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评比之十一——湖州钱国兵.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010329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案例评比之十一——湖州钱国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学案例评比之十一——湖州钱国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学案例评比之十一——湖州钱国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学案例评比之十一——湖州钱国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学案例评比之十一——湖州钱国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评比之十一——湖州钱国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例评比之十一——湖州钱国兵.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案例评比之十一湖州钱国兵各种各样的标志案例湖州市爱山小学钱国兵背景材料这是我参加XX年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堂教学的比武,上内容是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任选一并提前准备好,抽签借班上。1教学内容浙江摄影出版社四年级下第三单元网络应用第13各种各样的标志。2学情分析湖州市爱山小学是一所重点学校,学校的硬设施较好,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信息技术,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已相当高。四年级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与上网能力,能自己上网浏览与搜索,并能够从网上下载图片与文字。3时:一时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思想:我将这节设计为一节综合活动,在新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采用“任务驱动,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寓任务于竞赛活动中,设计了五个竞赛:一是找到中国标志网;二是认标志比赛;三是标志分类知识抢答;四是标志的分类整理;五是搜索下载标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学生在小组竞赛的教学活动中识记标志、搜索下载标志、整理标志,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营造交流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形成网络信息搜索的理性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搜索水平。通过小组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把教师从中解放出来,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及竞争、合作能力。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网络学习标志的知识,知道常用的几种标志的含义。

3、能力目标:通过搜索标志,进一步提高网络搜索能力。通过浏览中国标志网,提高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通过将标志进行分类、搜索标志分类存放,提高信息管理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及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搜索标志,认识常用的标志。教学难点:将标志进行分类整理。3教学内容分析:四下第三单元“网络应用”,通过两个综合任务节日和标志,让学生体验通过网络来解决问题的过程。本是第二个综合任务的第一,主要内容是通过网络认识各种各样的标志,同时渗透信息管理的知识,即对标志进行分类整理。是后面两节学习的前提与铺垫。4教学准备:为了保证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前要确保计算机网络的畅通,并

4、保证电子教室的良好运行。案例描述片段描述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几位特殊的朋友,(播放五福娃的动画)你们看,他们来了,让我们大声的说出他们的名字,好吗?生:福娃贝贝、晶晶、欢欢(学生大声说出福娃的名字)师:你们喜欢他们吗?生:喜欢。(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师:今天呀就请五福娃和我们一块儿参加活动,参加比赛。贝贝代表第一小组,晶晶代表第二小组,欢欢代表第三小组,迎迎代表第四小组,妮妮代表第五小组。大家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设计说明:由于这次赛,学生人数较少,电脑的排列很适合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因此,我以6人为一小组,分成组。用学生非常喜欢的五个福娃的名字作为每组的名

5、称,如贝贝小组、晶晶小组。很好的创设了教学情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片段描述2上网浏览,识记标志。师:利用网络,我们可以认识更多的标志,了解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国家有一个专门的网站叫中国标志网。看谁第一个找到中国标志网?生:学生开始用搜索引擎查找中国标志网。(很快,有好多学生打开了中国标志网,并举起了小手。)师:(转播学生打开的中国标志网)你是怎么找到的?生:先打开百度,输入关键词中国标志网,就找到了。师:你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准了搜索的关键词。设计说明:一般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中国标志网的网址,然后让学生进行浏览,我想搜索网站也是平时经常要用到的能力,因此在设计中让学生找

6、中国标志网,让最先找到的学生进行演示,进一步提高学生搜索的实际应用能力。师:中国标志网中有很多种类的标志,书中着重介绍了常用的几类标志,请同学们打开本,了解常用的几类标志。生:打开本,自学标志的种类。(出示学习要求:自学书本434页的内容,知道常用的几类标志?进入中国标志网(biazhinet)浏览并识记这几类常用的标志。)师:待会儿我们要进行认标志比赛,看哪一组认识的标志最多。小组成员可以分工进行识记,时间分钟。(大屏幕显示计时器倒计时。)(时间到,大屏幕出示比赛规则:每组六道题,各小组每位成员轮流答题,正确得一枚标志。)(学生按照顺序轮流答题,人人都有表现的机会,堂气氛相当活跃。)设计说明

7、:学习方法上考虑到各种各样的标志种类很多,数量无数。在教学中通过分组学习,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将个人认识的标志展示出来,这样对自己是一个提高的机会,对别的同学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在教学中,我用一个计时器显示倒计时,一是提醒学生所剩时间,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师:同学们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记住了这么多的标志,真了不起。下面,我们来进行一组抢答题,我说标志的含义你来猜是什么标志,让学生通过极域电子教室的举手功能进行抢答。(学生个个注意力集中,争先恐后,堂气氛设计说明:在抢答环节,一般我们传统的做法是现场举手,看一下哪个同学快就行了,但这不够公平,缺乏公正性。说真的,我一直在找一个网

8、络抢答器,但始终没有找到,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想到了电子教室的举手功能,因为它有时间记录,这样就可以看到哪个同学最先举手的。试用下来,感觉不错。也算是对软应用的一个小的创新吧。片段描述3小组合作,整理标志师:这轮比赛需要小组队员们通力合作,互相帮助。请大家听清楚比赛要求:在D盘上有一个“各种各样的标志”文夹,打开这个文夹,里面有各种标志的图片,请把这些标志分类存放在相应的文夹里。看哪一小组全体队员最先完成,又快又准确,哪个组获得一枚标志。生:小组合作进行分类整理。(各组组长在督促小组成员抓紧做,先完成的学生,在帮助自己小组里其他的成员,有的在讨论。)师:请最先完成的一组展示。并说说你们是怎么分

