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道德与法治》多元发展评价方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011271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AA】《道德与法治》多元发展评价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AAA】《道德与法治》多元发展评价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AAA】《道德与法治》多元发展评价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AA】《道德与法治》多元发展评价方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道德与法治多元发展评价方案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全面考察学生的品德与生活素养,不能单单采用试卷测试的评价模式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多元性、综合性、开放性的评价。1、 指导思想紧密结合20RR年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对评价的目标、方式及实施要求,坚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2、 基本理念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尽量真实地体现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尽可

2、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注重科学性、开放性、生活性和人文性,放大评价的激励导行功能,让本学科的评价成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引领儿童生活的灯塔。3、 评价目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通过对品德与社会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水平、行为转变的情况做出确认,以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行为的形成。四、评价原则1、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评价。2、 评价时机的全程化伴随于教学全过程,既要有终结性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家长、社会及有关人士共同参与评价,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五、评价内容1、重点考核学生的道德认

3、识、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2、学习评价分为认知能力评价和行为能力评价。3、认知能力评价。是评价学生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内容要求的范围内,对有关道德和生活内容的认识和初步理解能力。各年级的考察范围,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适当考察过去学过的内容。4、行为能力的评价。是评价学生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内容要求的范围内,在认知基础上的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行为能力的考察是检查学生是否能应用所获得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行为能力的考察是检查学生是否能应用所获得的道德认识和社会认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评价别人的行为,通常与考察贯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综合起来进行。6、 评价标准:1、

4、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理念2、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尊纪守法、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诚实可信、维护公德;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能对个人的行为负责,表现出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等。3、交流与合作。热心参与交流合作,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4、学习能力。对有关课本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初步理解能力,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具有初步探究和创新精神。5、个性与态度。在认知基础上的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对生活和学习有着积极的态度,爱家人、爱同学、爱老师、爱大自然。七、评价方法学生学习评价一般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种途径进行。评价方法和手段,应坚持倡导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鼓励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八、评价形式在呈现评价结果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评价采用等级制,如“优秀”、“良好”、“及格”等。道德与法治多元发展评价表年级班姓名:学号姓名平时表现(30%)特色作业(10%)过关考核(20%)期末成绩(30%)小组评价(10%)总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