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富硒雷竹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015366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富硒雷竹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7A文】富硒雷竹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7A文】富硒雷竹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7A文】富硒雷竹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7A文】富硒雷竹可行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A文】富硒雷竹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富硒雷竹可行性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可行性报告第一章项目概况一、项目提要项目名称: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承担单位:弋阳县红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弋阳县南岩镇光辉村委会谢家村和曹溪镇马山村建设期限:两年,即2015年7月2017年6月。项目主要内容与规模:在江西省弋阳县南岩镇和曹溪镇,营建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示范林50亩、技术推广示范林450亩,共500亩;通过养分、水分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手段,研究出富硒雷竹笋丰产高效规范栽培技术,制定富硒雷竹笋企业标准和富硒雷竹笋丰产栽培企业标准,开展项目技术培训与宣传,在全县推广。投资规模与资

2、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250万元,其中新技术应用示范110.3万元,占44.12%;专用材料费98.7万元,点39.48%;简易基础设施建设32.0万元,占12.8%;设备购置4.0万元,占1.6%;技术培训费5.0万元,占2%。按资金来源分:国家投资30.0万元,占总投资的12.0%;项目实施主体统筹安排220.0万元,占88.0%。效益分析与评价:项目的实施,将带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企业和林农高效利用雷竹笋资源,既可增加促进区域林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又可提高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良土壤、净化空气的能力,项目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项目建设可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贡献率及林业新科技推广应用率,有利于促进区

3、域性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促进经济收益增长,延长雷竹产业链;项目建设在林分清理、竹林留养、施肥、管护、灌溉、挖笋等生产环节需要大量的劳务人员,可提供1万个工日的就业机会,对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活跃农村特色经济,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保持社会稳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项目在弋阳县南岩镇光辉村委会谢家村和曹溪镇马山村等地推广示范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示范林,雷竹笋的利用时间提前3年,稳产时每亩可利用20XXkg,林龄6年后进入覆盖,以3年为周期,1年为出冬笋,2年出春笋。综上述,项目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良好,具有投资的价值和发展的必要。二、编制依据(1)全国竹产业发展规划(2

4、0XX-2020年),20XX年6月;(2)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意见(赣府发20XX24号),20XX年10月;(3)江西省竹产业发展规划(20XX-2020年),20XX年4月;(4)雷竹栽培技术规程,DB330224/T26-20XX;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一建设内容单位数量备注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示范林亩50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技术推广示范林亩450劳务费工日999580元/工日有机肥吨660750元/吨复合肥吨2012400元/吨太阳能震频式灭虫灯盏45000元/台技术培训人次400500元/人培训资料册20XX雷竹春笋稳产后kg/亩20XX雷竹笋雷竹笋地方标准DB330

5、1/T118.120XX硒元素的含量mg/kg132项目总投资万元250.0省科技经费财政投入万元30.0统筹资金万元220.0第二章、项目背景一、自然地理弋阳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地区东南部,属鄱阳湖水系,信汇流域中段,地理位置东经11713271173745,北纬28355284655。北部、南部为中、低丘陵地带,中部为低丘、岗阜平原,地形起伏较小,分布有阶地、河滩、洲地在信江两岸。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大区江南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天气多变,雨水多,日照少;夏季酷热,多雷雨;秋季秋高气爽,少雨多日照;冬季寒冷,间有冰冻霜雪。域内河流属鄱阳湖水系,主要有两大河流,即信江流域和乐安河流域。

6、土壤共有7个土类,其中,红壤广泛分布于丘陵岗阜和低山地区,约占弋阳县土地63.1%;水稻土是主要耕作土壤,遍及弋阳县各乡镇,约占弋阳县土地14.7%;紫色土主要分布于县中部,约占弋阳县土1.5%。弋阳县属中亚热带东部湿润森林区,处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境内现在植物1000多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有500余种。在保护植物中有国家保护植物15种,其中级保护植物有银杏、苏铁和水杉,级及级以下保护植物有樟树、杜仲等12种。二、社会经济全县现辖16个乡(镇、场),有139个村民委员会(分场),1643个自然村。20XX年末总人口4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8万人,占总人口的76%;主

7、要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的人口有7.2万人,几乎全年劳作,积累了丰富的农林生产经验。20XX年度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5亿元。三产比例为17.3:48.3:34.4。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1亿元。其中,林业产值2.8亿元。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2.13亿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524元。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浙赣电气化铁路复线、320国道、G60(沪昆)调整公路和乐江二级公路贯穿全境,沪昆高铁弋阳站将于20XX年建成通车、移动通信覆盖率100%,宽带网络已覆盖到村。三、林业资源弋阳县有丰富的山地资源,有种植动雷竹的传统,近年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政策资金扶持,有效促进雷竹产业发展,调动

8、了人们种竹的积极性,为“三农”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20XX年弋阳县成功获得“中国雷竹之乡”称号,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雷竹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扶持资金大力扶持相关产业。目前,以雷竹笋深加工为主的省级龙头企业一家,雷竹专业合作社30家;以覆盖培养砻糠笋鲜销为主集约经营的雷竹笋用林10万余亩,年产鲜笋约1万吨。四、弋阳县竹产业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弋阳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温和,水热资源丰富,土壤类型多样,十分适宜竹类植物生长,毛竹和雷竹是弋阳县主要的经济竹种,全县现有竹林面积24万亩,占全县森林面积的16%。其中,毛竹林面积17万亩、立竹量20XX万根,年产竹材20

