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009945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9A文】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9A文】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9A文】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9A文】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为确保本项目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顺利完成施工任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及其实施细则和省、市消防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依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立足自救”的原则,制定本项目工程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一、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盛迪嘉光明新宝轩基坑支护及土石方工程2、工程地址:光明新区公明街道田寮路北侧3、面积:4200m24、工程造价:1774.71万元5、施工内容:围护部分采用旋挖桩10001600及二重管旋喷桩26004

2、00。桩面及护坡挂网8200200喷射100厚C20砼。二、消防部署:1、组织管理:(1)本项目工程开工时,应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施工现场消防、防火领导小组”及“施工现场义务消防队”,做好项目工程消防安全工作的保障;(2)编制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依照管理制度要求落实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到各相关责任人;(3)建立健全的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并落实检查责任制执行情况,采取消防工作考评及奖罚办法;(4)依照相关规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消防平面布置图等,进行现场消防设备、设施的设置,并做好通水,通电试验,检查通水效果是否满足规定要求;(5)组织现场施工人员按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3、对施工现场工人进行消防安全技术交底;(6)编制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施工现场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7)建立施工现场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的台帐及验收记录;(8)经常性组织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检查(含安全巡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并对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出具整改通知单,实行“三定一落实”)的措施对消防安全隐患问题的进行整改,并对消防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复查。2、现场策划:(1)本项目工程位于田寮路北侧,项目工程平面形状为长方形,北侧有已建聚汇工业园,场地狭小。为保证施工现场消防通道畅通,在施工现场临街设置两个出入口,东、西两侧临规划路,可供消防车辆行走。(2)生产区:设置两个15m

4、3消防储水池,设一台消防用水加压泵,立管100镀锌立管,基坑边每30m设置消防栓,配置消防水带和消防水枪。(3)生活区:设置“1211”干粉灭火器为主,生产区的消防管道留置一个60镀锌水管消防栓,配置消防水带和消防水枪。(4)仓库区:设置“1211”干粉灭火器为主,生产区的消防管道留置一个60镀锌水管消防栓,配置消防水带和消防水枪。(5)应急疏散设施:生产区应急疏散主要依靠主体结构的楼梯,在裙楼及底层设置一条应急疏散通话并有明显的安全通道标识,一旦发生险情,可依照安全警示标志牌方向疏散。三、施工现场重大火灾危险源辨识施工现场重大火灾危险源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为了能更好的保证施工现场消防安

5、全,把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源主要划分三大块:生产区、生活区、仓库区。1、生产区(1)电焊机使用时,钢筋笼焊接及电渣焊所造成的焊花和落渣;(2)施工现场使用的氧气、乙炔;(3)钢筋加工区加工和对焊;(4)配电房内的总配电箱及电缆;(5)模板堆场及作业区园盘锯台及余料堆场;(6)作业人员违章使用明火和吸烟等;(7)施工过程中临时拉设电源线、电动工具、夜间照明器材等。2、生活区:食堂的煤气灶使用。3、仓库区:(1)易燃物品各种润滑油,油漆等堆放。(2)易爆物品氧气和乙炔堆放。(3)各电线、电缆工具及材料堆放。四、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措施(一)、生产区防火技术措施:1、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措施(1)编制施工组织设

6、计时,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均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2)施工现场应明确划分用火作业、易燃材料堆场、仓库、易燃废品集中站和生活区等区域;(3)施工现场夜间要有照明设备,保持消防车通道畅通无阻,加强值班巡逻;(4)施工作业期间需搭设临时建筑物,必须经本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施工结束应及时拆除;但不得在高压架空线下面搭设临时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性物品;(5)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指定专人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完整好用;(6)在施工时,应先将消防器材和设施配备好,应敷设好消防水管和消防栓;(7)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瓶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30

7、m。如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应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离措施;(8)乙炔氧气瓶的存放距离不得少于2m使用时两者的距离不得少于5m;(9)施工现场用电,应严格加强电源管理,防止发生电气火灾;(10)严禁用明火溶化物品。2、基坑施工时防火技术措施:(1)安全护栏的安全网必须符合阻燃标准要求,不准使用可燃的安全网;(2)焊接时要加强火源管理,特别在高层施工时,在焊接处设立隔板,并有监护人进行管理,焊工要携带干粉灭火器,在焊点垂直下方,尽量清理易燃物。电火花掉落处要及时消灭火种。高层建筑在大雾和六级风时应停止焊接作业;(3)电焊线接头要紧固,焊线绝缘要良好,与脚手架或易燃物接触时要采取保护措施

8、,防止漏电打火。照明和动力用电缆应按规定架设;(4)基坑周边应设立防火警示标志,在各通道口放置干粉灭火器,不得堆放可燃物。3、木工(模板)作业(堆)场防火技术措施(1)木工作业区域必须采用阻燃材料搭设,电气设备应密封或采用防爆型,防止电线短路,用电设备过载运行;(2)木料(模板)堆场严禁吸烟;木料(模板)堆场严禁动用明火;(3)木料(模板)堆场、制作场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危险物品;(4)夜间作业不得使用碘钨灯照明;(5)下班前必须将木屑、零星木块等清除干净;下班时必须切断电源。(6)木料(模板)堆场必须配备足够消防灭火器材。4、焊、割施工作业防火技术措施(1)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无特种作业安全

9、操作证得人员,不准进行焊、割作业。(2)凡属一二三级动火范围的焊、割作业,未经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不准进行焊、割作业。(3)焊工不了解焊、割现场周围情况,不得进行焊、割作业。(4)焊工不了解焊件内部是否安全时,不得进行焊割作业。(5)各种装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有毒物质的容器,未经彻底清洗,或未排除危险之前,不准进行焊割作业。(6)用可燃材料做保温层,冷却层,隔音,隔热设备的部位,或火星能飞溅的地方,在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准焊割作业。(7)有压力或密闭的管道、容器。不准焊、割作业。(8)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准焊、割作业。(9)附近有与明火作

