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B)(2)》历年题目汇编

上传人:lcm****801 文档编号:92986926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B)(2)》历年题目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文学(B)(2)》历年题目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文学(B)(2)》历年题目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文学(B)(2)》历年题目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文学(B)(2)》历年题目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B)(2)》历年题目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B)(2)》历年题目汇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答题1简述永嘉四灵诗歌的艺术特点。3简述冯梦龙三言雅俗共赏艺术追求的具体内涵。4. 简述稼轩体的艺术风格特色。 答案:答:辛弃疾,号稼轩。“稼轩体”源于范开为稼轩词甲集所做之序。 第一,“稼轩体”的主导风格是豪放悲壮。如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 ,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此词为辛弃疾晚年的作品,可依然是气大声宏,狂傲之情溢于言表。由于生性狂傲任侠,作词又多以抒发英

2、雄失志的悲愤为主,豪放悲壮便成为辛词的主导风格。 第二,“稼轩体”多以豪放格调出之,但又不失温婉本色。辛弃疾以其英雄豪杰的性情与胆气,突破了词的传统体制和写作方法而另辟新境;但就其稼轩词言情的深微而言,却又同时保持 了词体曲折含蓄的美妙。既以豪放气质开拓了词的意境风格,又不失词的含蓄蕴藉之长。这种相反相成的现象,是稼轩词最值得注意的特色,也是在宋词发展过程中完成的过人成就。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欲说还休,不是不想说,而是情到深处却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极细微的情感体验,极幽约的生命叹息,

3、出自英雄豪杰之口,极不容易。因为这并非是稼轩一时才气性情的偶发所得,而是作者真诚深挚的感情体验及人格襟抱的显示。总之,在辛弃疾的性格中,有作为英雄而为词激昂排宕,不可一世的一面,也有作为一个文人情感丰富细腻的一面。故豪放风格与旖旎情韵,各极其事。他的长词,或悲壮激烈,能达浓厚的感情;或摧刚为柔,能传曲折微意。他的小令,最多绝妙之作,言情、写景、述怀、达意,无不佳妙。肝肠如火,色笑如花,其风格有时极豪放,有时又很凄婉。有时桀骜雄奇、浩瀚流转,有时空灵蕴藉,或沉郁幽深。稼轩词的永久价值正在此处。 40.简述王实甫西厢记对传统杂剧体制的突破. (1)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

4、制来叙写崔、张的恋爱故事,像是用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连台本。(2)还打破了元杂剧由一人主唱的通例,在第本的第五折,第四本的第四折等若干折里,采用了由末、旦轮流主唱的方式。(3)这种体制上的突破和创新,不仅能以比较完善的戏剧形式安排剧情,使戏剧冲突波浪迭起、丰富曲折,也便于更细致、更全面塑造人物形象。41.李渔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在构思立意、布局剪裁方面,提出“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2)在语言方面,提出“贵浅显”、“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3)此外,还具体论述了填写曲词、现场演出以及演员培养等问题。42.简析纳兰性德词与陈维崧、朱彝尊词的不同

5、。(1)陈维崧师法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往往以豪情抒发悲慨;(2)朱彝尊师法姜夔、张炎,崇尚醇雅清空,注重词的格律、声韵、技巧;(3)纳兰词风格既不豪壮,也非清空,而是哀郁凄婉;艺术表现自然流转,婉丽清新,没有刻意雕琢;善用白描手法。43.梁启超“新文体”的特点和意义何在?(1)语体:文白夹杂,介于二者之间。(2)文体:打破文体界限,结合叙述、议论、抒情。富于逻辑性鼓动性。(3)写法:打破各派文章家法,采用各种词汇、匀式、体制。(4)集近代文章革新经验之大成。(5)由古文向白话文过渡的中介。40.简述周邦彦在词史上的地位。(1)周邦彦被尊为“词中老杜”,是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其表现为:在词调

6、的搜求、审定和考证上有集成和创制之功。善于体物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善于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妥帖工稳。能集前人成就而独具特色,形成自己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 (2)其词博大精工,已开南宋清雅派词先河。后来姜夔学周词而走向骚雅清空一途,吴文英由周词出而转向丽密质实,其他南宋中后期词人也受过周词的影响。 41.“元诗四家”在诗歌创作上有一致追求,各人诗风却并不相同,请对此作一简要分析。(1)“元诗四家”在诗歌创作上有较为一致的追求,提倡写诗学汉魏、盛唐,主张以唐人为法,要使元诗不同于宋诗。 (2)虽说都学唐人,但彼此诗风并不一样。 a虞集作诗兼备众体,其诗风既雄健深厚,又雅淡清丽。

7、b杨载作诗学李白,雄浑流丽,气势飞动。 c范梈尤好作长篇歌行,却缺乏贯穿全篇的浑然神气。七绝以唐诗为格式,能做到近而肖,刻而峭,比较完整自然。 d揭傒斯擅长五言古诗,写得雍容古雅,又有一些诗写得清丽婉转。 42.简述公安三袁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情况。(1)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2)重视文学的时代精神,主张新变。 (3)诗歌创作注重才情,直抒胸臆。 43.金瓶梅中西门庆形象的社会意义是什么?(1)这一形象体现了明代后期由地主、恶霸、商人等构成的市侩势力的丑恶凶残本质。 (2)这一形象反映了明代中期以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给社会思想、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3)这一形象表

