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教案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92999378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藤野先生教材分析藤野先生是八年级下期语文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追述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是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生活侧面,揭示人生意义。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期间,正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鲁迅深切感受到毫不受恶劣空气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怀着感激的心情,颂扬了他的师德,颂扬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鲁迅原来想走“学医救国”的道路,但“匿名信风波”和“电影事件”极大地伤害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使鲁迅认识到要拯救国家,就要医治国民的麻

2、木、愚昧,这就需要用文艺唤醒沉睡的国民。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这一举动正是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表现。我们也知道初中的学生也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青春叛逆时期,让他们了解名人、伟人的经历,理解他们的人格魅力和人生追求,可以唤起学生内心美好的情感,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追求。学情分析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教学需要2个课时。如果讲课时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突出重点、难点。在这篇文章的两个重点中,和藤野先生的交往是叙事线索,学生比较好把握,所以应把攻克“感受藤野先生高贵品质”当做重点,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体会鲁迅的爱国主义精

3、神。从易到难地掌握本文的两个重点。而课堂要真正地成为学生的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设计一中心“问题”促使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法,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对课文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但要领会鲁迅的爱国主义情感,课文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的词语、句子,就必须让学生通过多种朗读获得体验。教学目标1、100%的学生把握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2、85%体会鲁迅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3、80%学会选取典型事件,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留学日本的情况、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4、。2把握课文的组织结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课前准备1可引导学生课下观看中央10套的8集电视专题片节目先生鲁迅2整理学过的鲁迅先生的作品。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感情调节: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我们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访藤野先生吧! (板书课题)任务一:预习检测,夯实基础(一)检查生字词预

5、习情况 1学生交流预习时标注出的难字难词。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 绯(fi)红:鲜红。 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瞥(pe)见:很快地看一下。 畸(j)形:不正常的形状。 遗民:a留下的在国外的人;b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c大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不逊(Xn):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二)检查作家作品掌握情况:1、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 1881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1936年病逝于上海。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

6、。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社戏。 2、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感受的集子,原题是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滋味的小品,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我们前面提到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都是选自这一本集子。 任务二:了解作者的留学目的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

7、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10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过渡: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课文。任务三:自学,整体感知,理清结构1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 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 2注意:文章变换了几个地点? 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并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任务四:回顾知识,即时检测订正作业中配练第一大题答案,巩固基础知识结束语: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的基础知识,理清了结构,

8、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研讨本课的主题,深入了解一下藤野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作者为什么对他充满了敬意。学生倾听、思考。任务一 活动(一)识记生字词1师生互动,教师抽查部分学生读字音。2、教师点拨易错字易错音3、学生齐诵两遍,巩固记忆。 4、同桌结对互说,相互检测智者加速:字字落实,字从句顺,熟读全文,能了解大概文意。5小组竞读(ppt检测)。学生练习回答。6全班诵读。(二)了解作家作品1自读注释1,勾划批注重点。2学生补充预习的作者情况3照课件补充作家作品。4、背诵识记要点知者加速:诵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作者留学的目的任务二活动1学生口头介绍预习中了解到的写作背景2、教师补充3学生做笔记,记好要点任

9、务三 群言 展示1、小组活动,讨论这三个问题。用时约5分钟2 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每组2号同学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学生讨论后明确: 1、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2、 变换了三个地点:“我”在东京;“我”在仙台;“我”离开仙台后3、理清结构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 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任务四 练习巩固部分学生课前将配练第一大题答案写在黑板上,教师点拨订正后,自行改错。布置作业完成配练第二大题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鲁迅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