体察入微。杜甫客居夔州时,曾写下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诗人甚至注意到,那无助的老妇人来打枣时,其实是充满无奈、惭愧和恐惧的。正是这种君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_的

10、细腻与体贴,使杜甫的诗歌总是与百姓的日常生活_。新婚即别的夫妇,老无所依的征夫,颠沛流离的百姓,_的亲人,面对普通人的命运,杜甫的君子之心是那么柔软;而对那些泡着温泉品着驼羹的权贵,杜甫的君子之心则是无比的激愤:“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的君子之心不是小人儒的为己,不是乡愿儒的附势,而是君子儒的大庇天下苍生。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不可胜数 将心比心 息息相关 杳无音信B. 不可胜数 设身处地 利害相关 遥遥无期C. 屈指可数 将心比心 息息相关 杳无音信D. 屈指可数 设身处地 利害相关 遥遥无期8.文中画横线

11、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杜甫是把以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人生使命的一位伟大诗人,却一生都只能以“野老”自居B. 杜甫是把以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人生使命的一位伟大诗人,所以一生都只能以“野老”自居C. 杜甫是一位把胸怀天下作为自己人生使命的伟大诗人,所以一生都只能以“野老”自居D. 杜甫是一位把胸怀天下作为自己人生使命的伟大诗人,却一生都只能以“野老”自居9.下列在文章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A. 但杜甫所称道的却不是他的智慧与巧算机谋,而是其与刘备君臣遇合的幸运机遇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守臣德行B. 杜甫所称道的除了他的智慧与巧算机谋,还包括其

12、与刘备君臣遇合的幸运机遇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守臣德行C. 他的智慧与巧算机谋没有在文中多次出现,他与刘备君臣遇合的幸运机遇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守臣德行为杜甫所认同D. 但杜甫所称道的只是他的智慧与巧算机谋,而非其与刘备君臣遇合的幸运机遇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守臣德行10.以下各联按“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1)相逢马上纷桃雨 喜见树前闹杏花(2)夜如何其,晓钟未动 岁云尽矣,更漏频催(3)清光同会合 秋色正平分(4)避恶茱萸囊 延年菊花酒(5)去秽除邪千门户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6)三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 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A. (1)(

13、5)(3)(2)B. (5)(4)(6)(2)C. (1)(4)(3)(6)D. (4)(1)(3)(5)11. 下面加下划线的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这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B. 刚退休不久的老王常对老伴抱怨:“你看我才退下来几天,就 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C. 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 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D. 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 此时无声胜有声啊!12.下列诗句描绘的景象与农历节气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新荷乍露嫩绿,后园

14、初发幽篁。枝上青梅尚小,鱼儿游在池塘。乾坤平分昼夜,却是燕子来时。水边新绿野菜,陌上粲然花枝。江山清明疏净,田畴农人正忙。枯蝉傍在衰柳,秋风老了荷塘。繁华萧然落尽,秋水深处泊舟。江山一派岑寂,岁月几度闲愁。A. 春分 立夏 白露 立冬B. 春分 立夏 立冬 白露C. 立夏 春分 立冬 白露D. 立夏 春分 白露 立冬13.下列诗句节拍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B.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C.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D.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14. 对秋兴八首(其一)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 首联点出所在地点,开门见山。此联下笔密重,用“凋伤”和“萧森”给诗的意境笼罩上了败落景象,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 颔联是对“气萧森”的悲壮景象的展开,“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塞上风云”既写景也寓时事。C. 颈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由秋天的景物触动羁旅情思。“故园心”表明了作者急于回家过一种“独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