9、类的?生:我是用拖动的方法来分的。生:我是用剪切、粘贴的方法。生:我是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师:谁有不同的意见?生:用复制、粘贴的方法,我认为在这里不可以的,因为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原来的标志还是在的,这样就不容易分清楚。师:这道题,可以用拖动或剪切、粘贴的方法,用拖动的方法比较快片段说明:本的难点培养学生对电子文分类整理的能力。通过对标志进行分类整理,强化巩固,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的掌握会更加的牢固,对学习的方法印象就会更深,或者还会运用更加创新的方法,因此,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得到的强化性的训练。片段描述4下载标志,分类保存师:这五类标志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中国标志网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多,

10、你还有什么办法能找到更多的吗?生:可以用百度来搜索。生:可以用GGLE搜索。师:下面,我们比一比搜索的速度。以小组为单位,给每类标志下载3个,请组长分工,每位成员搜索一类标志,保存在相应的文夹中。最先完成的小组获得一枚标志。(各组组长开始进行分工,有的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一类标志;有的学生听从组长的安排;有的在商量)生:学生搜索标志并下载到相应的文夹中。师:时间到,请每组队员通过网上邻居上传到自己小组的文夹里。(最快的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师:你们找到了哪些标志?你们是怎么搜索到的?片段说明:小组内成员分工搜索相应的标志,保存在相应的文夹中。小组成员之间交流比赛过程中自己利用网络搜索信息

11、的体会,进一步掌握怎样才能使用搜索引擎准确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另外,要让学生明白不仅要会下载,更要了解自己下载的内容。片段描述活动总结,堂延伸(首先,评比本节的优胜组,并发奖。)师:同学们,通过这节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学生纷纷举手谈自己的收获。)生:认识了很多标志。生:通过网络搜索标志。生:将标志进行分类整理。生:师:最后,请大家再帮我一下忙好吗?这是其他班级下载的一些图片,比较乱,你能帮助整理一下吗?真是谢谢大家了。(学生整理各种图片文,然后请请二个学生展示。)师:我们不仅要学会下载资料,更要养成分类保存的好习惯。片段说明:堂总结是必要的,不然学生们在“竞赛”之后又会将积累的知识

12、经验忘却。学习任务只是一个载体,通过任务获取信息技术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在信息技术的综合活动中,总结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体现“学科本位”的思想。正所谓“神散形不散”,一切任务都是为了本学科的教学而设置的。教学反思堂是教师的主战场,通过对这堂比武的反思,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想上出一堂好,要分析教材,了解学情,要精心设计堂。在堂教学中开展小组竞赛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的专业素质,还要具有强的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活动的形式来驾驭堂,才可能在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人文精神。1把精彩留给学生,学生的精彩支撑堂的精彩。老师讲

13、得精彩不精彩,通过学生的兴奋、活跃、积极参与探究等形式来体现。如果老师高、精、尖的展示游离于堂,会变成对学生的压抑,那么,这样的所谓精彩就要大打折扣。因为一节成功的,其落脚点不是教师教得好不好,而是学生学得好不好。堂是学生的舞台,教师要让他们“出人头地”。把聚光灯留给学生,把舞台留给学生,把精彩留给学生,不是“自弹自唱”,更不是“炫耀技术”。基于这种思想理念,在这堂中,我通过五个竞赛活动,教师只是一个引领者、幕后的导演、场上的配角,并努力引导学生愿意合作,有效合作,激发出学生的精彩。2小组合作,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

14、,提高教学效率。开展小组竞赛的活动,进一步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好胜心,并促进同学间的团结协作,只有合作愉快,才能获胜。同学间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困难,互相指正错误,共同进步,这样掌握知识又快又好。我将全班同学分为五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展开竞赛,鼓励同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本尚待改进之处:1小组合作效率低本的学习形式是小组合作,但据我观察,合作学习的效率不理想,不少小组是有一个水平相对比较高的学生说了算,其余学生只是作为旁观者,而没有发挥出小组团队的智慧,这样就失去了小组学习的意义。我要求小组内学生分工识记一类标志,收集一类标志等活动,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不仅认识常见的标志,更要进一步掌握搜索的

15、技巧和提高分类管理信息的能力。但在实际的堂上,我的要求大多落空了。我想其中的原因还是要从我们教师身上找,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生是不是已经具有了合作意识?2综合活动应该确保“技术为主线”。堂教学中,选用竞赛的方法,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激励学生“斗”志,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由此催生、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竞赛毕竟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这节过多的注重了竞赛的结果,对涉及到的技术和方法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这样的,给人的感觉是信息技术上成了语文,上成了抢答赛!让这华丽的堂、活跃场面掩盖了技术、技能这些本质目标。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我在堂上夸大了信息主题的地位,过度地使用情景、文化作为堂支撑,对技术学习形成了屏障。需要正视由于热场而过度、盲目制造“事端”、把问题复杂化的现象,不能因此丢弃了技术内涵而走向偏离技能目标的歧路。参考资料1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2赵建华李克东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电化教育研究,XX年第4期3何克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