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合同用工赔偿.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011670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合同用工赔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无合同用工赔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无合同用工赔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无合同用工赔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无合同用工赔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合同用工赔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合同用工赔偿.doc(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合同用工赔偿篇一: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补偿误区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补偿误区本期介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多数归于用人单位的,当用人单位未依法签订时,将会承担严重的后果。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但这两倍工资并不好拿,因为不少企业对于两倍工资的常见误区。本期法律快车劳动法栏目专访组有幸请到劳动法专业律师【大连 董毅智律师】作客现场,欢迎董毅智律师接下来为我们讲解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补偿误区。咨询电话:135-9171-0550 (咨询请说明来自法律快车)访谈内容:1、法律快车:董律师,您好。很高兴您能在百忙之中抽身接受法律快车劳

2、动法知识栏目的专访。董毅智律师:主持人好,各位法律快车的朋友们,您们好。2、法律快车:有些劳动者一听两倍工资,以为是除了工资以外再额外给两倍工资。这种理解对吗?董毅智律师:这是错误的。在向用人单位要求支付两倍工资时,不能把已经正常支付的那一倍工资排除在外。所以,如果没有拖欠工资的情况,向用人单位要求两倍工资- 社会法律问题,律师零距离访谈一对一解析!时,应该以之前已发的工资为计算依据,乘以一倍的倍率来索取。3、法律快车:劳动者获得的两倍工资可以每个月都有吗?这份补偿持续多长时间?董毅智律师:由于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

3、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所以,一旦未签订劳动合同满一年,双方就已经默认拥有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能再视作无合同处理。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也明确,只有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期间,需要支付两倍工资。同时,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工首月即使不签订劳动合同,也不需要支付两倍工资。这样掐指一算,两倍工资最多也只能拿十一个月,不可能一直拿下去。4、法律快车:申请两倍工资赔偿的时效多长?董毅智律师: 任何法律纠纷的解决都有时效,超过这一时效,便需要承担不利法律后果。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

4、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未签订劳动合同,公司应当支付两倍工资,当用工第二个月工资发放到手起,劳动者就应当知道,公司给没给两倍工资。时效自此时起计算。一年后,如果劳动者没有通过任何有效方式主张自己的权利,仲裁就不再受理这个月的两倍工资请- 社会法律问题,律师零距离访谈一对一解析!求。同样,用工第三个月第四个月一直到第十二个月的两倍工资,都是这样来计算各自的时效。如果等到第十八个月再申请仲裁,大致只能请求半年的两倍工资了。5、法律快车: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补偿金是否要交税?董毅智律师:有不少企业认为,两倍工资性质属于

5、补偿金,因此可以参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其实该处的两倍工资,依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应当按月支付,这与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一次性支付的性质完全不同。同时,两倍工资是针对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惩罚,与离职也没有关系。至于现在为什么都在离职时支付,是因为在职时很少有劳动者提出劳动仲裁的缘故,不能因此将其与离职补偿混为一谈。因此,两倍工资应当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6、法律快车:再次感谢董律师接受本期的专访问答,同时也感谢各位友对我们访谈栏目的大力支持。我们下期再见。董毅智律师:再见。访谈总结:揭开二倍补偿的误区,对于劳动者

6、、用人单位都益处良多,双方可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进行处理和作出决断。 - 社会法律问题,律师零距离访谈一对一解析! 来源:法律快车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 访谈结束,感谢关注快车官方微信 - 想关注法律快车官微信,请扫描左侧二维码, 还可以搜号码lawtimecn或搜公众号法律快车。 法律快车致力成为法律需求者、法律爱好者、 法律从业者交流聚合地;业内讯息传播、法律 援助咨询、律师案源开拓等理想整合服务平台。 - 社会法律问题,律师零距离访谈一对一解析! 篇二:没签劳动合同工伤损失应如何赔偿没签劳动合同工伤损失应如何赔偿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

7、议。抚州市人民检察院相关人士表示,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在黄岩一个体石材加工点打工的湖北籍民工张某,在搬石料时左脚不慎被石料压伤,被评定为十级伤残。因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在向个体业主蒋某讨要工伤损失时遭到拒绝。10月11日,黄岩法院判决被告蒋某赔偿给张某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医疗费等合计人民币19362元(已扣除原告应退给被告的500元)。法院经审理认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原、被告之间虽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

