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专科联盟实施方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011293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专科联盟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9A文】专科联盟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9A文】专科联盟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9A文】专科联盟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9A文】专科联盟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专科联盟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专科联盟实施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专科联盟实施方案根据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等文件精神,依托医院,整合我市医疗资源,本着政府主导、坚持公益、自愿结合、优势互补、资源下沉、持续发展、群众受益的原则,成立专科联盟。结合学科发展实际,现制订本方案。一、基本原则(一)整合资源,协调发展。为整合我市现有的,市县级综合医院、中医院医学科、设有科的乡镇卫生院、医养结合机构等医疗卫生资源,建立以技术合作为纽带、医学学科分级诊疗为重点,优势互补,积极推进规范化和优质化医疗服务,提升基层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设立医学专科联盟。(二)互惠互利,责权一致。专科联盟各成员单位在自主

2、经营、独立核算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各成员单位工作实际,在各级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机构自愿的前提下,构建与各级医疗机构、各级医疗机构医学科、医养结合机构的网络化服务共同体。(三)分级诊疗,分工协作。依的资源,与各联盟成员单位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在医、教、研各方面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提升整体医学水平。通过联盟内各单位的优势互补,建立一套有效的转诊机制,完善治疗长期护理服务链,建立基层服务、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形成覆盖我市患者急、慢、疑、难、重症的分级诊疗体系。(四)分步实施,稳妥推进。以RRR市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2016RR号)为依据,制定稳妥、科学的分

3、步实施方案,让群众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合理”的城乡一体化管理治疗服务,努力办成群众满意、政府满意、医院满意和医护人员满意的专科联盟。二、组织框架成立医学专科联盟理事会,理事长由院长担任,常务副理事长由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理事长由选举产生,联盟成员单位科负责人为成员,秘书长由相关人员担任。三、服务模式(一)实现服务连续性。通过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一体化,标准化建设,确保患者就医连续性和安全性,在转诊后能获得连续性、一体化的医疗服务。以技术帮扶为切入点,探索专科联盟内各成员单位间分工协作的新机制,逐步建立覆盖我市各类疾病医疗服务分级诊疗体系。(二)建立合作帮扶机制。加速我市城乡一体化和

4、医疗同质化进程,打造我市“基层服务”、“分级诊治”和“双向转诊”快捷、有序就医模式。1.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由组织成立帮扶小组对各县(市、区)医疗机构医学科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由治疗中心牵头,成员由各学科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组成,通过定期坐诊、查房、会诊、教学、讲座等形式,带动县市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学科和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机构协同发展,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提高服务水平,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臵、人民群众方便和有序就医的愿景。2.建立“双向就诊”机制。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明确各级各类医疗

5、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按照医疗服务患者转诊工作要求开展“双向就诊”工作,建立完善各病种转诊指征和流程。(1)市级医疗机构将病情稳定的疑难复杂患者转至进行治疗;(2)将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患者转至市级医疗机构;(3)将病情稳定需要长期简单医疗服务患者转至县市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及机构;(4)医养结合机构将需要的养老患者转至进行医疗服务,待不需要医疗服务后转回医养结合机构;(5)将诊断明确,仅需在家或社区卫生服务站治疗的患者转至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住院治疗出院后,需进行社区跟踪随访、指主要症状控制,愿意参加社区活动及职业训练的者转回专科联盟成员单位。(6)为上转患者提供“一免三优先”,即免挂

6、号费、优先安排接诊、检查、住院等优惠措施,对下转患者实行100%随访,为“双向转诊”的病人提供连续无缝式交接服务,逐步打造医联体内部质量管理和患者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国家有关“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等医改新政。(7)在信息平台尚未建立之前,利用微信群、QQ群作为“双向转诊”信息共享平台。医学专科联盟各成员单位指定一名联络员,负责双向转诊患者信息的传达输送对接。3.加强技术培训。为促进专科联盟内部人员综合素质的共同提升,根据临床路径,指定统一的诊疗和操作规范,逐步实现各病种的规范化治疗。定期对联盟各成员单位的医务人员开展培训和进修工作,通过进修、专业技术培训、专家巡讲的学术交流等形式,加强前沿的

7、知识交流,共同提高专业学术水平,加速本地区医疗“同质化”进程。4.提升服务能力。对医疗服务治疗技术进行推广,提高医疗服务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三)实现检查评估结果互认。专科联盟成员单位送往的检查评估,其结果通过信息化手段传送回申请机构。在统一质控标准、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在专科联盟内扩大检查评估结果互认范围,减少重复检查评估。(四)加强专科联盟内部文化建设。定期组织举办各种文体活动、知识技能竞赛和应急演练,提高服务能力。增强凝聚力和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树立医学专科联盟品牌形象。四、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专科联盟工作涉及一系列体系、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复杂的系

8、统工程,需要专科联盟内各机构的共同参与,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统筹谋划,积极进行探索立足于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可持续的专科联盟。专科联盟理事会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专科联盟建设,协调解决运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二)明确工作职责。要充分发挥各机构主观能动性,完善组织制度建设,明确医联体管理部门,确定联络部门和人员,明确职责分工,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协作协议、具体实施方案和简便易行的管理章程或工作制度,并组织推进落实。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提高工作效率,共同推进专科联盟建设。(三)建立考核评估机制。根据专科联盟成员工作职责和任务,定期对各专科联盟机构进行考核,通过开展满意

9、度调查等方法对专科联盟整体运行情况进行评估。不断完善和提高专科联盟运行的效率和工作质量。(四)加大舆论宣传。组织开展好对专科联盟工作目的、意义和政策措施的宣传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争取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对专科联盟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五)整合信息资源,加快信息化建设。整合医疗信息化资源,加强专科联盟医院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整合多元监测数据,实现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对接和共享,为推进分级诊疗和专科联盟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六)简化转诊流程。专科联盟双向转诊需要上转的医疗服务患者,由各县级医保转诊管理部门开具转诊证明,到直补。报销比例按照病情根据有关政策执行。【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