10、业相抵触的工种在作业时,不准焊、割作业。(10)与外单位相连的部位在没有弄清有无险情,或明知存在危险而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前,不准焊、割作业。(11)施工现场中焊、割作业需要动用火种,存在事故隐患时应严密注意,现场要有足够的防火设施。(12)焊、割作业机棚要有专人管理,焊割作业区与气瓶距离,与易燃易爆物品距离,乙炔发生器与氧气瓶距离都应大于安全规定距离,焊割设备上的安全附件要保证完整有效;(13)施工现场要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必须取得动火手续才能进行动作作业,并有专人跟踪管理、监护;(14)施焊时,施焊人员要自带一个手提式灭火器,在发现有燃烧火苗时,及时将其扑灭,防止漫延造成火灾危险;(15)

11、施焊时,要将施焊下方的模板及外架周边等用水淋湿,或在其下方放一块铁皮或湿麻包将焊花接住,并及时用水将其淋灭,防止火花四溅造成隐患;(16)每次动火作业完成后,都要用水将其周围淋湿,并仔细检查有无火苗,及时将其消灭,在确保无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去。5、施工现场电气设施防火技术措施(1) 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气线路、设备必须由持有上岗操作证的电工安装、维修,并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和国家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RR规定。(2)电线绝缘层老化、破损要及时更换。严禁在外脚手架上架设电线(JGJ46-20RR第7.12条)和使用碘

12、钨灯,因施工需要在其他位置使用碘钨灯,架设要牢固,碘钨灯距易燃物不少于0.8-1m,且不得直接照射易燃物。当间距不够时,应采取隔热措施(GB50194-93第7.0.9条),施工完毕要及时拆除。(3)严禁乱接乱拉电气线路,乱装电气设备(包括灯具、插座)。(4)发、配电房必须配备足够的有绝缘功能的灭火器材和砂箱,灭火器材应放置在方便易取的地方。灭火器材应定期检查,发现过期、失效应立即更换。(5)施工现场不得使用明火电炉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电热设备,不得使用多用插座及分火灯头,照明灯具必须使用护套线。(6)临时建筑设施的电气安装要求:a.电线必须与铁制烟囱保持不少于50的距离;b.电气设备和电线不准

13、超过安全负荷,接头处要牢固,绝缘性良好;室内、外电线架设应有瓷管或瓷瓶与其他物体隔离,室内电线不得直接敷设在可燃物、金属物上,要套防火绝缘导管;c.照明灯具下方一般不准堆放可燃物品,其垂直下方与堆放物品水平距离不得少于50;d.临时建筑设施内的照明不准使用60W以上的照明灯具;宿舍内照明应按每10有一盏不低于40W的照明灯具,并且安装的插座应有漏电保护;e.临时建筑内单元的用电必须设有电源开关和漏电保护开关,做到人离电断;f.凡是能够产生静电引起爆炸或火灾的设备容器,必须设置消除静电的装置;g.临时施工移动线路要用电缆架设,严禁将电缆绑在脚手架上,施工机具和照明灯具及线路绝缘良好,保证用电安全

14、。6、施工现场用气防火技术措施(1)储装气体的罐瓶及其附件应合格、完好和有效;严禁使用减压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氧气瓶,严禁使用乙炔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及其他附件缺损的乙炔瓶;严禁在高层建筑内使用瓶装石油液化气。(2)气瓶运输、存放、使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气瓶应保持直立状态,并采取防倾倒措施,乙炔瓶严禁横躺卧放;b.严禁碰撞、敲打、抛掷、滚动气瓶;c.气瓶应远离火源,距火源距离不应小于10M,并应采取避免高温和防止暴晒的措施;d.燃气储装瓶罐应设置防静电装置。(3)气瓶应分类储存,库房内通风良好;空瓶和实瓶同库存放时,应分开放置,两者间距不应小于1.5M。(4)气瓶使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5、a.使用前应检查气瓶及气瓶附件的完好性,检查连接气路的气密性,并采取避免气体泄漏的措施,严禁使用已老化的橡皮气管;b.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不应小于5M,气瓶与明火作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0M;c.冬季使用气瓶,如气瓶的瓶阀、减压器等发生冻结,严禁帮火烘烤或用铁器敲击瓶阀,禁止猛拧减压器的调节螺丝;d.氧气瓶内剩余气体的压力不应小于0.1MPa;e.气瓶用完后,应及时归库。7、应急疏散通道防火技术措施(1)生产区应急疏散设施主要依靠,在主体楼梯两侧设立1.2m的安全防护拦杆,并把楼梯周边的预留洞口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在楼层内挂设安全通道警示标志,并且警示标志要有足够灯光明示;(2)裙楼及底楼每幢设置一条1.5m宽的应急疏散安全通道,在应急疏散安全通道两侧挂设安全通道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指向明确。生活区:(二)、生活区:1、施工现场临时设施、临时用房防火技术措施:(1)施工现场的出入口、围墙位置的布置、给水管网(路)和配电线路敷设或架设的走向、高度等临时设施要满足现场防火、灭火及人员安全疏散要求;(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时要留出消防车的通道,通道应硬地化,其宽度不应小于3.5m,夜间有照明路灯,并在适当位置安装地上消火栓;(3)施工现场宣传栏内必须有“消防责任分区及消防分区责任人姓名及近照”;(4)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