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康复专题讲坛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2986089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疾病的康复专题讲坛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神疾病的康复专题讲坛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神疾病的康复专题讲坛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神疾病的康复专题讲坛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神疾病的康复专题讲坛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疾病的康复专题讲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疾病的康复专题讲坛(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 1 讲 精神疾病的康复,2,3,精神疾病患者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难以重返社会生活,4,精神康复,又称社会心理康复 目的是使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社交等能力全面恢复到病前水平,而绝对不仅仅是去除疾病 康复治疗应与临床治疗同步实施,5,医学,预防医学 (没病防病),临床医学 (有病治病),康复医学 (恢复功能),精神康复,精神康复在医学中的地位,6,精神康复的内容,医学康复(祛除症状,防止复发) 心理康复(客观对待疾病,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纠正性格缺陷) 社会康复(提高社交技能) 职业康复(技能培训、就业咨询等),7,如何防止病情复发?,家属要定期带患者门诊复查 坚持维持治疗 帮助患者

2、客观认识疾病,理解复发的危害 去除诱因,及时疏导患者的心理问题 识别复发先兆 自知力丧失拒绝服药 失眠昼夜节律颠倒 情绪波动 猜疑 复写症状 季节因素,8,关于药物维持治疗,目的: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 维持用药的时间:首次发作1-2年,复发者 2-5年 终生服药的一般标准: 病程持续5年以上未治愈 复发次数 3次 维持用药的剂量:因人而异,病情稳定的时间越长,维持剂量越小。,9,康复措施,生活技能训练 文娱治疗 社会技能训练 作业治疗,10,精神残疾,定义:患精神病一年以上未愈,并且导致患者对家庭、社会应尽的职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 精神病精神残疾 该不该办“残疾证”?,11,长期住院综合症,情

3、感淡漠,缺乏或不能表达内心感受 独立性丧失,个人习惯、打扮和一般生活标准的退化 被动顺从,对不正确的指令也不表现不满 始动性缺乏,不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对生活、事业无所追求,12,他在企盼什么?,自由、平等、关爱,13,精神病人需要过渡性康复机构,医院,家庭,社会,过渡性康复机构,14,过渡机构给病人带来什么?,生活规律 按时服药 及时得到心理疏导 没有偏见与歧视 锻炼人际交往 培养职业技能 体验自身价值,15,过渡性康复机构,过渡性医院设施:日间医院或日间照料站, 晚间医院 过渡性居住设施:中途宿舍或护理之家 过渡性就业设施:庇护工厂、工疗站和农疗基地等 过渡性娱乐设施:“社交俱乐部”或“康乐

4、中心”,16,家庭康复训练,内容: 规律的饮食起居、个人卫生、生活自理、待人接物、兴趣爱好、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表达、情感交流,17,家庭康复训练,步骤: 建立观念,不要过分依赖医生 找出病人目前的主要问题 与病人平等交换意见,制定改进计划 实施计划时应有奖惩措施 定期记录、阶段总结,18,家庭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期望值适度,只制定短期目标 计划尽可能明确具体 全家人要保持一致 鼓励微小的进步,尽量避免抱怨和责备 忽略你无法改变的事实 给予他们活动的空间和机会 循序渐进,控制情绪,接纳挫折,19,精神病人如何面对歧视?,对各种歧视现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要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自己适当的位置,不盲目乐观,也不要自暴自弃 主动关心、帮助别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用行动证明自身价值,消除别人的歧视 如果出现心理困扰,不能自行排解,请及时向家人倾诉,或找医生咨询。,20,在患者的一生中 急性期治疗毕竟是短暂的 精神康复是要持续终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