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邓家村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均可用)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014228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邓家村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均可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7A文】邓家村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均可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7A文】邓家村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均可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7A文】邓家村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均可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7A文】邓家村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均可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A文】邓家村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均可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邓家村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均可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毕业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2016年3月8日。二实习地点:西安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三实习目的:1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谦虚、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为从实习生向职业工作着过度奠定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掌握本专业基本工作内容、方法和专业技能,通过实践不断增强自学与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参观实习,对污水厂的设计、运行有所了解,为后期的毕业设计奠定基础。四参观实习正文4.1邓家村污水处理厂概况西安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始建于1956年,处理规模4万m3/d,经过1963年和1979年的两次扩建后,处理能力达到12万m3/d,并由一级物理处理提高到

2、二级生物处理。接纳污水范围东起西安市环城西路,西至三桥皂河,,南到大环河,汇集有130多家工厂的工业废水和近50万居民的生活污水,流域面积约2500hm2,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在西安市城市环保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厂虽经两次扩建,但是限于当时技术设备条件,设备多为非污水处理工程专用设备。加之经过多年运转,设备严重老化、技术落后、故障频繁、能耗高、难以维持污水厂正常生产运转。因此,1994年西安市市政工程管理局结合近几年城市发展和排水规划调整,对污水厂提出改造方案,经改造后处理规模扩大到16万m3/d,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各为两条线。污水处理:中负荷系统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

3、工艺(处理水量6万m3/d);深度处理系统采用A2/O活性污泥法+微絮凝过滤工艺(处理水量6万m3/d);其余4万m3/d污水经一级处理后排放。污泥处理:中负荷系统的污泥采用中温一级消化+机械脱水工艺;A2/O系统的污泥采用污泥不经消化仅浓缩后直接机械脱水工艺。污水厂改造坚持充分利用现有建(构)筑物和厂内管道、道路,新建(构)筑物尽量利用厂区现有空地、不再新征土地的原则。4.2水质标准与工艺流程(1)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标准如表1所示:表1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项目BODCODSSTNTPNH4+-N进水水质275mg/l560mg/l265mg/l50mg/l11.3mg/l33mg/l(2)出水

4、水质标准如表2所示:表2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工艺出水水质项目A2/O系统中负荷系统终沉池后砂滤池后终沉池后BOD/mg/lCOD/mg/lSS/mg/lNH3+-N/mg/lTN/mg/lTP/mg/l201002010153105055151201002025(3)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16万m3/d进水粗格栅栅渣污泥提升泵房细格栅栅渣曝气沉砂池沉砂初沉池配水井4万m3/d排放回用水管回用水加压泵房清水池砂滤池砂滤池提升泵站终沉池配水井A2/O曝气池空气内回流曝气池配水井终沉池加氯排放污泥浓缩池消化池均质池污泥浓缩池均质池污泥脱水间泥饼外运加 氯加 药剩余污泥回流污泥空 气剩余污泥回流污

5、泥初沉池污泥6万吨6万吨图1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4.3主要构筑物及设备设计污水处理厂主要工艺系统及设备有格栅间、曝气沉砂池、A2/O工艺系统、回用水处理系统、中等负荷系统及污泥处理系统,具体介绍如下:4.3.1一级处理系统(1)粗格栅间污水进入提升泵站之前,要通过现有两套背耙式粗格栅,格栅间隙为25mm,宽度1.5m,栅渣由螺旋输送器和压渣泵送至地面。设计引经螺旋输送机1台,长4.5m,流量4m3/d;栅渣压送泵1台,长1.6m,流量3m3/h,配电机功率1.55kw。粗格栅的运行时根据格栅前后水位差或时间来控制。(2)污水提升泵房污水提升泵房利用现有建筑物和部分设备。共计6台水泵,其中4台