8、事实上劳动关系。原告在劳动中发生工伤事故,被告蒋某应按有关社会工伤保险标准补偿原告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原告提出要求被告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的工资、医疗费等费用,合理合法,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原告提出要求被告支付医药费的诉讼请求,在扣除不合理用药的基础上予以支持。台州市黄岩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定原告月工资元,并据此计算出停工留薪期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均有误,应予纠正。原告的月工资应按1550元计算。原告停工留薪期工资元,现原告就低要求被告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3100元,法院予以准许。另原告愿将被告给其的500元折抵被告的支付款,法院予以准

9、许。XX年2月17日,个体工商户业主蒋某招用张某从事石材加工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XX年11月16日下午,张某在搬石料时,左脚不慎被石料压伤,经黄岩中医院治疗,诊断为:左足第一趾骨基度骨折。XX年1月18日,台州市劳动鉴定委员会评定为十级伤残。XX年3月24日,台州市黄岩区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认定张某为工伤。XX年5月22日,台州市黄岩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由被诉人蒋某一次性支付给申诉人张某伤残补助金等相关费用计人民币元。张某不服,在法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专业人士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

10、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这个协议,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所在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被录用的劳动者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且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险、福利等权利和待遇。如果你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遇到难题或对劳动合同有何不解,想了解更多劳动合同仲裁的法律资讯,更多聘用协议的相关知识,你可以找劳动合同律师,进行先关法律知识咨询相关法规,或者您也可以上法律直通车,这里有专业律师提供免费

11、咨询。篇三:未签劳动合同双倍赔偿问题未及时续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起算时间怎么界定?如何赔偿?具体分析如下: 步骤/方法 将“用工时间”认定为第一次进单位工作时间。应当从合同到期未续订满一个月的次日起计算双倍工资。北京劳动争议咨询中心分析: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用工之日”在支付双倍工资的时候,不能简单理解为进单位工作的第一天,而是应认定为“未订立或续订书面劳动合同而用工之日”。因此,对续订书面劳动合同同样应当有一个月的宽限期。综上,劳动合同到期后,若事实劳动关系仍然存在,应及时续签劳动合同,而不能认定为原劳

12、动合同自动续延;当然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终止后一个月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就可依据劳动合同法82条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要求公司支付未及时续签劳动合同期的双倍工资。最新司法解释: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应.浏览: 3317 |更新: XX-11-16 16:19 |标签: 合同 司法7 全文阅读 分步阅读 劳动合同法实施三年了,劳动者的法律意识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大家逐渐学会了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不过,对于一些条款,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为有不同的理解,导致发生了劳动争议。昨天,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正式对外公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指导意见(二)(以下简称“意

13、见”),对双倍工资的时效问题、计算基数的确定、未及时续签等热点问题给予了解释说明。对此,北京劳动争议咨询中心就此”意见“详细解读。 步骤/方法 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赔偿的时效该如何认定案例小陈于XX年11月到南京一家物流公司工作,每月工资4000元。双方一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XX年11月,他因与单位人事主管发生矛盾而辞职,随后,小陈以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为由,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裁决公司支付XX年11月至XX年11月期间的双倍工资。物流公司辩称,有关双倍工资请求应在一年内提出,现已经超过法律规定的一年仲裁时效,所以不同意支付二倍工资。北京劳动争议咨询中心解读 对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申请时效的

14、把握,一直是个讨论的热点话题。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为一年,仲裁时效期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意见此次明确,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主张用人单位每月支付二倍工资的争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及人民法院应依法受理。对二倍工资中属于用人单位法定赔偿金的部分,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适用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即从用人单位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违法行为结束之次日开始计算一年;如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已经满一年的,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从一年届满之次日起计算一年。这其实是从实体上和程序上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也就是说,小陈在XX年11月入职,单位应

15、在当年12月与其签劳动合同。如果到XX年11月还没签,那么就视为双方已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此前未签订合同的双倍工资,从此时开始计算一年的仲裁时效。如果到XX年11月,小陈还没提出来申诉,那就过时效了。这也提醒劳动者,要及时维权。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计算应以所有收入为基数案例王小姐在一家服装店当营业员,工资是由基本工资和销售提成组合。工作一年后,王小姐以老板未与其签劳动合同为由,讨要双倍工资。经过社区的调解,老板同意支付,让王小姐想不到的是,老板计算双倍工资的基数竟然是基本工资,“我每个月能拿到3000元,可基本工资只有900块呀,老板竟然说,其他的部分属于奖金,不算工资。”北京劳动争议咨询中心解读 这种误解经常会出现,意见明确,用人单位因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应每月支付的二倍工资,按照劳动者当月的应得工资予以确定,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加班加点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