9、0万根,产值近2亿元,年产鲜笋250万公斤,产值2500万元;目前完成毛竹低改面积8万亩、笋材两用林1万亩。先后被省林业厅列为全省林下经济发展重点县、竹类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县,并于20XX年荣获中国雷竹之乡称号。近几年来,在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弋阳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竹产业的发展,通过几年的努力,弋阳县的竹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雷竹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近年来,由于雷竹笋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弋阳县借助区域和市场优势,发展雷竹势头迅猛,群众经营雷竹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近几年来规模不断扩大,栽植面积近7万亩,其中已覆盖产出雷竹林3万亩,年产雷竹笋6000万kg,总产值6亿元,居江西之首

10、,纯收入3.1亿元,涉及林农7200余户,户均年增收4.31万元。(二)是产业链不断健全。随着资源的不断增加,相应的加工业也应运而生。全县现有竹产业加工企业10家(雷竹笋加企业4家、毛竹加工企业6家),其中“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家、全省首批森林食品基地一家。雷竹笋加工企业主要生产手剥笋、清水笋、笋干等雷竹笋食品。毛竹加工企业主要生产冬鲜笋、竹拉丝、竹地板半成品、竹筷等。(三)是信息资源平台不断完善。为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从分散经营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转变,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

11、。截止20XX年底,全县共成立雷竹专业合作社28家,毛竹专业合作社12家。其中葛溪艺林雷竹农民专业合作社荣获“国家级示范荣誉社称号”。艺林、天宝石斛、笋农农民专业合作社荣获“省级林下经济林示范基地”称号。全县竹产业已全面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第三章开发目标和实施内容一、基本原则(1)技术先进成熟,成果实用,组装配套,集成推广;(2)建设质量第一,因地制宜,集约经营,综合利用;(3)充分依靠主体,满足需求,创新机制,共同发展;(4)追求丰产优质,提高效益,实现目标,辐射示范。二、总体目标建设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及技术推广示范林;研究出富硒雷竹笋丰产高效规范栽培技术

12、,制定富硒雷竹笋企业标准和富硒雷竹笋丰产栽培企业标准,开展项目技术培训与宣传。三、具体目标(1)在江西省弋阳县南岩镇、曹溪镇,营建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示范林50亩,技术推广示范林45亩,共500亩;(2)高产培育示范林到2016年实现雷竹笋单产1200kg/亩,2017年实现雷竹笋单产20XXkg/亩,竹笋品质达到绿色食品、富硒果蔬要求;(3)制定富硒雷竹笋企业标准和富硒雷竹笋丰产栽培企业标准(4)举办雷竹高产培育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相关技术人员、生产工作和林农共500人次,编发技术资料20XX份。四、实施内容与任务(1)实施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及技术推广示范林实施内容与规模: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示

13、范林50亩;技术推广示范林450亩。主要实施任务:本项目根据绿色食品和富硒果蔬的要求,参照浙江省地方标准雷竹栽培技术规程和广东省地方标准雷竹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有关技术,通过养分、水分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手段,建设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及技术推广示范林,制订富硒雷竹笋栽培技术企业规范。(2)项目技术培训与宣传实施内容与规模:举办5期技术培训班。主要实施任务:编印雷竹笋高产培育及深加工技术手册20XX册,培训相关技术人员、生产工作和林农共500人次,通过相关媒体做好项目宣传工作。第四章、项目技术方案项目实施地点为弋阳县南岩镇光辉村委会谢家村和曹溪镇马山村委会。周边均有自然库塘,去睡灌溉方便。土地坡

14、度平缓,土层深厚,较为疏松,土壤为酸性紫色土,pH值为微酸性。地块周边产出雷竹笋,烘干磨成粉后经国家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定,显示硒元素的含量为132mg/kg,证明土壤满足产出富硒雷竹笋的要求。各小班基本情况详见表二。表二富硒雷竹笋高产培育及技术推广示范林小班表地名示范区编号小班号坡度坡向土壤土层厚度(cm)PH值面积(亩)距县城(分钟)谢家15半阳坡紫色土1004.510.015谢家25半阳坡紫色土1004.510.015谢家35半阳坡紫色土1004.510.015谢家45半阳坡紫色土1004.510.015谢家55半阳坡紫色土1004.510.015马山村65半阳坡紫色土1004.5

15、220.045马山村75半阳坡紫色土804.5230.045一、建设地点基本情况示范区1、2、3、4、5号小班连片,面积50亩。林分相似,于20XX年造林,目前小班立竹度在650-750株。示范区6号小班连片,面积220亩。林分相似,于20XX年造林,目前小班的立竹度350-450株。示范区7号小班连片,面积230亩。林分相似,于20XX年造林,目前小班的立竹度在350-400株。二、主要技术措施(一)、林地清理:每年的6月份,对地上滋生的杂草,进行清理,对林地进行松土,松土时注意竹鞭的保护。(二)、立竹度与更新留养:示范区1、2、3、4、5号小班2016年保持立竹度700-800株/亩,2016年保持立竹度800株/亩左右;示范区6号小班2016年保持立竹度450株/亩,2017年保持立竹度600株/亩左右;示范区7号小班2016年保持立竹度400-500株/亩,2017年保持立竹度500-600株/亩。因此,每年要进行留养新竹,使竹林群体结构保持在1-3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