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新课标培训方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008869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新课标培训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9A文】新课标培训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9A文】新课标培训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9A文】新课标培训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9A文】新课标培训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新课标培训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新课标培训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新课标培训方案以课改实验为中心,以促进师生发展为宗旨,使我校教师真正具备实施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具备良好驾驭教材的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抓好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培训考试工作,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和上级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培训目的(一)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重点领会新课标修订的指导思想、修订原则及具体修订内容,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二)学习研究各学科新修订的教材,把握学科教材修订原则和目标,充分认识修订教材与原教材的区别,把教材修订精神具体贯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二、培训领导机构领导小组组

2、长:程永志领导小组副组长:王福岩成员:全体新课程教师三、培训对象及培训方式培训对象:新课程教师培训方式: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方式为讲座式、研讨式。四、时间与内容学习时间:2015年8月9月学习内容:以各科新课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解读培训会资料为主要内容。五、具体措施:1学校购买光盘2自学文件和新课标解读。全体教师参加集中培训前,自行阅读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材料,并结合个人和本地实际确定研究课题,并在培训过程中逐步完善。3培训采用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统一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分类培训与综合培训相结合,培训与教研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时要高度重视,以便把正确的教育观念政策措施,

3、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4参加培训时要积极,按时报到、签到,学习期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按照培训的各项制度严格要求自己。5组织成员利用教研组集中的时间进行研讨。研讨的主要内容有:结合在课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实施新课改的心得体会。新课程培训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帮助教师了解并认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做好实施新课程的准备,保证新课程实验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市区领导布置,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新课程教师培训计划。一、新课程培训的目的和任务。1、开展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使教师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目标

4、、实验进程,重点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的六本书,帮助教师树立与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理念,为新课程体系的实施奠定思想基础。2、开展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培训,使教师了解所教学科的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以及所教学科的教材在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特点,逐步掌握实施新课程体系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形成与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育行为,提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3、进行加深拓展培训。根据每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开设补充、拓宽、加深专业知识、相应教育理论、综合文化知识等课程,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使教师能够创造性运用教材,达到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二、新课程培训形

5、式参与式培训另外采取专家做报告,教师撰写论文、体会,考察调研等多种形式进行。三、新课程培训遵循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按需施教分类培训原则;3、突出学科特点研培结合原则;4、集中培训与业余自学相结合原则。四、新课程培训措施1、领导高度重视新课程培训工作,真正把培训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抓,并纳入议事日程,安排好培训时间,提供必要经费。2、对使用新课程的年级,坚持不培训不上岗,走培训后上岗原则,确保新课程改革工作顺利进行。3、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新课程培训,以课程培训促进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促进课程改革深入开展。4、对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新课程培训的教师,或没有完成培训任务,继续教育

6、不记学分,不予续聘,不能晋升职称,当年不能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新课程培训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针,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新课程理念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根本目的,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善于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二、培训对象全校教师。三、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内容及有关政策,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研究,使教师掌握课程标准,熟悉新教材,具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四、培训原则1、全员

7、培训原则。学校所有一线教师人人参加培训。起始年级专任教师的培训先行,并逐步扩展到其他专任教师。2、学研结合的原则。针对新课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确定研究专题,以研促学,以学促改,以改促得,以得促教。3、主体性原则。在培训中积极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反思。五、培训内容1、新教材培训。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课程功能、课程评价、价值取向和要求等方面的特点。2、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培训。重点学习和研究各学科的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3、通识性培训。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走进新课程为重点,学习新一轮课改的教学理念,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措施等。总

8、之,把以上内容归纳为三个题目:新教材培训(35学时)、学科课程标准培训(35学时)、新课程通识性培训(50学时)。六、培训形式与管理以集中培训为辐射点(实验教师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以全员培训为目标。1、“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培训”原则上按进入新课程的进度实施,即承担新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进入一批,培训一批。培训时坚持专题辅导与合作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应用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在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培训时,把备课、说课、做课、评课、教学设计作为活动载体。“通识性培训”原则上是全员一次性实施。2、考核基本要求。(1)新教材培训考核要求:参与培训活动;完成自学任务,

9、写好笔记,对一些主要问题写出自己的心得。(2)新课程标准培训考核要求:参与培训活动;完成自学任务;完成一篇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并做一节新教材研究课。(3)新课程通识性培训基本要求:参与培训活动,完成自学任务,写好笔记;撰写一篇反思性文章;进行一次课程改革通识性知识考试。新课程培训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针,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新课程理念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根本目的,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善于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二、培训对象全校教师。三、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了解新课程

10、改革的背景,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内容及有关政策,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研究,使教师掌握课程标准,熟悉新教材,具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四、培训原则1、全员培训原则。学校所有一线教师人人参加培训。起始年级专任教师的培训先行,并逐步扩展到其他专任教师。2、学研结合的原则。针对新课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确定研究专题,以研促学,以学促改,以改促得,以得促教。3、主体性原则。在培训中积极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反思。五、培训内容1、新教材培训。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课程功能、课程评价、价值取向和要求等方面

11、的特点。2、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培训。重点学习和研究各学科的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3、通识性培训。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走进新课程为重点,学习新一轮课改的教学理念,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措施等。七、培训形式与管理以集中培训为辐射点(实验教师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以全员培训为目标。1、“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培训”原则上按进入新课程的进度实施,即承担新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进入一批,培训一批。培训时坚持专题辅导与合作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应用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在课程标准与新教材培训时,把备课、说课、做课、评课、教学设计作为活动载体。2、考核基本要求。(1)新教材培训考核要求:参与培训活动;完成自学任务,写好笔记,对一些主要问题写出自己的心得。(2)新课程标准培训考核要求:参与培训活动;完成自学任务;完成一篇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并做一节新教材研究课。(3)新课程通识性培训基本要求:参与培训活动,完成自学任务,写好笔记;撰写一篇反思性文章;进行一次课程改革通识性知识考试。3、通过培训,考核合格。【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