6、利用原有设备,单台流量为2016m3/h;2台为新更换的设备,单台流量为2020m3/h,扬程13m,4用2备。水泵的运转由集水井中的液位计来控制。(3)细格栅间为去除污水中漂浮物质,以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正常运行,设计新增细格栅。细格栅间建在单管出水井与曝气沉砂池之间,长10.6m,宽8.0m,共两层,一层为鼓风机间(供沉砂池曝气用)和电气控制间,二层安装DN53型弧型格栅共5台,每台宽度1.05m,栅条间隙10mm,自动清渣,配电机功率0.55kW。另外,二层还设有事故平板格栅1台,宽度1.5m,手动清渣,间隙50mm,无轴螺旋输送机1台,全长11.8m,直径285mm,电机功率2.2kW,

7、除渣能力5m3/d,用于将栅渣送出池外。格栅的运行由格栅前后水位差或时间来控制。(4)曝气沉砂池沉砂池1座2格,每格长24.0m,宽3.3m,有效水深3.3m;水力停留时间:平均流量时6min,高峰流量时4min。沉砂池上设有长度6.4m桥式除砂机1台,桥上配有淹没式吸砂泵2台,流量11.0L/s,功率1.3kW,将池底沉砂抽送入贮砂槽,经砂水分离器(0.75kW)脱水后装槽车运出。沉砂池曝气采用气水比为0.10.2,引进BLS80型鼓风机2台,1用1备,额定风量668m3/h,功率15kW。(5)初沉池配水井及计量设备配水井分上下两层,上层来自细格栅的污水经配水井后通过管道上安装的电磁流量计

8、,进入初沉池。电磁流量计读数显示在污水厂SCADA系统中,记录每日最大、最小的流量及日流量、月流量和年流量。(6)初沉池初沉池共计2座,每座直径45m,旱季流量时水力停留时间为2.5h,高峰流量时停留时间为1.7h。结合现有初沉池运行情况及污染物实际去除率,设计SS去除率为47.5%,,BOD和COD去除率为30%,NH3-N去除率为7%10%,总磷去除率为15%。另外,改造后初沉池设置刮浮渣装置。(7)曝气池配水井设计新建1座曝气池配水井,来自初沉池的污水经此配水井后分为三条水线:一是进入A2/O生物处理系统(高峰时流量2500m3/h,占总流量的31%);二是进入新建中负荷生物处理系统(高

9、峰时流量3500m3/h,占总流量的44%);三是经配水井后直接排放进入接纳水体(高峰时流量20XXm3/h,占总流量的25%)。配水井为地上式钢筋砼结构,平面尺寸为6.9m5.9m,出水采用固定式溢流堰,其中进入A2/O系统堰长L1=3.0m,进入中负荷系统堰长L2=2.4m,直接排放堰长L3=1.5m,堰上水头为0.16m。4.3.2二级处理及回用水处理(1)A2/O及回用水处理系统A2/O系统曝气池设计将现有曝气池改为A2/O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预反硝化池(预反硝化回流污泥中的氮)、用于控制丝状菌生长的选择池以及增强生物除磷脱氮的内循环过程。为达到上述条件,现有曝气池加高0.5m,以满足

10、工艺要求的停留时间和池体容积。设计曝气池分为平行两组,每组尺寸为:长宽水深=50.0m6.0m(5.14.9)m,其中:预反硝化池,每组容积为1350m3,水深5.1m;选择池每组容积为260m3,水深5.05m;厌氧池每组容积为1330m3,水深5.0m;缺氧池每组容积为665m3,水深4.95m;好氧池每组容积为9770m3,水深4.09m。单组系列容积13375m3。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12.83h,污泥负荷0.09kgBOD/(kgMLSSd),MLSS浓度40000mg/L,污泥产率为0.78kgSS/kgBOD,污泥龄为15.3d,其中好氧泥龄为10.5d。每组的预反硝化池、厌氧池、

11、反硝化池分别设置水下搅拌器2台(每组共计6台),配电机功率3.0kW;选择池设置水下搅拌器2台,配电机功率1.5kW。曝气池好氧廊道布置NOPON膜扩散微孔曝气头,并以递减方式安装,以适应不同的空气量需要。两组曝气池共安装KKR300型曝气头3000个,其中曝气池前半部分布设1760个,后半池为1240个。为了有效地控制A2/O系统的运行,每组设置RCP5036型淹没式混合液回流泵1台,流量1325m3/h,配电机功率10kW,内回流比为100%125%。活性污泥回流系统设DN800电磁流量计1台,同时,两组反应池内还设置溶解氧测定仪4台,温度计2台,与中心控制室相连。控制系统可按池中溶解氧大