8、现了中国封建社会里新兴商人的精神面貌。 (4)这一形象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代表了整个社会的邪恶势力。 40.简述山谷词的两种不同风貌。(1)一是黄庭坚青年时代创作的“淫词艳曲”,二是晚年时严肃的“言志”之作。(1分) (2)早期词作多写男性对女色的倾心和相思离别之情,艳冶俚俗。(2分) (3)晚年词作受苏轼词风影响,一洗婉转缠绵之态,而转为以诗为词,苍劲峻峭而真率自然。(2分) 41.元代散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有何特点? (1)以诗入曲,把曲作为一种新的抒情诗体来写。(3分) (2)具有奔放浩荡的气韵。(2分)42.简述长生殿的主题思想。(1)通过李、杨乐极生悲的爱情故事,总结祸福相倚的人生

9、哲理。(2分) (2)描写李、杨历尽劫难、遍尝悲欢离合的人生况味后大彻大悟,终于跳出爱河情海,以佛家色空观念否定他们的情欲,来表达“情缘总归虚幻”的主题。(3分) 43.简述清代小说观念更新的主要表现(1)更加注重小说惩恶扬善的社会功能。(1分) (2)注重生活自身的面貌,强调小说的写实精神。(2分) (3)注重小说人物独特性格的塑造。(2分)40.简述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色。苏舜钦的诗歌写作风格有:(1)以风格豪犷雄放的作品引人注目,前期的诗歌,充溢着一种奋不顾身的气概,落笔快,吐语直,难免有粗糙、生硬之弊,缺乏蕴藉隽永的韵味。(2)寄情山水自然景物的诗,不乏有情景交融、精练含蓄的佳作。43.

10、简述清初传奇创作的主要流派及其特点。清初传奇创作主要有三种流派:(1)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派,其身份和作品都具有较强的市民色彩。(2)以吴传业、尤侗等人为代表的文人派,其作品有较强的案头化倾向。(3)以李渔为代表的形式派,他们将讲求戏曲娱乐功能和形式技巧作为最高目标。继此三派之后,代表清代戏剧最高成就,并代表清初感伤重实思潮的是历史剧作家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二人并称“南洪北孔”。41简述南戏拜月亭记的艺术特点。42简述儒林外史中对立的两组人物的特点,以及作者各自寄寓的情感。43简述姚鼐散文理论的主要内容。41简述马致远散曲的思想艺术特点。42简析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主题思想。43三国演义进

11、行艺术虚构的技法主要有哪些?42简述陈维菘词的创作特点。43简述龚自珍诗歌的艺术特点。40简述梅尧臣诗歌的艺术特点。(1)题材上经常在日常生活身边琐事中挖掘诗题,善于在常人不经意处发现诗意,捕捉诗题。为宋诗表现日常生活的题材取向提供了最初的示范;(2)艺术上工于锤炼,又追求平淡,形成以老劲沉着为底蕴的平淡风格, 是宋诗时代新风的重要构成因素,如东溪诗的“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两句,看似绮丽,实则老健。一些写景抒情的小诗,清丽而有韵味,最能体现他的艺术功力,如鲁山山行41简述单刀会的艺术特点。42简述金圣叹对小说理论的贡献。43简述南社的意义。40.简述梧桐雨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41

12、.简述窦娥的品格与反抗精神。42.简述红楼梦续书及分类。43.简述曾国藩对桐城派的改造。42简析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主题思想。43三国演义进行艺术虚构的技法主要有哪些?41简析元杂剧梧桐雨中唐明皇的形象。 42水浒传中,“义”的人格观念表现在哪些方面? 43简述老残游记的体式、结构和新异的思想。 29. 简述诚斋体的艺术特点。 30. 简述关汉卿杂剧创作的贡献。 31. 简述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 32. 简析桃花扇这一道具在桃花扇中的艺术作用。简述白朴历史剧梧桐雨的创作特色和寓意1、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梧桐雨体现白朴文学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善于表现患难后的寂寞和衰残中的孤愤。它直接取材于

13、长恨歌,但并不是为了歌颂李、杨的爱情。2、“安史之乱”是整个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作者把李、杨故事放在这样一种急剧变化的历史背静上表现,抒写了人世沧桑之感,将一个众人熟知的历史故事,处理得寓意深刻,不同凡响。3、该剧之所以动人,还在于它融进了作者对战乱不幸生活的切身体验,借剧中人物表达自己的感受,故能把唐明皇孤寂时听雨的一缕哀思,写得百转千回。简述白朴爱情戏剧墙头马上的艺术的风格1、白朴墙头马上是一出带有较浓喜剧色彩的爱情剧、以紧凑、生动的情节安排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见长。2、剧中主角李千金大胆、泼辣,在爱情问题上处理采取主动,因此她一遇到意中人就敢与其私奔,并坚定地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

14、看重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3、这是一出正面歌颂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讽刺封建家长的作品,人物生动,剧情活泼、艺术风格轻松,与梧桐雨的凝重迥然不同。试叙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著名历史剧汉宫秋元代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取材昭君出塞的故事。1、把“和亲”之举作为国家衰弱的征象,写历史兴亡的感慨,借昭君之恨抒发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2、在剧情描写中,作者把悲剧的根源推倒奸臣毛延寿及满朝文武身上,有意或无意地对汉元帝做了“美化”的处理,把他写成一个忠于“爱情”的风流才子式的人物,并在剧中以大量的篇幅表现汉元帝失去王昭君时的悲愁别恨。3、艺术上:剧中许多唱词写得声情并茂,以塞北风光和宫中秋景,衬托离别之恨和思念之苦,意境优美,音节嘹亮跌宕,极富艺术感染力。简述晏殊珠玉词的艺术特色晏殊的珠玉词往往是晚会宴游之余的消遣之作,吟咏春花秋月的闲愁。这类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有:1、词中极少出现感情色彩强烈的字眼,圆融平静,没有激情的烈响,营造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一份闲雅的无可奈何情调。如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