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隧道洞顶危石处理方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009940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隧道洞顶危石处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9A文】隧道洞顶危石处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9A文】隧道洞顶危石处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9A文】隧道洞顶危石处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9A文】隧道洞顶危石处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隧道洞顶危石处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隧道洞顶危石处理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危石处理方案1、工程概况后江隧道位于104国道永嘉三江至李浦连接线工程后江水库旁,全长478米,拟建工程穿越丘陵地貌,山体较矮,最大海拔高程177.5米。隧道穿越上侏罗统九里坪组火山岩,以坚硬岩为主,局部风化较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张-微张为主。发育断裂构造F2、F3,断裂构造带及其附近围岩破碎,完整性差。进洞仰坡中风化岩裸露;出洞口仰坡分布第四系残破积层,厚层2-4米。因隧道进口处(距离隧道洞口上方约100米位置)有几处悬石、危石,其安全性存在较大隐患,未避免在以后施工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根据安全文明施工精神,由我部对隧道进口处高边坡悬石进

2、行处理,并做好高边坡悬石隐患排查、排除工作及相关安全防范工作,危石清理的具体方案为:2、清理范围隧道进口洞顶上方约100米位置处悬石、危石清理。清理方量:长24mR宽21mR高6.5m=3276m3。危石细节图:3、施工时间20RR年月日20RR年月日4、人员及材料设备投入由于危石清理量较大,作业面陡峭、狭窄,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如容易滑倒、跌落、爆破伤人等),拟投入的材料设备为:手风钻2台(配300m风管);3m3/min移动式空压机2台;人员交通运输车1辆;撬棍6根;火工材料若干;安全用品10套;劳动保护用品30套;应急药物若干;对讲机2个;装栽机1台;自卸车1台。施工人员配置为:现场总负责

3、1人;专职安全员1人;风钻工8人;普工8人。5、施工方法危石清理采用人工直接撬除法和爆破法施工,对人工可撬动的危石,由人工直接撬除;人工不可撬动的危石,先钻孔爆破,再人工撬除。危石处理范围内下面的树木砍掉,避免危石处理爆破后残留石头被树木挡住滚落不下来,对以后进洞施工过程中爆破震动引起残留石滚落,造成施工人员事故。人工直接撬除法在安全员的监督下,由工人身系安全绳用撬棍自上而下撬除危石,使其顺山坡下滚至安全位置。对于山体下方已经形成的道路构造物,采用装载机从附近取土石进行填埋构造物进行保护,危石处理完毕后将危石及填埋构造物的土石进行清除,清除方式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爆破法由人工搬运手风钻至钻孔部位

4、,在安全员的监督下,风钻工身系安全绳按爆破设计进行钻孔,孔深为大块石厚度的2/3,孔距a0.7m,排距0.5m,钻孔结束经质检员验收合格后,爆破工按爆破设计装药爆破。爆破所用硝铵炸药以乳化炸药为主,雷管采用电雷管。爆破后,在安全员的监督下,由工人身系安全绳用撬棍自上而下撬除危石,使其顺山坡下滚至安全位置。6、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危石清理由上至下进行,避免在不同高度立体作业,严禁在不同高度同一坡度线进行清理作业。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作业人员必须配戴基本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工作服、防滑鞋、手套等),身系安全绳。危石清理前及时清除危险区内的人员或机械设备,在危险区边界设立警戒哨、警示标志或拉设

5、安全警示带。危石清理时,区域范围内严禁进行施工作业。危石清理施工机械设备停放在适当的位置,并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项目部建立专门的爆破作业指挥机构,明确爆破人员的职责分工;在爆破危险区边界设立警戒哨和警示标志;严格按时爆破,爆前督促人、畜撤离爆破危险区。在装药前质检员根据爆破工程师所作爆破设计验孔,全部钻孔合格后才可装药;爆破作业时严格按照爆破设计的装药量、分配方法和要求执行。雷管在装入孔前要检查雷管分段,联网后检查联网线路是否正确,严格控制最大一段起爆药量。同一爆破施工作业面上至少有两名以上有实际爆破操作经验并持有“爆破员作业证”的爆破员进行爆破工作。装药联网完毕经爆破工程师和爆破队长检查合格后才可进行警戒工作。严禁进行药包裸露爆破,严禁在雷雨天气、大风、大雾天气进行爆破。7、施工预计所需费用如下:数量单位单价(元)合计(元)备注3276m3125409500所需费用单价包括人工、机械设备、材料火工品等单价分析表见附表一【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