12、小自动调节风机风量,在配气管上设置Y型过滤器以降低曝气头维修工作量。A2/O系统终沉池采用圆形辐流式沉淀池,共3座,每座直径36m,池边水深4.8m,表面负荷0.82m3/(m2h),水力停留时间为5.8h,每座配1台长19.6m半桥式刮泥机,功率为0.37kW,桥式刮泥机连续运转,浮渣自动排除,回流污泥量最大为2500m3/h,回流比为80%100%。A2/O系统污泥泵房活性污泥回流与剩余污泥排放分别采用AFB2021.1和AFP0841.1型淹没式潜水泵各3台,每座终沉池两种型号的泵各1台,设计污泥泵房2座,分别建于终沉池之间,其中一座泵房宽4.0m,长13.9m,另外一座泵房宽4.0m,

13、长6.55m,均为地下式钢筋砼结构。回流污泥泵流量450m3/h,扬程6.0m,剩余污泥泵流量40m3/h,扬程6.5m,电机功率分别为11kW和1.95kW。当发生故障时淹没式潜水泵更换检修方便,污泥泵房设于地下,一般无需专人操作管理。A2/O系统终沉池药剂投加站A2/O系统包括使用强化生物除磷,设计投加氯化铁以降低沉淀池出水中磷的浓度,由于氯化铁具有较好的絮凝作用,活性污泥在终沉池中将会更好地沉淀。药剂投加点设在终沉池配水井,选用R412型隔膜式药剂泵2台,1用1备,投加流量为0550L/h,扬程30m,配电机功率为0.55kW,药剂的投加量是按A2/O系统的进水量通过变频调速来控制。砂滤

14、池提升泵站A2/O系统终沉池出水经提升后进入砂滤池,泵站中设有溢流堰及事故出水管路,以防止停电或水泵机械故障设计AFP3003.1型潜水泵3台(2用1备),单台流量1325m3/h,扬程8m,电机功率为30kW,泵房为地下式钢筋砼结构,10.0m,宽7.0m。砂滤池及反冲洗泵房A2/O系统出水经砂滤池进行最终净化,设计砂滤池分为两组,共分12格,每格尺寸为5.5m4.35m。滤料为单层,顶层为砂层,其它支持层为一定级配的砾石和碎石,滤料的组成为:顶层厚1.20m,砂层,粒径1.72.2mm;第二层厚0.10m,砾石,粒径35mm;第三层厚0.10m,碎石,粒径58mm;第四层厚0.10m,碎石

15、,粒径1825mm;第五层厚0.15m,碎石,粒径2535mm;合计总厚度1.65m。设计滤池采用气水反冲洗,主要设计参数:平均表面负荷9.5m3/(m2h),最高为10m3/(m2h),气冲强度60m3/(m2h),水冲强度40m3/(m2h)。当砂滤池水位达到一定液位,反冲洗过程即开始,液位计传输必要的信号,每次只反冲洗1格,每格滤池每天反冲洗1次。设计反冲洗操作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气冲510min,然后是大泵开启水反冲洗57min,最后是气水联合反冲,其中气冲35min,小泵水反冲洗57min。反冲洗水经砂滤池后水流入反冲洗储水池,在满足反冲洗水量(最大2500m3/d)后,多余的水经溢流堰进入回用水蓄水池。反冲洗水池中安装一大一小潜水泵,其中大泵为AFP3003型,流量为950m3/h,扬程8m,配电机功率30kW;小泵为AFP1543型,流量为350m3/h,扬程8m,配电机功率16kW。另外设置BLS100型罗兹鼓风机2台,1用1备,风量为1450m3/h,风压为0.1MPa。回用水蓄水池及加压泵房由于厂地所限,蓄水池共设1座,分2格,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